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张爱玲《传奇》的空间叙事研究
摘要:文学的叙事空间以文字为媒介,由文本、作者和读者共同建构。将张爱玲的小说纳入“空间叙事”的理论中研究可以为张爱玲《传奇》空间叙事的意义解读提供崭新的视角。论文从宏观的空间叙事切入,展现了空间叙事的定义、空间种类及其特征和空间叙事的学术价值。紧接着从都市空间、环境空间和精神空间三个方面呈现《传奇》中的空间叙事。再从媒介性将《传奇》的空间叙事与电影拍摄手法、与小说建构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最后从女性的“封闭空间”和深刻的艺术意蕴视角分析《传奇》空间叙事独特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空间叙事;张爱玲《传奇》;媒介性;艺术价值
Abstract:The literary narrative space is constructed by the author, reader and text as the medium, and the study of Zhang Ailing's novel in the theory of "spatial narrative" can provide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multi-layer meaning interpretation for the textual interpretation of Zhang Ailing's novel.Starting from the macroscopic spatial narrative, this paper shows the definition,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narrative, and the academic value of spatial narrative.Then, the spatial narrative in "Legend" is presented from three aspects: urban space, environmental space and spiritual space.Then, from the med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narrative of "Legend" and the filming method and novel construction is linked.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men's "closed space" and profound artistic meaning, the unique artistic value of the spatial narrative of "Legend" is analyzed.
Keywords:spatial narrative ; Zhang Ailing's "Legend" ; media ; artistic valu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传奇》的空间叙事进一步领悟小说的意蕴。空间叙事往往与时间叙事相联系,但与之相比较,空间叙事经,始终没有被足够重视。张爱玲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在学术讨论中仍有空缺。空间叙事不仅涉及小说结构情节的连贯,大到时代背景、城市空间,小到家庭空间、主人公及他们之间的人物结构,都不可分割。认识到空间的重要性是未来文学叙事的发展方向,对于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空间叙事是一种积极且有益的探索,能为张爱玲《传奇》空间叙事的意义解读提供崭新的视角。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的空间叙事以龙迪勇的理论为主要突破口。龙迪勇在其理论专著《空间叙事学》[1]中正式提出了“空间叙事学”理论。在他的个人认知里,一个完备的、系统化的空间叙述理论,应当包括四个层面:第一,用语言、文字等时间媒体书写的文学文本的时空叙述;二是对静止影像的叙述,如绘画、雕塑、摄影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三是以影视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影像在时空上的叙述。四是关于建筑、环艺、风景园林等三维空间的叙述。龙迪勇的空间叙事学研究关注到了以往的叙事学研究仅通过时间进行叙的单一化弊端,在较大程度上转变了空间叙事学的研究方向,经典叙事学(即结构主义叙事学)封闭固化的理论体系被打破,整个空间叙事理论更为完整、系统和自洽。空间叙事学可以更好地分析空间叙事现象,在未来能有广阔的应用和实践。
