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大数据时代中职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初探
【摘要】会计信息化教学对于回应大数据时代的育人要求和提升学生专业实操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中职校会计信息化教学面临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存在脱节、教学形式与能力提升衔接不够、教学设施对育人目标支撑乏力、学生基础对教学活动提出挑战和教师素养强教学质量尚有不足等方面的挑战,建议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教学课程、以提升实效为旨归优化课堂教学形式、以成本支出为考量完善教学基础设施、以因材施教为指导实施差异化教学,以赛训结合为抓手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多管齐下,全方位助力中职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培养符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急需一大批信息化素养过硬的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据此,承担会计人才培养的会计专业教学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必须与信息化技术高度融合,不断优化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发挥课堂教学在培育高素质会计技能人才中的主阵地作用。
一、大数据时代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大数据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会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会计事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传统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在知识框架、教材体系、师资结构、教学设施以及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一般而言,大数据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即利用大数据手段,提升会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而中职阶段的会计信息化教学则是主要注重新业务、新技术应用课程的开发与“1+X”考证内容的整合,突出拓宽专业基础性知识面和综合性技能学习,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会计事务专业人才。
1.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是回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积极举措
大数据时代催生出人工智能,导致会计行业的工作要求以及岗位生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大数据带来的变化,中职阶段的会计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秉承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和精心组织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成长为掌握某一专业核心技能,同时又具备常远发展综合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中职阶段会计信息化教学的优化与改革正是顺应这一时代发展要求,将信息化融入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2.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是提升学生专业实操能力的有效举措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生产与生活,也深刻重塑了会计行业的从业生态,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不仅为学生创造了高度信息化的专业学习环境,为今后进入职场打好基础;更能引导学生运用大数据进行财务分析,从实操方面提升会计人员的动手能力,培养实操精神,使其快速适应大数据时代不断涌现的发展需求。
二、中职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存在脱节
目前,大部分中职院校对会计专业的培养要求仍是以会计做账和核算为主,会计专业培养课程仍然停留在会计信息化软件比如金蝶、用友等操作流程的教学,缺乏对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深刻认识,没有做到将信息化与会计深度融合,不利于培养学生财务分析方面的思维。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化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更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教学手段,提升会计专业学生财务分析的水平,与显示岗位需求存在脱节。
2.教学形式与能力提升衔接不够
大数据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了教学的改革创新,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但在组织开展会计信息化课程的过程中,大部分中职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路的影响,仍然采取以“讲授”为主导的浇灌式教学模式,会计信息化教学课堂缺乏基于信息化的良好互动与实践形式,学生学习以被动式接受为主,既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提升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效率,不利于会计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3.教学设施对育人目标支撑乏力
数量充足且与当前社会信息化水平相匹配的会计信息化教学设施是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条件,但目前中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方面的设备设施仍然不完善,存在学生多、相关硬件设备和设施不足的局面;而且教学设备普遍老化,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步伐。此外,教学软件更新缓慢,很多中职院校这方面的软件仍是单机模式,难以做到角色的互联与互动,更没有财务分析等环节。
4.学生基础对教学活动提出挑战
学生是会计信息化教学的主体。虽然现在的中职学生都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但是信息化素养,特别是操控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对Phython以及一些财务软件的深度学习与熟练操作还比较吃力,导致学习会计信息化课程就比较吃力,教学效率也比较低。
5.教师素养强教学质量尚有不足
教师是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主导。中职会计信息化课程需要一支专业基础扎实、精通财务软件、实操水平高、财务思维灵活等综合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但目前中职院校的很多教师还秉承传统的教学观念,理论基础比较强,但理论知识更新难以跟上时代发展要求,教学组织形式相对保守;部分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没有在企业的工作经验,只能按照理论进行教学,导致会计信息化教学课堂容易出现照本宣科的局面。
三、中职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的对策建议
