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啦啦操线上赛事活动运营与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
摘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线上啦啦操赛事的运营管理和优化策略探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SWOT-AHP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啦啦操线上赛事运营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对啦啦操线上赛事组织管理存在的内部及外部发展特征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啦啦操线上赛事运营管理的内部优势有利于节约成本;丰富参赛人群,提升赛事的影响力与参与度;啦啦操线上赛事组织管理的外部优势受政府的支持力度,通过网络经济拉动体育消费。其优化措施建立啦啦操线上赛事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啦啦操线上赛事网络一体化建设,打造“线上+线下”赛事结合的竞赛模式。
关键词:啦啦操 线上赛事活动 组织与管理 优化策略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790—9913(2022)04-0098-106
DOI:10.12397/tyjypl-.2022.10.014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normalized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online cheerleading events. This study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mparative analysis,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swot-ahp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eerleading online events, analyz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eerleading online events, and propos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internal advantages of Cheerleading online even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re conducive to cost savings; Enrich the participants and enhance the influence and participation of the event; The external advantages of Cheerleading online event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re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sports consumption is stimulated through the network economy. Its optimization measures are to establish an online cheerleading ev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strengthen the online cheerleading event network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and create a competition mode combining "Online + offline" events.
Key words: Cheerleading, online event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strategy
1啦啦操线上赛事活动运营与管理现状分析
1.1啦啦操赛事类型分析
从主办方的性质和赛事级别两个角度来进行。以下为对于其详细分析:
(1)以主办方性质进行划分。啦啦操赛事的主办方主要是以教育体系下领导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以体育体系下领导的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两大主办方构成。由于啦啦操项目所面向的群体为青少年,所以目前教育体系以及体育体系两个性质的主办方可以很好地服务于参赛群体,面向范围较为全面,并不存在严重的问题。
(2)以辐射区域进行划分。以赛事的级别进行划分可分为国际级、国家级和区域性三大类别,可见目前啦啦操赛事所包含的级别较为全面。
1.2啦啦操管理形式的现状分析
啦啦操项目在我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关注,在我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对于啦啦操运动员的训练管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在啦啦操方面起步的比较晚,在啦啦操后备人才方面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训练体系,啦啦操裁判员与运动员等综合素质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后备人才比较缺乏,训练体系还不够完善。通过对中国啦啦操赛事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的啦啦操赛事激励机制尚没有得到协调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啦啦操运动的普及与发展。赛事保障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国在啦啦操赛事保障机制方面比较薄弱。啦啦操管理形式不完善对于很多活动的开展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使啦啦操赛事方面的人才作为专业化线上赛事的坚强的后盾和保障。
1.3线上啦啦操赛事宣传方式
经过统计,线上推广策略主要从:微信、微博、H5、官方网站、主流网络媒体、行业媒体和直播这几个方面进行。在宣传赛事活动时,主要运用涵盖着海报、横幅、网络、媒体等在内的方式。线上啦啦操赛事对于运营媒体的要求一般表现为针对比赛情况进行实时解说,使观众同样感受到亲临现场的紧张和刺激,并且直播画质、角度切换、精彩回放等方面都要做到流畅自如,环节切换紧密连接,并且留有留言区模块,方便与在线观众进行实时互动,从而及时反馈赛况信息。总之,线上啦啦操赛事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啦啦操赛事的受众群,让更多非“圈内”人士认识啦啦操这项运动,并逐渐培养其对啦啦操赛事的喜爱。同时现场参赛的学生也可以自主进行网络直播,例如通过花椒直播的社群,直播比赛现场的点滴故事,与和自己有着相同爱好的人实时分享赛事的点滴。
