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核心力量训练在我国体育院系龙舟专项学生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体育教育与评论-JPER
1.韩国国立群山大学,韩国全罗北道群山市,邮编:54150,体育学 2.韩国国立群山大学,韩国全罗北道群山市,邮编:54150,体育学 *韩国国立群山大学,韩国全罗北道群山市,邮编:54150,体育学

摘要:核心力量训练是当下全部的各种体育竞技赛事当中并且是对于训练者们的自身的核心部位的肌肉群进行锻炼为主的练习。根据调研发现,核心力量训练确实可以对我国体育院系龙舟专项学生的体能产生良性的影响,提高他们的成绩,因而核心力量训练在中国的体育类高校专业当中的的龙舟专项中体育生们体能相关的训练中的运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从核心力量训练在龙舟运动当中的定义、基本原则等开始阐述,并对核心力量训练应用到我国体育院系龙舟专项学生体能锻炼中对学生们的体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对于核心力量训练在中国的体育类高校专业当中的龙舟专项体育生们体能相关的锻炼中的应用的策略和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的体育院系龙舟专项学生体能训练方面做一些贡献。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790—9913(2022)05-0105-0111

DOI:https://dx.doi.org/10.12397/tyjypl-.2022.12.013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体育院系;龙舟专项;学生体能训练;应用

Absrtact:The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s one of the current all kinds of sports competitions and mainly exercises the muscles of the trainers' own cor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it is found that core strength training can really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the dragon boat special students in Chinese sports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and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 the dragon boat special training of sports students in Chinese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 the dragon boat movement, and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to the physical fitness exercise of dragon boat students in Chinese sports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on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students. Finally, it will discuss th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 the physical fitness related exercise of dragon boat students in Chinese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 hope I can make some contributions to the physical training of dragon boat students in Chinese sports colleges and departments.

Key words:core strength traini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Dragon boat project; Students' physical ability training; application

引言

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与历史,而赛龙舟这项传统的中国民间运动更是随着时光流转至今。每年的端午佳节上,它都是一项引人夺目的项目。随着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及龙舟赛逐渐走向国际,龙舟竞技逐渐在时代的高速发展中,也在不停的进步着,逐渐在亚洲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培养优秀的龙舟运动员,必须从它的后备军——体育院系龙舟专项学生开始狠抓训练。而由于核心力量这个概念是在21世纪初才传入我国竞技类体育运动训练中的,故而在我国对于核心力量训练和龙舟运动训练中的研究的并不多。但是在后来对于核心力量的锻炼和老式的腰腹力量的练习当中对龙舟竞技运动员有关优劣的效果对比当中,确实发现了更为有效和有益的效果,这为将核心力量训练拓展应用到我国体育院系龙舟专项学生体能训练中提供了一定依据和一些经验方法。

1.核心力量训练的相关概念

1.1核心力量训练的定义

核心力量训练是一种专门针对于身体核心肌肉群和更深层次的肌肉进行力量性、平衡性、稳定性等诸多方面的练习方式。在核心力量训练当中,在前面一段时期会开始以稳性的练习为主,然后逐渐训练其他比如敏捷度、速度、协调性等基本的训练素养。这些专门设计的训练使被训练者们身体骨盆的肌肉、核心力量的肌肉群得到有效加强,使身体的脊柱得到有效的的强化,从而充分提高躯干的稳定性。

目前,大多学者在研究龙舟体能训练时,主要以传统力量训练为主,对核心训练的研究寥寥无几,特别是核心稳定性训练。在查阅文献资料中发现,我国学者在研究竞技龙舟运动中,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龙舟技术和比赛技战术上,对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较少,缺乏系统的和创新的体能训练研究。由此可见,竞技龙舟的训练理念是重视技术而不是体能,这也是多数龙舟教练员所认同的理念,技术是决定竞争结果的唯一因素。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教练员带领队员们反复观看比赛录像,找出技术问题,研究技术特点,他们忽视了体能是发挥技术的重要保障。