目前学界关于张爱玲空间叙事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从空间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如孙绍荣《解读张爱玲小说中的“第三空间”》[2]从女性的成长空间和婚姻空间这两个新的视角解读了张爱玲的小说;王敏《两种空间中的女性生存焦虑——对张爱玲小说花凋的解读》[3]以“女性空间”为切入点,从“真实空间”与“诗化空间”、“社会空间”与“家居空间”三个维度,凸显了“女性的生存焦虑”;王百玲《论张爱玲小说的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4],将张爱玲的故事从时空两个层面上展开,并由此探讨其对故事叙述的作用。
第二个方向是从空间意象角度分析。皮进《海派女作家笔下的空间意象——以张爱玲、王安忆、卫慧为例》[5]对张爱玲作品下“家”、“公馆”、“公寓”和“阳台”等意象进行了探索。吴晓东在《贮满记忆的空间形式:“阳台”与张爱玲小说的意义生产》[6]中对“阳台”意义的生成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探讨。王燕《张爱玲小说中的空间意象与现代都市图景的建构》[7],着手于张爱玲小说中的特殊空间意象,探究其深层意义,进而对其所蕴含的当代城市图景进行深度剖析。
第三个方向是从空间叙事角度对比张爱玲与其他作家的作品。如孙绍荣的《张爱玲和王安忆小说中女性空间的比较研究》[8]将张爱玲笔下的公馆意象和王安忆笔下的弄堂意象进行比较,认为张爱玲笔下幽闭的公馆与王安忆笔下开放的弄堂相对照。刘菲《空间艺术之异曲同工——玛格丽特·杜拉斯<广岛之恋>与张爱玲<封锁>比较》[9]中将杜拉斯的《广岛之恋》与张爱玲的《封锁》进行比较,通过空间的建构,展现了战火纷乱下的短暂爱情,揭示了现代社会感情道德丧失后人类的生存处境,引发了对人类灵魂绝望与苍凉主题的思考。
(三)研究内容。
论文主要通过宏观的空间叙事、《传奇》中空间叙事的呈现之都市空间、环境空间和精神空间、《传奇》空间叙事的媒介性以及《传奇》空间叙事得独特价值这四部分来具体论述,进一步领悟小说中空间叙事的意蕴、多层意义解读和多重视角透视。论文第一章先从空间叙事的定义、空间种类及其特征和空间叙事的学术价值进行论述;第二章将深入分析小说的都市空间、环境空间和精神空间;第三章探索《传奇》与电影的联系和小说建构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则从女性角度发掘“封闭”空间,领悟深刻的艺术意蕴。
一、概述
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著名作家,她在小说、散文、剧本创作等领域都颇有建树。张爱玲的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其小说集《传奇》真实地刻画了各种生存在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形象。除了对女性精神世界的深入洞察外,还有诸多空间描写,将空间建构与人物塑造、主旨表达和情节发展相结合,展现了空间叙事的新视角,这对《传奇》的空间叙事研究是或不可缺的。张爱玲凭借《传奇》在上海文坛大放异彩,这本小说集对她的创作乃至一生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何谓“空间叙事”
文学叙事中的空间是想象的艺术化空间,它并不同于现实世界。文学空间叙事以文字为媒介,由作者、读者和文本共同建构。
(一)空间叙事的定义
空间叙事,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空间(布局、环境)描述进行文学叙写。
空间叙事是叙事学的延伸,叙事学受到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之后经历了长期长远的发展。从约瑟夫·弗兰克于一九四五年出版《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一书,探讨了文学中的空间问题,到现在已经将近七十年了。《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首次提出了空间叙事形式的问题,对现代文学作家普鲁斯特、乔伊斯等人所运用的空间并置式结构进行了剖析,并对此叙述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在近三四十年间,有关空间研究的著作被大量创作出版。
直到2014年,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空间叙事问题的专著才出版。龙迪勇是国内最早提出“空间叙事学”的学者,他所作的《空间叙事学》是空间叙事研究的奠基之作。
(二)空间种类及其特征
