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位论文指导过程及其优化

体育教育与评论-JPER
1.中共长沙市委党校政法教研部,湖南长沙,410004,法学; 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417000,体育人文社会学

摘要:借鉴教学过程最优化、学习共同体等教学理论,结合具体的个案,对普通高校本科生学位论文的指导过程及其优化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论文指导过程及其优化的关键是发挥指导教师和被指导者的积极性。选择最适合学生自己专业、兴趣的选题,能够较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论文写作的积极性;“指导者+指导小组+被指导者+其他被指导学生” 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为论文的实施与完成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学位论文的评价,应发挥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针对学习态度较差的学生,更应在写作过程中强调纪律性,渗透德育教育,促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

关键词:学位论文;指导教学;过程优化;学习共同体;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790—9913(2022)04-0075-080

DOI:10.12397/tyjypl-.2022.10.011

Abstract: Using teaching theories such as teach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learning community, and combining specific cases, the guidance process and optimization of undergraduate dissertations in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carried out concretely. analysis. The key to the essay guidance process and its optimization is to give play to the enthusiasm of the instructor and the instructed. Choose the topic that best suits the students’ own majors and interests, which can maximiz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essay writing; the learning community formed by "mentor + steering group + mentor + other mentored students"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esis and Complete to provide an open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evalu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evaluation system that combines process evaluation and formative evaluation. For students with poor learning attitudes, discipline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writing process, and moral education should be penetrated to encourage every student to learn.

Keywords: Dissertation; guided teach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learning community;

引言

2018 年 8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切实提高学位论文(设计)质量”、“修订完善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强化指导教师责任,加强对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确保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质量”。[1]

本科学位论文是学生为申请学士学位而必须完成的学术论文,是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针对某一课题进行系统的、有创见性的科学研究的结果,在培养人才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多种内显性功能。[2]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干扰,我国高校本科学位论文的质量日益滑坡,学位论文写作中出现的抄袭、作假、掺水问题日益严重。在地方院校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对办学理念的误解或曲解,导致具体的教学环节出现松动、弱化甚至取消,这是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应该警惕的问题。地方院校学位论文指导存在诸多问题。[3]如:理念上不重视、制度上难落实、保障措施不得力等。导致院校管理不力,论文流于形式等问题。针对这些现象,有必要从学理层面确定本科学位论文指导的意义、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从学位论文指导过程出发,找出现存问题,并不断调整或纠正不良做法,达到指导过程的最优状态,提升学位论文质量。

2.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利用教育学中的教育行动法,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体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为个案,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对指导过程进行优化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 普通高校学位论文指导的一般过程及其诊断

3.1.1 普通高校学位论文指导的一般过程诊断

学位论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指导论文采取的方式是“导师制”。[4]学位论文大部分程序是由导师负责。导师制可能产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指导的原因导致的论文质量问题。因此,一方面需要过程管理与监控,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与技巧。

3.1.2 学位论文教学过程管理

借鉴过程管理的理念运用到论文指导之中,构成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或环节实施有效管理的体系,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借鉴学习生态系统理论,为论文指导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构成一个具有整合功能的学习共同体。[5]达到知识的吸纳、内化、创新、外化、反馈等过程,实现有效学习。

3.1.3 学位论文指导过程优化过程

3.1.3.1 确定具体的目标,提炼选题

针对学生不同的专业、能力、兴趣等特征,确定选题。选题原则是以学生的知识背景、专业能力、长期关注点为基点,经由指导教师把关,提炼出一个最适合学生学位论文的选题。

3.1.3.2 适当增加集体指导流程

优化后的指导过程主要是指导小组针对选题、中期检查的全程参与、监督与评价,尽可能为论文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保障论文的写作质量。

3.1.3.3 构建学习生态系统

利用已有条件,通过对学生的集中指导,构建一个互动的学习生态系统。参与者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学生的一对一指导。而是把指导教师所带的学生论文进行统一指导,以互动式教学、小团体教学的方式对论文进行全程指导。

3.1.3.4 建立及时反馈机制

指导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位论文水平的提高,需要不断的指导、写作、修改。构建学习生态系统的目的一方面是互动、协作,另一方面是及时反馈,敏锐地把握学位论文撰写的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改进问题。

