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现状分析与趋势展望
摘要:2020年初以来,全球大流行的疫情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危机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使得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加。为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的发展势在必行。从政策和社会背景等角度归纳了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其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企在构建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时应坚持的策略方针,并对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提供遵循。
1前言
现如今,智慧供应链已经成为供应链发展的目标和趋势,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一些关键产业如高端芯片等的核心环节,为达到打压、遏制我国发展的目的,近年来,美国多次出台禁令,限制、禁止关键产业对华出口,严重阻碍了我国供应链的智慧化进程。在受到美国几轮制裁之后,我国供应链不稳定和易受外界影响等问题凸显。今年七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会议,会议强调:“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畅通交通物流,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可见,推动构建安全稳定、自主可控的供应链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基于此,国内部分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对智慧供应链发展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刘大成通过研究分析,将智慧供应链和物流从四个层次进行划分,提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数字化智慧供应链变革方法。杨多利详细分析了智慧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变革,指出有关研究学者和从业人员应该树立全新的供应链管理理念,要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智慧供应链体系,以便更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要求。杨帆等人以国电公司发展背景为例,梳理了公司智慧供应链关系,并从供应链的运营中心、业务协同部门以及综合协同三个层面设计了智慧场景等等。
国企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和国计民生的中流砥柱,在承担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责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对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进行发展趋势展望,从理论层面探究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方式和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2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现状分析
2.1 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性
《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和新商业文明的崛起》[1]一书中写到:“20世纪的地缘政治学是基于麦金德的名言谁统治了‘世界心脏地带,谁就统治了世界'”。放之当前,应改成“谁统治了供应链,谁就统治了世界。”这句话揭示了供应链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安全有序的供应链能够持续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并能显著降低企业管理和经营成本,从而增加企业利润。因此,对于国企来说,供应链是否高效稳定关乎国企发展的成败。
综上所述,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性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为经济提质增效贡献力量。如前所述,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打造创新、高效、绿色的智慧供应链,实现各行各业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未来世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智慧化;三是我国在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智慧供应链能变革和创新大规模先进制造业的供应链,同时有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业融合”。四是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多元化消费、定制化消费、个性化消费等已成为我国消费行为新的特点。为满足新的消费时代的需求,亟需对传统供应链进行革新。
2.2 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背景分析
新冠肺炎疫情加剧“逆全球化”趋势[2]。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各国为了防治疫情,纷纷采取限制对外贸易等措施。面对全球性“封国封城”,世界供应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之一即发达国家底层人民失去低端产业从业机会,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各国底层人民呼吁改善民生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国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导致全球产业链出现部分中断的现象。而疫情又促进了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如美国、日本等国家已提出具体激励措施鼓励本国企业将相关产业链搬回,加剧了逆全球化的进程。2019年中国外贸占GDP的1/3左右,是全球进口额第二,出口额第一的国家,保障供应链稳定高效运行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逆全球化”趋势使我国高端科技产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为缓和国内矛盾以及打压、遏制我国高端科技的发展,陆续出台包括限制高端芯片出口中国企业等多项措施,使我国相关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巨大挑战。需要指出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这一问题。
贸易摩擦加剧。从2018年开始,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世界范围内发动各种贸易冲突,尤其是挥动关税大棒及各类禁令,打压、遏制包括华为在内的多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我国关键的高科技产品产业链、供应链遭到打击,相关产业发展进程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随着疫情的传播以及贸易摩擦规模的逐渐扩大,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越来越困难。
地缘局势紧张。目前,全球处于极度不稳定状态,佩洛西窜访台湾加剧台海危机、俄乌冲突、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的战争、伊朗被无人机及无人坦克的攻击、中印边境冲突等让国际安全不确定性增加,使得世界范围内地缘局势紧张,加剧了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3]。
2.3 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几例实践
2.3.1 国家电网公司[4]
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创建以智能采购、数字物流、全景质控三大业务链为核心的智慧化供应链系统,该系统具有智慧运营的电子化、便捷化、可视化等特点。在业务支撑平台方面,已初步建成了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电子商务平台ECP、电力物流服务平台(ELP)、电工装备智慧物联平台(EIP)、“e物资”移动应用和供应链运营中心(ESC);在招标采购方面,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实施业务标准化、结构化和数字化,打通底层数据基础,以数据驱动提升精益智能采购和智慧供应水平。
2.3.2 中铁物贸集团[5]
2018年中铁物贸入选全国供应链创新应用试点企业,在提升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和开展数字化转型等两个中心发展目标的指引下,中铁物贸大力加强能力建设、工业保障建设、打造BCP业务协同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等,持续推进供应链的数字集成。