龙迪勇在其《空间叙事研究》中将“叙事”中的“空间”划分为四种类型。所谓故事空间,就是故事发生的场所或地点,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所谓形式空间,就是叙事作品整体的结构性安排,分为线性结构和空间结构,前者包括顺序和倒叙,后者包括链条式、词典式、圆圈式、主题一并置式和分形式。心理空间指一个人体验、想象、思考或感知的统一整体,或者说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的集中体现。存在空间指讲故事的场所,在文字叙事中场所(空间)的重要性相对较低,但会在文本中有所体现,形成一些特殊的叙事结构;而在口语叙事和图像叙事中,存在空间非常重要。
(三)空间叙事的学术价值
作为国内首创的叙事学理论,“空间叙事”不仅增强了我们的文艺理论信心,也为我们拓宽了文艺研究的应用空间。首先,空间叙事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它可以有效地规避过去叙述学单一与封闭的缺陷,使得其叙述理论更加完备、系统与自洽,并可以对许多叙述现象进行“空间”特征的阐释。其次,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文学的批判意义。它不仅能够为文学评论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工具,而且能够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以及国外文学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第三个方面是对作品的创造。在作品中使用“空间”要素,并以“空间”为框架进行叙述,这在中外文学中是极少的,也是极具创造力和灵活性的。“时空叙述”的出现与发展必将给小说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第四点,就是群体思维的重要性。空间叙事让我们可以对空间和地点的含义进行深刻的反思,让研究人员可以认识到空间作为结构、情节线索、叙事动力等要素在叙事中的作用,也让我们可以对空间和地点与其它叙事要素的相互影响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三、《传奇》中空间叙事的呈现
(一)都市空间
都市空间即故事发生所处的空间,也是主人公们生存的空间。正因为张爱玲生平与上海和香港两座城市的不解之缘,收录于小说集的中短篇作品大部分以上海和香港的都市生活碎片为背景。上海和香港与张爱玲的一生密不可分:上海是她的身份,香港是她的情结。张爱玲以1939年至1942年港战爆发前后为背景,描绘殖民地社会的畸形发展下的小人物故事。于是便有了上海人从上海去香港的故事,如《倾城之恋》;有了生活在香港的上海人的故事,如《茉莉香片》、《心经》;也有香港本土或异国居民的故事,如《第二炉香》。上海与香港在张爱玲的创作中是相互映照的。
(二)环境空间
床在房间中的存在本是舒适的感觉。但在张爱玲《传奇》里,女性角色经常在床上伤心痛哭。在张爱玲笔下,床是带有压抑色彩的,旧式大床是封闭的、缺乏生命力的狭小空间。《金锁记》中,儿媳芝寿被她的婆婆折磨得卧床不起。新房中富丽堂皇的摆设,只是使芝寿觉得阴森可怖,暗示了她的悲惨结局。在芝寿眼里,这个家就像是一座囚牢,她只有在床上才能逃脱。然而,帘幕一落,原本紧闭的大床,就变成了另一重牢笼,将她锁得死死的,既不能打开,也不能抽离。《倾城之恋》中,女主人公白流苏的母亲的出场,也是在这样的床内:“里屋没点灯,影影绰绰的只看见珠罗纱帐子里,她母亲躺在红木大床上,缓缓挥动白团扇。”[10]她身上集聚了白家腐朽没落的气息。封闭的大床作为她的所在,隐含着牢笼的意味。
张爱玲经常以鸟喻人,鸟笼这个小型空间也频频出现于张爱玲作品中。笼中之鸟是人物命运的隐喻,鸟笼则常是人物生存空间的隐喻。《茉莉香片》中这样比喻冯碧落:“她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她是绣在屏风上的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11]冯碧落不是笼中之鸟,却比笼中鸟更没有自由。她的一生,就像屏风上绣着的鸟,死也死在那上面,正是她无法逃离时代、家庭和思想束缚的悲剧影射。
“阳台”也是内部家庭空间中特别的一处。《倾城之恋》开篇便描写四爷一个人在阳台拉胡琴。屋子所发生的一切以阳台为初始移动视角叙述:先是流苏的前夫去世的消息传来,后是家庭会议商量给宝络相亲。四爷都在阳台上看得一清二楚,但是他之所以“一个人躲在那里拉胡琴,却是因为他自己知道楼下的家庭会议中没有他置喙的余地”[12]。这个阳台实际上是四爷逃离家族权力斗争的港湾,他在家族权力斗争中真正的地位也因此而显露出来。“阳台”是一种边缘化的建筑空间,它突出了除了主人公之外很少被人们所关注的边缘角色。“阳台”使这一人物形象既“平凡”又“不平凡”。
(三)精神空间
1.人物的心理刻画
空间叙事不仅包括真实的都市空间、环境空间,还有能不断变换的心理空间。
