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大数据背景下物流设施选址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新时代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规模迅速增长,物流设施的选址问题也成为了各大物流企业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定位、服务的客户以及企业的发展策略等方面,而同时这又是一个复杂、需要结合众多因素考虑的系统问题,例如所在地的成本、劳动力、交通、政策等,如果考虑不周则会影响企业整体的经营;选择到了好的地址,还能结合当地的发展,形成一个供应链体系,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大数据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极大地提高物流设施选址的决策效率和科学性,合理确定物流设施的地理位置,使其可以和企业的整个业务运作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能够经济、合理地实现企业的运营目标。
关键词:大数据;物流设施;选址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概述
自大数据被提出来后,尚没有统一的定义,简要概括可以把大数据技术看做是在针对大量不同类型的数据时,能够快速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技术,一般认为大数据具有“4V”特点,即volume、variety、velocity、value。在物流领域,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感知技术和设备应用于物流各个环节,推动了数据产生的速度和规模,成为物流大数据的重要来源。同时,由于大数据的数据量庞大,对于大数据的分析不能使用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需要利用到云计算这一分布式计算技术。大数据与物联网、云计算相辅相成,在多个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物流行业也不例外。
二、物流设施选址概述
(一)物流设施选址的概念
设施选址是指企业为了进入新市场、扩大产能或提高服务水平等目的,而选择建立、扩大或合并某个物理实体的活动。对于物流设施选址而言,就是指配送中心、物流中心、仓配中心、仓库等物流网点确定地理位置的过程。从物流网络角度考虑,物流设施选址要综合考虑物流设施数量、位置、规模等问题,追求整个物流系统物流效率最大化。
(二)物流设施选址的类型
1.按照设施选址数量分类
(1)单设施选址
单设施选址是指基于已确立的产品以及业务性质、规模等目标,为其设置一个单独的基础设施并选择最佳地点,这一类选址通常只考虑运输成本。
(2)多设施选址
而设施选址是指对一家公司的若干个附属企业、仓库、销售点、服务中心等选定相应的地点,目的在于使设施的种类、大小和数量达到最佳,并使其能够与公司的业务目标相应。此类选址还必须充分考虑竞争性,以及设施之间的功能配置、设施运营的效果,设施投资建设的成本。
2.按照选址离数程度分类
(1)连续选址
待选地址是一个平面,不考虑其他结构,可以选择的地点数量是无限多的;选址模式是持续的,并且往往也能够被有效分析。其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对物流设施的初步选择。
(2)网格选址
网格选址法是将一个平面平均分割成多个相同规模的地域,候选位置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数量也是非常多的。其典型运用就是仓储设施内部各种货物储存位置的分配。
(3)离散选址
此时,目标选择域一般是指一组数量相对较少的候选地点的集合。虽然一般来说这个模式是较为切合实际情况的,但是它的设计和信息获取花费也非常昂贵。因为实际的距离只能在目标函数的约束中实现,它也可能包括充满了障碍的不可能区域的复杂地区,其经典应用包括对企业重要物流地点的详细选择。
(三)物流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
物流设施选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之多,涉及多个方面,不同类型。根据枢纽点的要求不同,考虑的因素也要随之调整,具体有以下几种。
1.经济因素
比如说当地的市场情况是怎么样,是否接近客户,基础设施能否满足日常所需,主要需要支出的成本是否合理,劳动力成本的高低,人均收入等。
2.政治因素
部分地区对于某些企业是有补贴政策的,而有些则相反,因此要考虑该地的政策是否适合物流企业的发展,税收是否合理公平。
3.社会因素
物流企业少不了人力劳动,在选择地址时要考虑当地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水平自身能不能接受,学会入乡随俗,尊重不同地方的风俗。
4.自然因素
所选地区应该是能满足物流设施的正常运作,不能是环境过于恶劣的地方,要考虑社区环境、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能源供应、地形等能否满足要求。
(四)物流设施选址的方法
由于物流设施选址的影响因素较多,根据不同的选址目标,选址的方法也不一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量本利分析法
它是一个简易的成本分析法,可应用在经济上的决策,常常用图表法计算。计算方法一般是先设定备选地址的固定成本或者浮动成本,然后再画出各个地址的平均造价曲线,最后再计算一个在预定的价格水平上,哪一点的平均成本最低或收益最大。
不过这一做法也有一定的限制,在这种做法下,企业必须遵循生产和销售规律,不包括税金,而且总成本也必须低于固定成本和价格变动成本这些原则,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它的公式和曲线图如图3-1,
Ct=CF+CV*Q
其中CF为固定成本,CV为单位可变成本,Q为产出产品的数量和体积。
2.重心法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单个配送中或工厂的选址问题,它也是一个可以用来寻求将运输费用最小化的理论最佳地点的数学模拟方案。对于选址问题的主要处理方式是通过距离、重量或者是二者的组合,以选择最理想的位置地点。一般运输成本都是时间、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但是人们有时候也并不总能把全部的要素都同时进行考量。所以随着考察的原因有所不同,有时只选择一种因素重心考虑。