2.3.3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6]
河南国际以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网格化管理、工业物联网等技术,遵循资产的采购管理和使用管理体系化的管理理念,把数字化和智能化融合到供应链管理体系之中,自主研发并投入使用了具有河南国际特色的资产管理暨采购信息化平台。
2.4 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2.4.1行业分布不均衡
目前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靠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电网、通讯、物流配送等数字化基础程度较高的行业,如国家电网、中国航空、中国移动、联通通讯等。而其它领域起步较晚,亟需加强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
2.4.2创新程度不高
相比于京东、华为、小米等数字化程度较高的民营企业,不少国企仍未完成采购和供应链数字化,创新投入较低、创新人才较少、创新程度不高等,使得自主创新能力较低,总体上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创新程度不高。
2.4.3水平较低
当前,部分国企仍采用传统线下采购方式,与数字化采购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需求相比仍比较滞后,供应商与采购方之间信息协作平台和渠道有待完善,导致在线下信息收发、数据整理以及跟单催单的问题上耗费大量时间,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显著。相较于国外,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起步较晚,数字化基础较薄弱,目前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水平整体较低。
2.4.4存在信息孤岛
以国企采购为例,信息未在供应链各环节有序流动,尚未形成高效的沟通,导致国企在采购时主要仍采用传统的线下方式进行,货比两三家。而数字化采购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在网络平台上即可进行海量信息收集和分析,达到货比千家的效果。同时,可以通过长期且大规模的采购提高议价优势,实现价格、供应商、成本等信息的可视化、透明化,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可靠数据,做出正确采购决策,达到降低采购费用的目的。不仅如此,消除信息孤岛还有助于将采购等消费信息迅速反馈给供应商,促进供应商合理配置生产资源,优化生产结构,从而提高供应商供给商品的质量。
3、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趋势展望
3.1 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策略
3.1.1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的发展涉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创新投入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激发国企创新活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3.1.2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一致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不能影响子孙后代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既需要满足当前国企改革转型要求,实现经济效益,同时,也要符合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3.1.3 坚持低碳绿色发展
为适应环境保护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这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低碳绿色发展要求,摒弃高污染、高环境破坏、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3.1.4 坚持用数字化转型赋能采购和供应链
数字化时代,对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转变了社会资源配置能力。国企应因势利导,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引入适合自身发展模式的数字化技术,坚持用数字化转型赋能采购和供应链,打造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体系,以便更好地满足企业发展要求,达到降本、增效、敏捷、合规、安全等目的,达成理想的发展目标。
3.2 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趋势
3.2.1 自主可控
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应构建自主可控的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第一是国企应坚持采购和供应链各环节关键技术创新,形成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打通采购和供应链上下游各企业各环节;第二是充分发挥国企海量数据资源和业以形成的数字化基础,加快构建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第三是各国企之间应探索建立信息协同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产业链;第四是加强与民营企业如京东、顺丰、小米、华为等的经验交流与共享,探索在部分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形成自主可控的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
3.2.2 绿色低碳
绿色低碳就是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保护环境和社会效益,这既是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国内大市场,同时也是加快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要求。因此,国企应在构建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全过程各环节均应符合绿色低碳的要求,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3.2.3 数智化
数智化即数字化和智能化。数字化供应链应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帮助国企精简标准物料,优化采购策略,建立全息多维质控模式,全方位提升国企采购水平。通过数字化供应链进行供应商管理、招标采购、质量监督、物流运作等在线操作,实现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同时,在提升国企经济效益方面,数字化供应链具有提升采购生产资料质量、供应保障效率以及供应链智慧运营能力的优势[7]。
3.2.4 标准化
由于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起步晚,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规范。而为促进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标准化发展,应在遵循目前业内广泛形成的共识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和完善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建设标准规范,建立国企标准化数字采购和智慧供应链。
4、结语
分析了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发展现状及重要性,以包括国家电网公司在内的几例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的发展为例,分析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策略,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基于目前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已有的相关技术,有关内容随着国企数字化采购和智慧供应链的发展应不断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帕拉格·康纳,崔传刚,周大昕.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J].全国新书目,2016(11):29.
[2]刘大成.重大疫情中后期面向数字化的智慧物流供应链体系构建[J].供应链管理,2020,1(06):5-21.
[3]刘大成.数字化时代的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变革[J].供应链管理,2021,2(03):15-24.
[4]陈灵欣.现代智慧供应链智能采购创新与实践[J].能源,2020(10):81-83.
[5]昌选.打造智慧生态,推动建筑行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0(23):45.
[6]张少圃.智慧供应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J].国际工程与劳务,2021(08):28-30.
[7]郭恒涛,龚俊,臧梦璐.数字化供应链:用智慧创造价值[J].华北电业,2020(05):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