龙舟运动在 2011 年才逐渐走向职业化,相对其他竞技项目起点较完。现如今龙舟队伍中也多为民间爱好者、农民、学生组成。其教练员也多为民间划手出身,他们对龙舟技术有相对高的研究,但是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的体能训练理念他们涉及较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竞技龙舟的发展。教练员在追求成绩的同时,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自然会加大,这样会导致运动损伤率增加。龙舟运动员的损伤部位集中于身体核心区,极大地缩短了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因此,我们要结合竞技龙舟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传统的思量理念,探索出适合龙舟运动的体能训练模式。

2.2核心力量训练计划重要原则

受训者们在核心力量训练当中必须尽可能的应用更多的肌肉群进行整体性的做功运动,而不是像传统健身运动一样托举哑铃,只是单单利用关节部位和部分肘部肌肉独立于整个肌肉群进行工作。正如在体育运动中运动者们尽可能对全身的肌肉群进行尽可能的导向性的利用,他们在体育运动中才可能迸发出几乎全部的能力。这时,全身的肌肉群都将是一个整体,只有很少的组织结构性肌肉是被运用于其他方面,比如保护我们自身的器官、脏器等等功能。核心力量训练计划正是为了适应这一点。

2.核心力量训练对我国龙舟运动的影响

2.1核心力量锻炼与老式的的腰腹力量的练习对龙舟竞技运动员有关优劣效果

从北华大学龙舟队中任意选择二十八个男性划手,然后将其分成进行实验变量的干预组(n=14)以及不做干预的空白对照的组(n=14),都进行相同强度和锻炼时间的核心力量锻炼和老式的腰腹力量练习(100 分钟/次,3次/周)。经过相同的一段时间之后,分别采集两组的上下肢能力、身体状态核心的稳定性、功能动作检查、龙舟专项能力等的数据进行充分的比较。

得到成果为干预之后:1)功能动作的调查成果显示,进行试验变量的干预组EE测试、DLs测量成果比不作干预的空白对照组(P<O.05)高;3)上下肢力量的检测成果显示,进行实验变量的干预组卧拉2 分钟、深蹲2 分钟检测成果比不做干预的空白对照组(P<0.05)高;4)对龙舟专项能力的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五百米测功仪用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得到了总结,相比于传统的腰腹部能力的锻炼手段来说,身体核心稳定性的训练对于提高龙舟竞赛选手的功能动作检测总分、身体核心稳定性、上下肢的运动能力和龙舟专项的能力等的不同角度上均具有一定优越性。

通过对于该实验的调查研究可知,将核心力量训练积极地思考如何高效的与龙舟专项的体能训练进行融合对于龙舟竞技的运动员们来说一定是具有相关的一些优势的,那么它是否也能够在我国体育院系龙舟专项学生体能训练中经过一定的改进,从而进行有效的运用和融合,从而让学生们的体能的各个方面也能够有效地长远持续性具备发展优势呢?

2.2核心力量训练对学生们的应用成果

东北电力大学的男子龙舟队为了专门对于学生们的核心肌肉力量不足进行改进,在对比实验的过程中,有效的增加了科学性的核心力量练习,通过对照实验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尤其是对于这些肌肉群尚且不能够进行整体协调性工作的学生们来说效果极其明显。比如200米单挑,实验之前学生们成绩大约稳定在2分12秒,仅仅一个月的核心力量训练之后,他们的最好成绩可达1分44秒,整整提升了半分钟。因此,将核心力量训练与龙舟竞技训练相结合充分应用在我国的体育院系龙舟专项学生体能训练当中,是非常值得去尝试的。

3.核心力量训练在龙舟专项中的应用

3.1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

核心稳定性的主要作用,体现在身体能够有效稳定自身,尤其是具有稳定脊柱区域的能力。坚韧、牢固的动力保障(即“核心区”)是及其重要的,保障充分发挥自身力量、抵消外部阻力,其中的本质内容就是躯干的稳定。在众多的资料对核心区(core)的作用解释都是不同的。最为典范的说法解释到,核心区可以被比作是一个由腹直肌等腹部筋膜在前面、脊柱旁以及近臀肌等胸腰筋膜在后面、腹斜肌在两侧、横膈膜作顶、骨盆作底的圆柱形汽缸。