1.4“互联网+”背景下啦啦操线上赛事运营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
(1)政府与市场共同促进,推动线上+线下赛事改革创新。(2)互联网思维运营新颖,科技技术手段先进。(3)组织产业链完整度高,线上赛事资源利用丰富。(4)参赛门槛较低且便捷,参赛队伍基数巨大。(5)比赛赛程设置多样性,奖励机制丰富创新。(6)重视其文化内涵建设,宣扬健康运动理念。
2啦啦操线上赛事运营管理内部发展特征分析
2.1啦啦操线上赛事运营管理有利于节约成本
通过“互联网+”与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为啦啦操赛事提供共享资源的便捷性,加大了市场的开发力度,为啦啦操线上赛事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啦啦操线上赛事每年有将近20站分站赛区的比赛,通过与专家的访谈了解到,目前啦啦操赛事的商业产品发展和使用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符合赛事特征的赞助商企业、群众对比赛的关注投入度,以及在新闻媒体推广与宣传等方面还有待找到更好的契合点,赛事组织和开展的成功的先决条件来自于夯实的经济效益基础和商品价值的创造。线上赛事规模小且运作投入较少,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优化创新赛事运营管理模式,通过使用科技手段的介入来减少人工工作出现易出现错误的环节,提高办赛质量,才能确保“小而精”的分站赛赛事产生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促进啦啦操线上赛事组织产业的良好发展。
2.2线上赛事丰富参赛人群,提升赛事的影响力与参与度
通过对比健美操的线上赛事媒体宣传和信息平台推广的工作,啦啦操线上的赛事媒体宣传和信息平台推广能力还有着一定的差距。虽然中国蹦床与技巧协会啦啦操分会共同进行商业开发和赛事推广,但是线上啦啦操媒体推广宣传互动不足,与此同时,啦啦操线上赛事官网仅在赛事报名和比赛期间有较大的流量,但缺乏与啦啦迷操的多层次互动,并没有起到很好的赛事宣传效果。
目前,通过全国啦啦操官网、啦啦操GO移动终端的和数APP字平台等互联网媒介,负责为赛事参与者提供比赛的信息的服务,以及为对广大啦啦操爱好者进行赛事宣传和推广,并且通过社交平台的使用,可以为全球啦啦操爱好者提供更多互动与交流的机会,丰富参赛人群、赛事组别等,对线上啦啦操项目的影响力及参与度极大的推动力。
2.3缺乏线上赛事管理型人才
啦啦操运动的发展还存在专业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匮乏。在“互联网+”新环境下啦啦操运动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啦啦操线上赛事承办和产业运营的专业人才匮乏,一般都是承办单位的教练员或工作人员负责赛事组织和管理。人才匮乏将直接影响到赛事的办赛水平,甚至引起在同等类型赛事竞争力的降低。啦啦操线上赛事组织内的会员单位及俱乐部众多,相应的也就有众多的教练员、管理员团队。通过与啦啦操俱乐部负责人的访谈中了解到,俱乐部都很重视对教练员的培养,从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到教学模式、营销手段的提高,但是缺少对互联网技术和其他方面的培养。
2.4赛事起步晚发展过程长
啦啦操线上赛事还未广泛引起社会的关注度,在运营管理方面还需要赛会组委会以及主席团通过对赛事的不断改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由于参赛选手的定位是群众且青少年儿童阶段,并没有主动消费的能力,多数为家长进行训练培养和赛事消费,因此不能直接影响赛事参与者的消费投入程度,也对赛事的市场开发和赛事宣传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发展赛事运用管理模式还有待提高。
3啦啦操线上赛事运营管理外部发展特征分析
3.1受政策引导市场趋势,线上赛事拉动体育消费
国家政府将“互联网+”概念写入了顶层设计中,大力发展支撑“互联网+”与传统体育行业的发展与融合。与此同时,国家把全民健身计划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方案中,标志着我国将广泛引起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为了保障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方案等政策,通过政府政策对与“互联网+”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支持,为“互联网+”与体育产业、体育赛事的融合与发展提供了必要保障。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社会市场化经济的环境下,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和关注身体的健康。通过科技技术与体育运动的有机结合,使更多人群愿意参与到高质量的体育运动中,从而极大地刺激了互联网与体育的快速发展。
3.2充分利用线上赛事平台,増强赛事参与度
啦啦操运动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参与群众广泛,通过我国人口基数以及体育产业市场发展方面进行推测,啦啦操赛事总数和参赛人数还有非常大的増长空间。各种啦啦操水平、啦啦操级别以及分站比赛活动的开展,专业要求高低的主题项目彰显了“全民运动”的特点。啦啦操赛事能通过互联网这一项技术带来巨大的变化,网络视频直播功能在无形之中将群众参与最大化,通过微博、微信、啦啦操GO-APP上等社交平台这类的移动设备端的软件开发与投入,能够有效的为参赛运动员提供交流、互动、娱乐的手段,增加啦啦操线上赛事的宣传和周边活动的分享,丰富赛事的配套以及增强了参赛选手对线上赛事的参与度。
4啦啦操线上赛事运营管理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4.1打造“线上+线下”赛事结合的竞赛模式
线上化可以理解为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组织管理事件的开展。组织运营过程的在线操作可以大大降低运行赛事的成本。大数据的协调为比赛的时间,项目,人数和交通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允许参与者在比赛前注册,了解信息,并在比赛结束后检查结果。所有方面都得到了促进。互联网信息传播和收集功能允许更多的社会力量和啦啦操运动员教练员通过虚拟网络直接参与活动的运作和互动,打破地域限制并创造更多可能性:网络髙效传输可以实现自动化管理竞争管理指挥系统的建立简化了组织结构,相关人力资源也实现了共享和沟通。简而言之,啦啦操线上比赛是“互联网+啦啦操”的创新尝试。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智能技术帮助实现了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啦啦操活动,不仅使啦啦操竞赛更加方便,而且让更多人参与啦啦操活动,观赏到啦啦操赛事,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促进管理效率。
4.2打造赛事品牌价值,提高赛事水平