3.1.3.5 指导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论文指导,不仅要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而且,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严格要求,主动积极,不怕挫折、勇于承担错误,并勇于接受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的工作或继续深造打下扎实的学科基础与德育学习基础,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3.2 普通高校学位论文指导过程优化的个案分析

3.2.1 个案介绍

选择个案是课题组指导的2021届8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指导过程。论文指导过程大概包括:师生互选、确定选题、开题报告指导、开题、收集资料、撰写初稿、论文多次指导修改、论文定稿、论文答辩、论文评分。最终,8名学生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论文终评等级均在良好以上,其中1人论文获得学校优秀论文并公开发表在学校期刊,3人毕业论文经过修改后公开发表在省级学术期刊。

3.2.2 基本过程及其优化

3.2.2.1 借鉴最优化理论,做学生最擅长的选题

借鉴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通过师生互选,确定8名学生为本人论文指导学生。名单确定之后,大约在12月初进行师生第一次见面会,建立微信指导群,所有消息均在此发布。第一次见面的主要目的是确定选题方向。本人选题原则是:结合学生自己兴趣,做自己最擅长做的选题。这也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6]

论文选题大概如下:2人选择大学生军训模式的研究方向(因为这两名学生都是本校的军训教官),2人选择NBA为研究对象(NBA球迷);1人选择篮球规则演变为选题方向(篮球专修班学生),1人选择湖南省大学生游泳比赛研究(校游泳队学生),还有1人选择游泳培训作为研究对象(兼职培训员)。

笔者看来,在校本科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最好是结合学生自己兴趣、自己具体实践来展开研究,由指导老师把关,而不应该由指导老师来直接定题。事实证明,这种选题方式能够保障学生以较饱满的精神和较专业的态度来完成任务,做到“真题真做”。

3.2.2.2 统一指导,构建“学习共同体”

在第一次师生见面会之后,接下来的写作任务就是开题报告。本人指导论文的原则是:统一行动、统一指导,不落下任何一个。统一指导有其优点:以小组教学的形式,对学生论文进行面对面指导。指导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要到场,老师在点评完一篇报告之后,会让其他学生也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一对一指导事实上可以变成教师指导、同学提出意见的讨论式的教学模式。

当然,统一指导对于平常比较懒散的学生而言是需要适应一段时间的。但,正如前面所说的,指导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一篇论文,而且,通过论文指导,能够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使其适应这种管理方式,事实上,这是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比如:在指导过程中,老师要求所有学生在某个时间点汇合,个别学生因为自己原因,迟到甚至缺席。那老师会在微信群公开这个消息,这样,就相当于在微信群这个平台进行的德育教育。

3.2.2.3 “批评+教育”模式,指导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论文开题完成之后,学生事实上已经进入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那么,对于论文写作而言,大学最后一个寒假是必须好好利用的。寒假期间,应该好好地针对论文开题要求,继续查阅文献、搜集数据。特别是针对需要开展调查、研究的毕业论文,更应该在假期开展调研,获取原始数据,这是论文写作的及其重要的环节。

寒假之后,论文写作进入数据分析和撰写阶段。这个阶段,主要靠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在3月份,论文进入中期检查,这个时候,指导教师会和学生进行一次集体指导,咨询论文写作进程,碰到的一些主要问题。中期检查之后,4月初,一般会完成初稿的撰写。

论文指导过程中,对于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而言,论文指导只需宏观把关即可。但是,有两类学生的论文指导可能需要指导教师多花心血。第一类是确实基础较差的学生,具体表现在:基本科研素养缺乏、逻辑混乱、表述能力差。那么,指导教师可能需要多次对这类学生的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等进行多次修改,尽可能完成一篇较好的毕业论文。第二类学生是态度较差。这类学生的论文指导是最令老师头疼的。笔者看来,对于这种学生,还是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激发呢?课题组采用的方法是:批评+教育。首先,对于写作态度老师必须给一个判断,正告学生,这种态度可能的结果。警告学生,如果自己不努力,跟不上写作进程,那么,老师也是无能为力。其次,师者父母心。给学生改错的机会,而不是一棍子打死。所以,在这两种教育理念下,学生论文总体进展比较顺利,个别学生写作拖沓的现象,在本人的几次指导教育下,能够较好完成论文撰写。