整个龙舟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核心力量训练之后,会呈现出一种身体上和与队友合作上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因为个人整体的肌肉群的协调性和力量性在核心力量训练当中经过了充分的锻炼,在进行竞技时他们会感觉比较轻松,并且状态持续良好。同时在核心力量训练当中,导向性的肌肉群运动集中、躯干的持续发力集中一致,使全体队员的动作更加的规范整齐,协调性非常好,相互之间配合得更加默契。

3.2核心力量的应用方式

为了增强四肢的肌肉群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在前期可以进行哑铃的托举练习,从而逐渐掌握好四肢发力的强度,并对竞技的运动进行模拟从而增强肌肉性记忆。在进行摆臂时,非常容易因为动作不到位导致关节损伤或者错位。为了预防这些事故意外,可以经常进行悬吊的锻炼,增强手臂的力量和速度以及灵活性。从生理学角度来说,核心部位的生理构成非常脆弱,缺乏连续强骨骼对肌肉组织结构进行牢靠的支撑。而真正能参与做功的肌肉群,如果不经过定期定时的锻炼,是无法承受运动量、荷载量过大的动作的,这些正好对应了学生们肌肉群力量薄弱匮乏的特点。如果能将将瑜伽融入到日常的龙舟竞技训练当中,它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身体的柔韧性,这种核心力量训练同时也能对学生误伤后的症状有所缓和。

3.3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核心稳定性最早产生在医学领域,核心稳定性在体能训练中是指人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核心稳定性在体能训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静态直立人体骨骼模型中,虽然两侧股骨支撑人体上半身,但是这种支撑造成的压力对于正常人并不大,而在双肩至双髋的距离中,仅仅依靠拥有骨性支撑的脊柱维持直立的姿态。26 块脊体之间由肌肉和韧带连接组成整体,维持椎体的稳定性并支撑人体从事各种活动。从功能上说,脊柱及其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不仅对保持身体的基本姿势、完成基本动作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撑作用,而且也是运动员身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人体核心区域位于运动链的中心,它可以将来自下肢的力量有效传递至上肢,以达到对上肢力量最大加速或减速的作用,也可以将上肢力量传递给下肢,调整下肢肌群对地面的作用力度。若核心部位没有足够的稳定能力,力量在上下肢的传递过程中被减小或分散,最终影响运动完成的质量。

竞技龙舟是集体项目,划手依靠单片桨叶划水推动舟艇前行,需要下肢、腰部协调运动。虽然龙舟是自然水域的静水运动,但受风速、水的流向、水的流速以及选手自身因素影响,划桨手会产生来自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的晃动,尤其上体的晃动最为明显。无谓的晃动会影响划手们发力不完整,导致拉桨深浅与桨幅不一,难以形成合力,最终影响到运动成绩。划桨动作是驱使船艇向前行的主要动力,划桨技术是一个周期性运动,包括划桨入水、抱水、拉桨、出水、回桨五个连续的动作环节,这就要求龙舟运动员具备一定的核心力量来维持技术的稳定性,以达到能量传递顺畅高效、动作连贯一致的目的。本文希望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来提高龙舟运动员的功能动作水平、核心稳定性、一般力量、一般及耐力以专项能力,从而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它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个人的稳定性,又以此为基础提升了学生们在精益中的速度、协调性、灵活性、敏捷度。它将潜藏于学生们体内的肌肉群的潜力逐渐发掘出来,让身高、体型差不多的同学们在同一条船上迸发出导向性一致的高度协调性和默契,让全身的肌肉群得以充分的利用在竞技场上。同时它让力量充分的灌输到肌肉群中间,保护学生们的重要器脏。

+综上所述,核心力量训练的确可以充分的应用在我国的龙舟专项当中对于体育生们体能的相关训练当中,为学生们的体能训练添砖加瓦,它尽可能的满足了龙舟竞技当中对于全身肌肉群紧绷做工的平时性训练,让学生们的灵活性、敏捷度、速度、力量等方面在发展成长中拥有一定优势,为我国的龙舟竞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4.总结

