- 收藏
- 加入书签
数字经济推动郑州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面临着众多的难题,经济增长放缓,加之新冠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导致不确定性增加,要求尽快完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从数字经济的角度,首先介绍郑州市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影响,最后提出郑州市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数字经济;优化升级
随着数字经济向各个行业的不断渗透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世界各地都意识到数字经济的重要性,特别是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着深厚的数字技术基础,更有着特殊的发展潜力,数字经济产业的向好发展同时也为郑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新的驱动力,带来广阔的新思路。因此,郑州市各个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离不开数字经济对其发展的推动。本文从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视野、新角度出发提出诸多的建议,这些建议对郑州市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便于为郑州市产业结构相关的新法规新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提供借鉴,并为郑州市经济发展新型模式转变提供明确的指导思路与方向。
一、数字经济背景下郑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一)郑州市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突飞猛进
依据2019年《数字中国指数报告》中的数据,“2019 数字中国总指数城市100 强”和“数字产业指数城市100 强”的相关排名中,郑州市数字经济都名列前茅,并进入全国前10名。郑州市2020年《关于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中,数字经济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约占国内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0%,很大程度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21年,郑州市共规划建设中等规模以上数据中心24个,数据中心年产值超23亿元。当前,伴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以及郑州市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绿色能源产业、新型软件开发产业、绿色化工产业、大数据服务产业为主导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体系,充分发挥核心带头作用,进一步带动全省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为郑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郑州市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对网络设施的要求致使传统基础网络己经无法满足发展需要,创建符合当前社会智能化发展的各个方面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刻不容缓。郑州作为全国重要的数据交换中心和通讯枢纽,在数字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绩,是互联网国际化通信专用通道卫星城市,更是被命名为全国优秀互联网直联点中心城市之一,直联点总带宽排名也在全国前列,同时被授予中国宽带示范城市的荣誉。近年来,特别是2021年,郑州市全年新建5万多个5G通信基站,新开通5G通信基站也是5万多个。郑州市累计超过10万个5G通信基站,进而实现了所有重点乡镇、区县5G通信基站连续全覆盖,以及各个重点行业应用5G通信基站按需覆盖。
(三)郑州市数字经济治理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郑州市政府结合区域各方面自身优势,加快加大发展数字产业的培育和布局,并逐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为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数字化的飞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并逐步有序的提升数字化治理的水平。首先,进一步健全了数字经济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在各个经济产业方面的精准化管理,推动了郑州市数字经济产业的稳步发展。其次,郑州快速推进政务信息系统的整合,“郑好办”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上线,推动了郑州数字化治理能力的快速提高。同时,随着提升网络技术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网络抗风险和抗攻击的能力。
二、郑州市产业结构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郑州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数字经济的有力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和数字经济的优化升级,并取得了理想的成效,但是目前郑州市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去解决。
(一)第一产业产业链价值比较低端
2020年,根据有关资料显示,郑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近12003亿元,较2019年增长3.6% ,第一产业生产总值达到了156.9亿元、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达到了4759.5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到了7086.6亿元,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 、39.7% 和59% 。其中,第三产业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45倍,第二产业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30倍。
目前, 郑州市的产业框架结构为:第三产业占比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最小。虽然与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优势,但与国内其他一线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相比,郑州市的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提高。比如,广州市2020年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2.51%、26.34%和1.15%,其中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值,与郑州市相比差距很大,甚至高出13.51个百分点。由于资源效率配置较低,郑州市第一产业的产业链价值比较低端,产业的整体附加值同样较低,第一产业的生产者缺乏生产的积极性,促使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转移到其他产业。根据郑州市经济整体的发展趋势,预计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仍会出现双头并重的势头,郑州市产业结构 的调整还存在很大的空间。
(二)第二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的弊端
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郑州市的高科技产业、新兴技术产业飞速发展壮大,并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但是,目前郑州市的传统各个工业产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比如钢铁、建材、煤炭、化工等高耗能的产业还有一定的依赖性。由于少数企业缺乏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攻关效果差,从而造成部分制造业大而不强的被动局面。首先,郑州市发展传统产业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郑州市能源十分丰富,同时相关行业的发展,带动了郑州的经济、就业、民生的发展,并为其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其次,高耗能相关产业的发展还有一定的落实,从而说明了郑州市整体产业结构发展层次还有待于提高。因为这些传统工业产业一般存在较严重的产能过剩的现象,产业整体层次不高,不利于郑州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第三产业发展空间不足
