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证赛岗”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

大丰媒体号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157041

摘要:近年来,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行业之一。由此,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旅游业开始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1+X”证书制度是近年来在我国广泛应用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基于此体系,“班级证书竞赛”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本文旨在探索该模型在旅游行业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中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引言: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阶段,这对高科技和专业技术的人才都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同时,学校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在各个层次上很难迅速地改变自己,使自己达到与时代相匹配的程度。所以,高校急需通过与市场,即校企合作来培养大学生,从而更好地了解市场的真实需求。从2017年开始,国家连续发布了一系列的新政策,鼓励高职生对教育的补充性,2019年,国家正式启动了“1+X”证书制度的试点,19年末,很多学校已经把这个制度列入了教学计划,成为了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1+X”证书体系概述

“1+X”证书制度是基础证书与针对特定行业或专业的附加证书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制度中的“1”指的是基础证书,是涵盖特定领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普通职业教育证书。“X”指的是附加证书,是针对不同行业或职业量身定制的特定职业证书。“X”证书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从事特定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二、“1+X”证书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

1.使职业教育和企业需要的有效对接

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与1+X证书制度相结合,对导游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可以有效地推动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满足相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在职业教育中发挥专业导向的作用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专门培养高质量、高技术、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它必须对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起到具体、有效的指导作用。但是,一般的文凭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高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个人能力。在高职教育中实施1+X证书制度,能够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所掌握的技能,并在对技术水平的持续探讨中,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查标准进行更新,以适应社会实际,确保1+X证书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评价的准确、权威,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1+X证书制度,可以对每一个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水平进行深层次的、准确地鉴定,这对企业和国家的未来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2]。

三、“班级证书竞赛”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改革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产学的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旅游管理专业在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引进先进的教育与教学理念,不断地进行人才培养。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应该与证书要求以及企业行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紧密地与现代旅游产业升级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相结合,与行业企业的专家一起,共同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构建出一种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使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更具特色,可以将其课程设置成多个“X”模块,并依据学生的个人爱好,进行针对性地选修。还可以将研学旅行、旅行定制、旅游大数据等与职业技能证书有关的内容,纳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中,实现课证融通。

2.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修订

把旅游管理专业中所涉及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到教学中,在原来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从而让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与教育部发布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要求相一致。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X”级证书的培养内容相结合,通过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X”级证书的培养内容进行组合,实现了专业课的模块化。例如,将与研究有关的内容纳入“研学旅行”、“景区服务与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旅行规划考试等相关内容纳入到“旅行社统计实务”、“旅行策划”等课程的教学中,构建“岗课证赛”相结合的课程改革模式,立足于社会服务型人才的需求,贴近旅游行业的改革发展,使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使专业课程与行业标准相结合,使教学流程与生产流程相结合。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慕课、微课、VR/AR、移动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实际工作流程,结合职教特点,开展职教与专业教学、虚拟与实训相结合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设,促进职教融合,促进职教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并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在实践中,以实践为主,培养出的学员,基本能够达到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的水平;运用旅游管理专业智能训练基地,以“战训结合”为主,培养学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其达到了中级证书的水准;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的资源优势,选拔出优秀的学生到一线从事真实的职业工作,经过工作的磨练,不断地积累经验,最后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高级证书。

3.培养懂理论、善技能的旅游类“双师”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1+X证书制度”的实施,需要拥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拥有丰富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之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对不同层次的教师的最低标准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幼儿园教师的学历通常都在大专以上,中小学教师的学历通常都在本科以上,高校教师的学历通常都在硕士以上,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则更注重“双师”,这也是由职业教育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也就是教师的特殊性。高职高专院校实行“1+X”证书制,对“双师”队伍建设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们国家现在还不能选择“双师”,必须要培养。这类毕业生毕业后,大部分都是在高职院校工作的,他们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因此,他们需要通过“在企业实习”、“校企互派”等多种途径来培养人才。但是,在被行业能手和企业技能人才聘用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中,有许多人没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背景,也就是对教学方法和模式不太了解,因此,学校就必须要为行业兼职教师提供一个可以让他们学习的平台[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在此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教育部门的整体工作职能,并加强旅游专业工作的标准化管理,使“1+x”证书体系能够与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教学相结合,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安李.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证赛岗"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1):3.

[2]许春华.高职旅游课证赛岗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视角[J].2021(2020-5):58-62.

课题名称:基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研究。课题编号:SJGZY202120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