核心稳定性训练是通过稳定核心区域的肌肉群组织,协调肌肉控制能力的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加与腰背部相关的肌肉和韧带的柔软度,从而增强腰椎运动时的体位稳定性,在主动训练中帮助恢复腰椎生物力学的动态平衡,从而激活人体深部稳定的肌肉群,提高相关肌肉群的肌力和耐力,降低损伤的风险。在本文中,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让更多腰腹部及脊柱周围的肌肉参与运动,可以缓解和减少高强度大运动量训练负荷下,腰腹部大肌肉群积累的损伤。还能加强身体稳定姿势,在正确的体态下发力划浆,从而起到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当有损伤时,积极开展核心稳定性训练,能促进运动损伤康复。核心稳定性训练经过实验研究,验证了其在龙舟运动中的可行性,核心稳定性训练可能有效地发展青年男子龙舟队员的体能水平。可以将核心稳定性训练和传统体能训练相结合,设计一套适合青年龙舟运动员的科学体能训练计划。 核心稳定性训练应融合传统腰腹力量训练的动力性力量训练手段,全面发展学生能力。核心稳定性训练未能大幅度改善躯干的柔韧性,因此应在核心稳定性训练中适当增加躯干柔韧性的训练比重。由于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本文没有探讨核心稳定性对青年男子龙舟运动员水上专项的影响,建议在今后类似的研究中进行实践论证。

参考文献:

[1] 王梁,高国泰,张雪,等. 核心稳定性训练与传统腰腹力量训练对龙舟运动员相关指标影响的对比实验[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0,36(6):65-71.DOI:10.3969/j.issn.1006-2076.2020.06.008.

[2] 何江川,杨放. 龙舟运动员陆上专项力量与划水功率因子回归分析[J].北京体育学报,2009,32(3):139-141.

[3]吴迪. 我国高水平男子龙舟项目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模型探析[J]. 肇庆学院学报,2016,37(2):83-87. DOI:10.3969/j.issn.1009-8445.2016.02.018.

[4] 张良志,李莉,王庆然. 大学生龙舟运动员专项力量研究的意义、不足与趋势[J]. 新课程 中旬,2015(1):221-221. DOI:10.3969/j.issn.1673-2162(z).2015.01.226.

[5] 刘贵博,刘溥. 龙舟运动员运动伤病防治及康复性体能训练研究[J]. 现代交际,2015(12):108,107. DOI:10.3969/j.issn.1009-5349.2015.12.090.

[6] 韩捷. 功能性训练对龙舟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19):192-193. DOI:10.3969/j.issn.1673-5641.2014.19.109.

[7] 刘路辉. 浅谈高校龙舟运动选材与训练[J]. 求知导刊,2014(11):134-134. DOI:10.3969/j.issn.2095-624X.2014.11.109.

[8] 麦健民,朱飞,周冲. 浅谈广州航海学院龙舟运动队训练方法与实践[J]. 运动精品(学术版),2019,38(4):76-77. DOI:10.3969/j.issn.1004-2644.2019.04.035.

[9] 吕艳丽,胡洪泉,杨明珠. 试析高校龙舟队的训练方法[J].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2):204-205. DOI:10.3969/j.issn.1003-983X.2010.02.036.

[10] 李华东. 论龙舟核心肌肉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以天津师范大学男子龙舟队训练课为例[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4):177-178. DOI:10.3969/j.issn.1006-8902.2016.04.123.

[11] 郭胜. 核心力量训练对龙舟运动成绩的影响[J]. 北方文学(中旬刊),2015(6):193.

[12] 姚慧敏,刘伟东. 浅析核心力量训练对龙舟运动的作用[J]. 商情,2018(24):264. DOI:10.3969/j.issn.1673-4041.2018.24.239.

[13]Kimmsamson,Michllea.Core stabilization training poram for tannis[J].Athl Therapy TObay,2010(5):41- 46.

[14]MFredericson,TMoore.Corestabilization for middle and long-distancerunners[J].New Stud

Athl,2005(20):25- 37.

[15]Christopher M.Powers.The Influence of Abnormal Hip Mechanics on Knee Injury:A Biomechanic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2010,40(2):42.

[16]M.M Panjabi.The stabilizing system of the spine.Part II.Neutral zone and instability hypothesis[J].JSpinal Disord,1992,5(4):390-396.

[17]W.Ben Kibler,Joel Press,Aaron Sciascia.The Role of Core Stability in Athletic Function[J].Sports

Med,2006,36(3):189-198.

[18]T.Wisbey-Roth,C.Allingham.Core stability & return to activity[M].Coursebook,199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