数字经济技术为郑州市第三产业的壮大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有力地推动了郑州市第三产业的进步壮大。郑州市在新兴产业结构的布局分布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比一般城市还有一定优势,但是与国家其他中心城市相比,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相对还需进一步提高。首先是因为郑州市前期工业化较快的发展速度,在产业结构中占据比较大的比例。其次是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往往受到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影响,现代服务业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第三产业结构分布中,物质性消费依然占据主要的地位,服务性消费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的结构需要进一步的调整。从整体经济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质量的提升,进一步促使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并使其潜力得到提升。
三、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及建议
(一)提高数字经济技术的创新水平
首先,必须从推动数字经济技术的开发应用着手。在促进经济技术创新的同时,关注数字经济技术的开发应用,必须争取在高新技术,特别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互联网、智慧城市、区块链等龙头经济领域最先开发应用,从而推动数字经济技术在非传统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其他各个新兴行业技术与数字经济技术的高度结合,突破传统各个产业的经济技术创新发展,达到提高郑州市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及其优化升级。其次,加大融合型高端经济技术及其他方面人才的培养。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新服务和新产品的持续不断涌现,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更专业的要求,特别是传统经济产业与数字经济产业的结合过程中,往往对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加大海归高层次经济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现有高科技人才的发掘,尤其是那些掌握顶级的数字经济技术、工业生产技术、能源发展技术等数字经济复合型人才的使用,为郑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在各个方面发展,持续不断的提供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持;另一方面,鼓励高端企业、特殊产业和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培养大批高质量的经济技术人才,为郑州市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高智慧支持。
(二)抓住区位优势推动重点产业发展
郑州市需要发挥经济区位优势,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并进一步升级。通过大力发展相关优势经济技术产业,从而推动劳动力生产要素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推动第三产业经济产值比重上升,加快现代服务产业的飞速发展,进而带动郑州市其他高新经济产业的协调统一发展,达到共同促进郑州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的。一方面,通过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原则,使各个经济产业面临激烈的竞争,进一步提高各个产业经济的高度市场化并发展壮大。同时,大力发挥郑州市文化的吸引魅力,开发国际旅游项目。另一方面,加大政府对现代服务经济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并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推动优势劳动力生产资源集聚现代服务生产业,发挥劳动力生产要素的生产优势,提高经济产业飞速发展和就业结构的优势,进一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的得到优化升级。最后,离不开政府在规范服务业市场发展上,在相关体制、机制方面上做出的贡献。在此基础上,不仅仅体现在现代化服务业数字模式,还要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业的发展质量,让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业成为郑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坚强后盾。
(三)推进数字化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抢占增进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的新动力,同时数字化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该走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加大 5G 网络的全面覆盖。郑州作为全国首批5G应用的示范性城市,应抓牢国家“新基建”发展的机会,推进5G 试点城市的建设,尽快实现中心市区和重点功能区域5G的全面和广泛的覆盖。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为核心技术,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和完善,提高企业发展环境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度。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技术的开发,推动企事业、政府与传统经济行业的高度融合,提高经济合作的效果和效率; 推动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申报科研开发项目,加强郑州市数字经济领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能力,进一步为郑州市数字经济产业结构提高及其优化升级夯实基础。
(四)建立制度保障体系政策
根据郑州市各个传统产业经济目前发展的现状,从根本上找准影响行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政府应不断制定、完善有关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为各个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政策支持。一方面,促使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高度相互结合。密切关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数据的安全保密问题,推动制约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对各个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改造的政策支持力度,以政府政务平台建设和民生数字化平台建设为出发点,优化相关程序,提升公共信息数字化和政府政务数字化管理及其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健全完善企业数字化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的完成标准和政府奖励及补贴制度,使企业加大数字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得到扶持,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从而缩减企业数字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方面的费用支出,推动企业尽快高质量完成数字化产业升级改造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藏蕊.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2]马旭.数字经济发展对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22.
作者简介:王利(1982.10.5),女,硕士研究生,郑州市,高级会计师,现就职于郑州科技学院。
基金项目: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立项课题:《数字经济推动郑州产业结构优化研究》,项目编号:HNMXL2022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