3.2.2.4 发挥小组指导优势,不轻易否认学生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的指导模式一般是指导教师+指导小组意见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指导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开题、答辩和评价等。指导教师+指导小组意见的模式能够较好地发挥小组指导的优势,能够较好地保障学生论文选题、写作、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当然,论文指导小组意见可能存在和指导教师相冲突的地方。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指导教师要和指导小组好好沟通,给出论文一个具体的判断。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要及时安抚学生情绪,因为,论文指导毕竟都是通过了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尽量避免对学生论文的全盘否定。因为,对论文的全面否定事实上就意味着指导教师的自我否定。本人指导的毕业论文当中,有学生选择“军训”作为研究对象,当时,指导小组有老师认为:军训不符合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通过指导老师和指导小组沟通后,再请示学院论文负责人,最后认为:军训不仅是在校大学生的必修内容,而且,军训和体育本身就有很大的关联。这种选题是完全可行的。

对于本科生的学位论文选题,笔者有两个看法。第一,当然要尽量结合专业要求,尽量做与专业相关的选题。第二,我们今天培养的目标的综合性,对个别学生可以采用宽松的选题模式,不局限于对于专业的狭隘理解。更不能因为,学生写的东西和老师们对专业的理解存在出入,而否认学生的写作。

3.2.2.5 多重评价相结合,构建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

在经过论文写作、论文答辩之后,论文最后进入了评价过程。事实上,论文在经过指导老师的指导之后,特别是通过答辩小组的答辩之后,论文基本可以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一般,通过答辩的论文我们一般都会给中等以上的初步判断。因为,论文答辩之前都有专职老师(非指导教师)对论文进行的盲审,给出评价和打分,能够参加答辩的论文都是70分以上,即:符合发放学位标准。

8篇毕业论文的评价如下:7篇论文通过了第一次评阅,有1篇论文第一次评阅时是没通过的。该学生拿来评阅表,笔者才发现,这篇论文前面部分都写得不错,但是有一个大的失误,那就是论文没结论。当然,作为指导老师也有责任,那就是过分地相信学生对于科研论文的学术规范。当然,这篇论文在补全了结论之后,第二次盲审顺利通过。后来,该论文也获得了良好等级。

4.结论

4.1 选择最适合学生自己专业、兴趣的选题,能够较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论文写作的积极性,不仅能够让师生主体心中有数,而且能够发挥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研究特长,做到“真题真做”。

4.2 统一学习不仅能够提高指导效率,而且,共同学习能够建构论文写作的“学习共同体”。指导者+被指导者+其他被指导学生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为论文的实施与完成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

4.3 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应实行“批评+教育”的教学模式。针对学习态度较差的学生,更应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强调纪律性,指导过程渗透德育教育,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成才。

4.4 发挥指导小组的指导功能。论文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指导小组+被指导者又能构建另外一个“学习共同体”,全面提升论文质量。当指导小组与指导教师的意见相左的时候,应该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论文质量。

4.5 对于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评价,应该是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只有两种评价体系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对论文作出科学、客观的评价。

论文指导过程及其优化的关键是包括学校在内的各种外部因素对学位论文的高度重视。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只有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之下,才有可能发挥主体积极性,全面提升论文写作水平,真正落实“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的本质职能”。对地方院校而言,论文指导这一基本的教学环节更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参考文献

[1] 王宏江,王科飞,刘青.《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40年来我国体育学科建设研 究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22,42(01):35-44.DOI:10.16469/j.css.202201003.

[2] 高佳佳,韩会君.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范式与大数据转向——基于与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比较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2,42(02);110-120.DOI:10.13830/j.cnki.cn44-1129/g8.2022.02.013.

[3] 龙博,马卫平,覃立.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特征与学术影响力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02):81-88.DOI:10.15930/j.cnki.wtxb.2019.02.012.

[4] 任雅琴.从自我迷失到本性回归: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困境与    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9,2(06):1-7+87.DOI:10.15877/j.cnki.nsin.2019.06.001.

[5] 居方圆,李宏盈,林静萍.2014至2018年学校体育论文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9,35(03):67-76.DOI:10.13720/j.cnki.22-1286.2019.03.013.

[6] Swartz Tim B.. Where Should I Publish My Sports Paper?[J]. The American Statistician,2020,74(2).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