《第一炉香》中“薇龙一抬眼望见钢琴上面,宝蓝磁盘里一棵仙人掌,正是含苞欲放,那苍绿的厚叶子,四下里探着头,像一窠青蛇,那枝头的一捻红,便像吐出的蛇信子。......薇龙不觉打了个寒噤。”[13]梁太太在薇龙眼里,仿佛是一条吞云吐雾的绿蛇,这个隐喻生动地表达了薇龙对她姑妈的畏惧,以及即将有求于人、寄人篱下的惶恐不安。同时葛薇龙从清醒到沉沦的心理空间转变也十分典型。
心理的投影就相当于人临终前脑海放映的“走马灯”一般。《第二炉香》中“……煤气的火光,像一朵硕大的黑心的蓝菊花……只剩下一圈齐整的小蓝牙齿,牙齿也渐渐地隐去了,但是在完全消灭之前,突然向外一扑,伸为一两寸长的尖利的獠牙,只一刹那,就‘啪'的一炸,化为乌有。”[14]隐晦地描写了罗杰自我结束生命前内心的真实写照。罗杰的生命就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小蓝牙齿”在烈火中象征着愫细的獠牙。最后,火焰被“小蓝牙齿”所化的“獠牙”给吞噬,扑灭。这个空间场景很小,也很狭窄,但它能让人物的心理更清晰地浮现。他想要让自己的爱被愫细理解和接受,却又被那份“单纯”所迷惑。
2.特殊的意象空间
府邸是封建腐败的遗迹。张爱玲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宅邸”形象,如《倾城之恋》中“白公馆”形象,《金锁记》中“姜公馆”形象,都是由“宅邸”形象所构成。宅第是一种传统封建家庭的居所,也是一种权势的象征,而“金字塔”又是一种家庭阶级的象征。在这座冰冷的大房子里,女人们无法独立,没有自由,仅能围绕男人们勾心斗角,同时被封闭落后的保守主义压迫。从“走下楼来”“又上去了”“一级一级”这几个关键词中可以看出,在姜公馆的建筑构造中,七巧的公共生活空间是“楼下”,私人空间是“楼上”。然而,“楼上”才是七巧最主要的生存空间,她每天沿着楼梯而上,走进黑暗之中,那里阴森且凄凉,被鸦片迷雾所笼罩,好似一把枷锁。有论者称“作者塑造‘姜公馆这样一个封闭荒凉又死气沉沉的内室空间形象,把人物所在的空间背景和内心的意识流动巧妙结合”[15],这个观点是极其正确的。
梦想破碎的地方就在电影院。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喧嚣的城市中,电影院成了一种新的消遣方式,观看电影也成了一种流行的休闲活动。作为一种虚幻与现实的碰撞,光影与光影的交汇,电影院应该是一片热闹的景象。但是,张爱玲作品中的“影院”,作为一种社交空间的象征,却显得阴沉、孤独、凄凉,给人一种疏远、甚至恐惧的感觉。《花凋》中,患有肺部疾病的郑川嫦,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出行的地点就在电影院,两个小时的时间,看着一幅幅能让她暂时忘却痛苦的画面。可是,这繁华的外表,却丝毫不能掩饰人类的自私自利和冷酷,还有那无法磨灭的苍凉和悲哀。“花凋”指的是花朵的凋零,象征着川嫦在久病之后的死亡。在张爱玲的笔下,“影院”是所有梦想的起点,却又是最难成真之处。
四、《传奇》空间叙事的独特价值
从女性“封闭空间”的视角切入,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大多生活在即将破败或者已经破落的旧式封建大家庭里,她们既受到传统的文化教育,又享有现代的物质生活。每一个人都执着于“美满”的婚姻。《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离过婚,在破落户的娘家看尽了哥哥与嫂子的脸色。对她而言,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握住她的新婚姻。在认识了有钱的留学生范柳原之后,虽然她对他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她的终极目标,却是通过结婚来保护自己的“经济安全”。《花凋》中郑氏“遗老”之家的女儿们以及其他女性,殚精竭虑、费尽心机追求的无一不是有经济支撑的婚姻。
张爱玲揭露了当时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悲惨境遇:在社会生活中,她们因缺乏独立的经济地位,而不得不依附男性,并以婚姻为依托。白流苏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到异性的爱,也就得不到同性的尊重。《传奇》完成了张爱玲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女性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张爱玲所倡导的对于女性生存与生存空间的关怀,对于当代的女性来说,仍然具有很强的启发性与警惕性,突破自己的缺陷与软弱,打破男性至上的传统观念,为妇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小说的叙事结构看,张爱玲《传奇》的空间叙事彰显了她作品的独特性,为她在中国文坛上赢得一席之地。张爱玲以空间作为小说的叙事核心和动力,打破了一般中国古代小说以因果关系为结构,以线性的故事情节为小说叙事逻辑基础的传统,将小说中叙述空间分成不同空间场景,在空间中完成了小说建构,使小说叙事得以形成一个圆满自足的整体。她更是以其特有的“空间叙事”、对女性“空间”的描写而闻名于世,更是后来许多作家们乐于学习的创作典范。张爱玲之名与其著作一道,在20世纪中国文坛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结语