1.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社会所需要的会计工作岗位是综合性的,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知识,还需要会运用信息化软件处理业务。中职院校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由传统的手工记账、会计凭证录入、会计核算等向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等管理会计方向转移,利用大数据契机,优化和改革会计信息化教学课程,适时对接新技术、新产业、新需求,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
具体而言,在会计信息化课程设置中,除传统基础课程外,可以增设大数据技术应用、财务大数据分析等课程,形成包括大数据应用基础、Python在财务中的应用、业财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企业真账实训、智能财税实训、云财务综合实训、智能化成本核算与管理、智能化税费核算与申报、财务机器人应用、EXCEL财务管理应用、数字化管理会计、财务大数据分析等在内的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大数据进行财务分析;加入财务共享教学课程,实现业财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此外,还可以增加案例教学方面的课程,比如“税费计算与纳税申报”的课程案例教学。
2.以提升实效为旨归优化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是展开教学内容、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阵地,优化课堂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对于促进会计信息化教学水平至关重要。首先,从更新教学理念而言,针对中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以信息化教学开拓会计教学设计新思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会计信息化教学课堂的互动环节,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形式为“理论+案例+实操”的教学形式,力争将现有课程的旧知识、老教法进一步融入“根据岗位工作需要教学、用企业案例教学、怎样在信息化条件下处理业务、会计职业道德贯穿始终”的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从源头上丰富教学资源。其次,从丰富教学手段而言,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班课、希沃易课堂软件、班级优化大师等信息化教具,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通过播放微视频介绍企业背景资料、下发课堂学习任务书、设计在线平台闯关游戏、将学生作业投屏进行成果展示、启发式问答带领学生寻找规律、分组讨论业务核算方法和错误情况分析等活动,层层深入地开展教学。最后,从形成教学合力而言,大数据时代,中职院校可以与企业、税务局等多方力量通力合作,注重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完善会计人员的培养模式,促进会计人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方面,畅通校企合作渠道。学校可以广泛调研企业需求和岗位要求,培养学生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税费计算与申报、财务数据挖掘与分析、财务机器人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从事出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税咨询、财税机器人运维、业财融合系统管理、财务数据信息整理与分析等工作,确保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之间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与地方税务局开展合作,做到“税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办税的实践平台,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税收扶持政策,掌握基本税收知识,增加工作经验,特别是掌握当前税务部门信息化业务推进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税务方面工作做好准备。
3.以成本支出为考量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完备、充足的教学基础设施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物资保障。从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设施的现状看来,中职学校有必要在合理考虑成本支出的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软硬件设施进行更新和完善。基础教学设备,特别是专业实训设备的配置应该与企业当前普遍使用的财务软件型号和版本相匹配;学校设置专项经费加以保障,同时配备相关运维人员解决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软硬件设施的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
4.以因材施教为指导实施差异化教学
根据学生信息化素养不足的问题,本着因材施教理念开展差异化教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会计信息化课程的重视程度。在进行专业会计信息化教学前,组织学生了解专业,认清当今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具体要求,从而认识到信息化的知识体系对会计人才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内驱力。另一方面,根据学生情况开展差异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案例进行差异化教学,分层教学,不断调整考核方式,让能力较强、愿意多学的学生学得更深,能力一般的学生通过不断实践,也能收获颇丰。
5.以赛训结合为抓手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中职院校在着力引进兼具扎实理论知识与一流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教师的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信息化技能的培训,组建专门的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团队,并成立相关的教研室负责推进落实,不断提升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师资水平。同时,完善对教师的业绩考核制度,通过教学评比等方式,比如联合其他中职院校组织会计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比赛,全方位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引导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任心怡.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1.
[2]许立君.大数据时代中职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研究[J].职业,2020(34):45-46.
[3]曹倩,黄允如.中职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原始凭证的认知为例[J].财经界,2020(28):136-137.
[4]施怡辰.基于信息素养下提升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186.
[5]朱园园.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以差旅费报销业务处理为例[J].知识经济,2020(13):177-178.
[6]陈剑华.“互联网+”背景下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以“营业收入的预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2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