重心法,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平衡力矩方法。以重心表示的为最低成本位置,而成本则是重量和距离的关系函数。具体公式是:
在这个式子中,Cx为重心的x坐标,Cy为重心的y坐标,Dix为第i个地点的x坐标,Diy为第i个地点的y坐标,Qi为运到第i个地点或从第i个地点运出的货物量。最后,选择求出的重心点坐标值对应的地点作为要设置物流设施的首选位置。
3.运输模型法
运输模型是多设施选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十分常见且简单但又特殊的线性规划方法,因为所得出的备选方案不唯一,而此时,所有选择因子的影响程度相当,此时不考虑其他因子,费用将会成为唯一的选择因子,此时就有可能采用线性规划方法来解决这类难题。此类运输模型在现在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解法,比如表上作业法、Lingo、Excel等。
三、物流企业选址案例分析——顺丰仓配中心及全货运枢纽机场选址鄂州
2022年7月17日,由顺丰与湖北省共同出资建设的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这是我国第一个,也是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改变了以往机场以客运为主的运营模式,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据顺丰负责人介绍,该机场将是顺丰航网的核心,发挥枢纽性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快递时效性、扩大业务覆盖面、发展国际业务。
顺丰将其仓配中心及全货运枢纽机场选址鄂州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通过多方面数据分析、考虑多种因素而决定的,下面列出三个主要的因素:
(一)地理位置优越
当机场建成之后,其范围将形成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航空网络,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航空物流枢纽中心,此时顺丰公司面临的市场是非常广阔的。与此同时,在此处选址也与顺丰的经营理念有关,那就是速度,在鄂州选址,基本可以满足1.5小时的飞机飞行可以覆盖全国90%的人口密集区。同时,鄂州作为武汉城市群当中的核心层,拥有四条高速公路,五个火车站,五座港口,可停泊轮船5000吨级,通达性良好,运输便利,便于多式联运。
(二)政策支持
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是国家“十三五”重大生产力布局项目、湖北省“十三五”重点工程,对于推动湖北尤其是鄂东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有着重大战略性和支撑性作用。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顺丰速运公司也参与了该项目的策划、选址等前期工作。待到机场建成后,将以中国顺丰公司作为主要运营航空公司,逐步形成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航空网络。借助这一项目,当地可以大力发展高端前沿产业集群,建设国际航空都市区,预计将促进带动20万人就业;对于顺丰来说,建立专业枢纽,有利于做大高端快递业务,这对顺丰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经济基础良好
国家致力于发展中西部地区,湖北就是中部崛起的的重要省份之一。武汉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全国性的水陆交通枢纽,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称,鄂州背靠武汉,作为武汉的邻城,受益于武汉的工业、人才和交通等有利条件,鄂州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2021年人均GDP达人民币10.77万元,排名全国第45位,高出同期全国人均GDP33%,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为顺丰在当地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四、总结
物流设施选址对企业的影响是重大且长久的,好的设施选址能够使物流企业依托当地条件不断蓬勃发展,而错误的选址则会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科学的选址决策是建立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在当前大数据的背景下,物流各个方面都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以实现高效的物流运作。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公开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快速地计算出未来可能存在的业务量以及消费者对于物流企业的要求,从而确定物流设施的选址。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有效增加企业知名度和客户黏性,促进物流企业的后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阿芳.基于大数据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优化建议[J].大众标准化,2021,No.342(07):208-210.
[2]周超芳,张国华.基于大数据环境下包装逆向物流仓库的选址[J].科技风,2020(17):103-104.
[3]邓怡晖,王国庆.关于企业物流设施选址的分析[J].中国储运,2022,(02):136-137.
[4]金鑫,王洋洋.物流设施选址问题的优化——基于聚类分析[J].商业经济,2013,(10):63-64+72.
[5]窦志武,邵亚楠,原智慧,季明昕.物流节点选址研究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07):1-4.
作者简介:谭柳(2001—),女,四川德阳人,汉族,广州工商学院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王国庆(1994—),男,江西吉安人,汉族,广州工商学院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