尽管没有绚丽的舞台和热情的观众,但参赛的选手们仍然面对着镜头、伴着动感的音乐激情起舞。尽管有空间的距离,但选手们依旧保持了激情和状态。各支队伍的领队、教练、学生和家长积极配合比赛需要,协调场地、租借设备、反复录制,最终按照相关要求将最好的演出以视频呈现给组委会。线上啦啦操比赛涵盖了青少年和成人的多个年龄段,让更多啦啦操爱好者享受这项运动的乐趣。同时对比赛及打分环节进行网络直播,满足观赛需求并保证公平公正。协会克服困难举办线上赛,得到了参赛单位的理解和支持,效果也非常不错,啦啦操爱好者这次在“云端”切磋,为项目的推广普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4.3建立啦啦操线上赛事信息管理平台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政府支持民间赛事的举办,互联网科技进步的发展,以及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选择的赛事也将会更多,民间赛事办赛竞争激烈,啦啦操线上赛事发展也会迎来更大的挑战。结合利用产业资源生态链,以啦啦操线上赛事为中心,打造赛事IP,通过赛事平台的构建,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吸引更多赛事赞助。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完善竞赛管理模式,优化办赛环境和条件,建立啦啦操线上赛事信息管理平台。从而扩大啦啦操线上赛事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产业内部资源,整合产业板块,提高赛事水平,推动啦啦操线上赛事的发展。
4.4加强啦啦操线上赛事网络一体化建设
任何一场啦啦操线上赛事活动的每一环节都是对组织者工作的能力和办事效率的考验,培养既懂互联网又懂啦啦操的复合式人才,能确保服务需要得到保证,并且能使各项资源合理利用,提升办赛的质量。啦啦操是一项受众广泛的运动,赛事过程中的风险需要组委会采取完善的保障机制进行降低,从赛前的教练提供全面体检和培训,比中对医疗保障的其强化,从而有效规避风险。同时也要加强线上管理,在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的前提上,提升网络诚信,制定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为线上的每一位啦啦操赛事活动相关者提供更加安全且高效的互联网环境。而目前,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推动啦啦操线上赛事发展新媒体、大数据相关专业人士,能通过及时统计和分析赛事的体验以及赛事的舆论评价,从而帮助赛事组织方发现问题,在经验验的总结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啦啦操赛事运营管理的能力。
5结论
5.1国家政府政策导向,互联网技术进步,经济市场化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共同推动着基层运动员在啦啦操项目的发展。
5.2“互联网+”背景下啦啦操线上赛事运营管理模式的存在问题:1.线上赛事规模小且运作投入较少。2.线上赛事媒体推广宣传互动不足。3.缺乏互联网赛事管理型人才。
5.3“互联网+”背景下啦啦操线上赛事运营管理模式的有利因素:1.政策引导市场趋势。2.互联网产业融合高。3.啦啦操队员参与队伍大。
5.4“互联网+”背景下啦啦操线上赛事运营管理模式的制约因素:1.民间赛事办赛竞争激烈。2.赛事起步晚发展过程长。
6建议
6.1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使用计算机技术和运用互联网思维,在网络上对管理赛事的组织进行筹办,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化智能技术,使啦啦操赛事变得更便利,也使更多人参与到啦啦操运动中来。
6.2打造赛事品牌价值,提高赛事水平。结合利用产业资源生态链,以啦啦操线上赛事为中心,打造赛事IP,通过赛事平台的构建,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吸引更多赛事赞助。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完善竞赛管理模式,优化办赛环境和条件。从而扩大赛事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产业内部资源,提髙赛事水平,推动啦啦操项目的体育消费和发展。
6.3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推动项目发展。以“互联网+”的视角来看,专业型人才重点表现在科学性的对赛事服务进行保障,锻炼培养出啦啦操专业并具备互联网思维和使用技术的全方位人才,提升教练员开展资格认证的行动,不单从教学水平上的培养,同时还会注重在赛事运营管理和互联网技术和思维上的培养计划。啦啦操线上赛事的办赛质量,优化互联网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实现对人力资源方面的发展与共享。
6.4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增强啦啦操线上赛事的参与度,推动群众参与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发挥了体育社会化的功能,也促进了线上+线下赛事活动的推动力。实现有网络就有啦啦操,让众多啦啦操爱好者在线上平台展示技能、提升水平、收获快乐。
6.5通过体育产业与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深度融合,清晰定位用户需要,发展啦啦操线上赛事的独特性与项目的多样性,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多元化的啦啦操线上赛事一体系构架。
参考文献
[1]宋昱,王凯圆.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体 育赛事运营管理的策略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20(05):9-15.
[2]付建林,宋嘉骏,庹彦翔,徐士韦. 关于我国越野跑赛事运营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基于第四届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J]. 体育科研,2022,43(01):45-54.
[3]岳明. “互联网+”背景下赛事运营管理研究[D].集美大学,2019.
[4]姜山,葛爽. 行政法视角下未来我国商业体育赛事发展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05):15-19+26.
[5]苏锐. 国际街舞赛事组织管理与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6]朱洪军,梁婷婷. 审批权取消背景下体育赛事运营绩效评估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05):102-112.
[7]张建辉,李海. 体育赛事市场需求及运营的国外研究进展[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04):1-5+11.
[8]Razieh Mosadeghi,Dan Barr,Ray Moller. The Use of GIS in Major Sport Events Management; the Host City’s Lessons Learned from Gold Coast 2018, Commonwealth Games[J]. 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and Policy,20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