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围城》

领域媒体号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

[摘要]:钱钟书的《围城》是从男权主义的角度写的,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偏见。但是,在作者这种偏见下塑造的女性形象身上,可以赤裸裸地看到女性意识的增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围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都是为了争取男女平等,在《围城》式的命运中受苦,为了从中突围而做斗争,这成为了小说中的女性的亮点。

[关键词]:《围城》;女性主义;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批评方法起源于西方,后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①。女性主义批评方法的目的绝不是要造成男女二元对立,而是要通过对男权主义文化传统的重新审视来颠覆男权主义文学史,树立“男女平等”,“二者缺一不可”的女性主义理论。

钱钟书站在男权主义的立场上,用自己幽默、残酷的写作手法,毫不留情地讽刺和批评小说中的女性。他笔下的女性形象都被描绘得面目全非,通过分析这些女性形象,可以看到作者的“对女性不平等”心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重读《围城》,结合具体时代的社会背景,对《围城》中的女性形象、女性意识进行全面分析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女性身上的特点,从而知道她们身上所具有的追求男女平等的意识。因此,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待《围城》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人物的女性主义表现

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批评这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我们会看到她们身上都有女性意识增强的迹象。

(一)《围城》中的女性形象的性格特征

《围城》中的女性在性格上既有共同点,也有独特之处。共同的性格是,第一,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有学问的女人,从苏文万开始到鲍小姐都是如此。二,都是有感情焦虑的女性。第三,她们都是努力掌握自己命运的女性。独特之处是:随意玩弄男人的鲍小姐;独立办事的孙柔佳;沙龙主持人苏文纨和王夫人;想要独自占有丈夫一切的唐晓夫等等。

(二)女性形象批评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或多或少都具有女性意识,并追求男女平等。作者虽然站在男人的角度,从男人的角度描绘了孙柔佳等女性形象,但客观上体现了女性解放的重要性。

1. 鲍小姐:

在《围城》中,鲍小姐的女性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反抗过程中出现的叛逆性上②。鲍小姐是主人公方鸿渐爱情的开篇,虽然在作家的男权主义的视角下,鲍小姐被形容为粗俗,不知羞耻又混乱的女人,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鲍小姐的话,会发现鲍小姐是一个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受过高等教育,开放的,有新型思想的角色。其中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开放的气质,他的开放在他的穿着上可以明显地看到。再说了,鲍小姐为什么不被小说中的人欣赏的原因,不就是因为她身上存在着新型女性主义吗?从她身上可以发现她从来不会把自己看作是男人的附属物。作家虽然并没有在鲍小姐的形象上花大量的笔墨,但可以认为她是这部小说女性意识增强的开始。

2. 苏文纨:

苏文纨也是这部小说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女性人物,她从不依靠男性力量,而是靠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生存的女性形象。英国著名女作家伍尔夫在她的《一间自己的房间》一书中这样提出:“如果一个女人要写作,她首先必须有自己的一间房子,即创作空间。③”她认为,女人自己要有观察特定环境和事物的角度,也要有与男人完全不同的文风和语言。苏文纨就是伍尔夫提出的那样的女人。苏文纨经常和朋友聚集在一起谈人生并且她总是有自己的见解,苏文纨受过高等教育,在别人面前不假掩饰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受到男人和女人们的称赞,这也是"沙龙主持人"之名的由来。比如鲍小姐说,“苏文纨是苏东坡的妹妹——才女”④这些种种赞美,都突出了苏文纨是一个真正有才干的女知识分子。从上可以得知,在学知识方面,女性已经有了追求男女平等的求知意识,与方鸿渐相比,苏文婉就更加显得优秀了,苏文婉在思想落后的社会里主动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给男权社会中的男人上了一堂课,这是女性追求平等权利进步的标志,也是当时女性价值意识觉醒的表现。

3. 唐晓芙:

唐晓夫是个聪明、美丽、活泼、热情而直率的女孩⑤。她反对女人是男人的附属物的观点:当她知道方鸿渐与其他几个女人发生过关系后很生气,坚持要占据爱人的全部生命。小说中所写的是:“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她整个世界,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⑥,从他这种占有爱人全部生命的观点中,可以看到对女性解放的追求,这也是男权社会下女性意识增强的表现。

4. 孙柔嘉:

在钱钟书笔下,孙柔佳是个诡计多谋的角色,但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看,她是一个独立做事的现代女性角色。在家庭地位和工作方面追求男女平等,但方鸿渐是在传统男权主义家庭长大的人,他忍受不了女人的工资超过男人的工资,所以方鸿渐和孙柔佳的不欢而散的结局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孙柔嘉身上的女性价值意识的觉醒不被方鸿渐认同。美国学者米丽特(Kate Millett)说过 “总是假装为男人服务,但实际上确实是快乐地背叛她”, 米丽特说的这个特征正与作者笔下的孙柔嘉相符,她的这种叛逆观念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也是反封建社会的明显进步。

二、《围城》中心思想中的女性主义表现

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虽然是丑陋而复杂的,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审视这部小说的主要思想的话,那些女性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的诸多压迫下,追求男女平等,在婚姻、事业以及人生的其他方面为冲出"围城"而拼命挣扎。这是女性意识增强的标志。因此,如果我们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去寻找“围城”的中心思想,这是一群女性意识增强的女人们为了摆脱人生的各种“围城”而进行的斗争。

结论:

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平等是当今社会的认知,我们看到“围城”中的人,尤其是女性,都在“围城”式的命运里头苦苦挣扎,并体现出了女性价值意识的觉醒。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观察《围城》,发现了小说中的女性都在努力追求男女平等,而且她们身上的女性意识都在逐渐增强。并且作者对男女有不平等的看法,他的男权主义观点非常强烈,

参考文献:

①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

②马显辉.浅谈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围城》女性人物形象塑造 [J].牡丹,2021(20)?52--54

③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一间自己的房间[M]. 贾辉丰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

⑤马显辉.浅谈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围城》女性人物形象塑造 [J].牡丹,2021(20)?53

④⑥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月1日出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