张爱玲是具有独创性的现代作家,既敏锐地感受到了现代都市的社会情态与错综复杂的生存景观,又善于汲取中外美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文化资源,在小说时空艺术领域进行了独特的审美创造。小说里为我们呈现了具有现代意味的叙事空间,独辟蹊径的空间叙事形态,以及小说空间叙事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为中国现代主义小说的空间叙事艺术开辟了新局面。
综上所述,论文主要从城市空间、环境空间、精神空间三个方面入手,对张爱玲《传奇》中的空间呈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以此来领悟“空间”结构形式及其所产生的艺术价值,尽我所能为张爱玲作品的空间叙事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将“空间”的角度引入到张爱玲小说的研究中,仍有很大的学术余地,但是,鉴于自身的能力仍有不足,对于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探索与改进。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龙迪勇.空间叙事学[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15.
[2]张爱玲.传奇[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2021.
[3]约瑟夫·弗兰克.秦林芳译.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1.
[4]戴维·哈维.阎嘉译.后现代的状况[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
[5]亨利·列斐伏尔.刘怀玉译.空间的生产[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21.
二、期刊论文类
[6]于溟跃.危世传奇与苍凉叹息——张爱玲《传奇》的思想意蕴探析[J].学术交流,2012,No.218(05).
[7]代柯洋.一部黄金和情欲的心理传奇——论张爱玲的《金锁记》[J].凯里学院学报,2012,30(01).
注
[1]龙迪勇.空间叙事学[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2015.
[2]孙绍荣.解读张爱玲小说中的“第三空间”[J].名作欣赏,2011,No.373(29):54-56.
[3]王敏.两种空间中的女性生存焦虑——对张爱玲小说《花凋》的解读[J].传承,2009,No.54(12):138-139.
[4]王百玲.论张爱玲小说的叙事时间与叙事空间[D].西北师范大学,2005.
[5]皮进.海派女作家笔下的空间意象——以张爱玲、王安忆、卫慧为例[J].船山学刊,2006(02):151-153.
[6]吴晓东.贮满记忆的空间形式:“阳台”与张爱玲小说的意义生产[J].热风学术,2009,02.
[7]王燕.张爱玲小说中的空间意象与现代都市图景的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 2010.
[9]孙绍荣.张爱玲和王安忆小说中女性空间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9]刘菲.空间艺术之异曲同工——玛格丽特·杜拉斯《广岛之恋》与张爱玲《封锁》比较[J].文教资料,2014,(23):18-22.
[10]张爱玲.倾城之恋.传奇[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2021:51.
[11]张爱玲.茉莉香片.传奇[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2021:101.
[12]张爱玲.倾城之恋.传奇[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2021:55-56.
[13]张爱玲.第一炉香.传奇[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2021:123.
[14]张爱玲.第二炉香.传奇[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2021:206.
[15]王伟彤.张爱玲小说的空间意识——以《金锁记》为例[J].北方文学,2017(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