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五变融通、三维联动”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领域媒体号
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本溪 117022

摘要:在课程思政理念引领下,融入"多维度教学情境创设"、"微表情+双主体"等教学模式,探索出"五变融通、三维联动"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成果。本文主要从教学成果简介;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成果的创新点三方面论述。

关键词: 五变融通、三维联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

1.教学成果简介

自教学改革以来,项目组对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在课程思政理念引领下,融入"多维度教学情境创设"、"微表情+双主体"等教学模式,探索出"五变融通、三维联动"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成果。

1.1"五变融通"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

1.1.1变育心为育心育德同向同行教学模式

深挖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元素,制定新的"思政嵌入"课程标准,坚持育心育德并行路径。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下对大学生起着价值引领作用。

①开采大学心理健康课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宝藏"。

②巧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实践课教学活动中的思政元素。

③教学中彰显以人为本的思政价值意蕴,坚持"双主体"的路径。

④运用人际情境互动,助推"思政嵌入"。

⑤探索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点,使健全人格的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

1.1.2变单一讲授为多维度教学情境创设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改变传统的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模式,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①角色扮演法②脑力风暴法③体验式教学法④个案分析法,打造"1+X"的教学情境,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行为训练、心理调适融为一体。

1.1.3变枯燥导入为"未成曲调先有情"导入模式

"未成曲调先有情",精心设计的新课导入能够让师生的感情在上课之始就得到交融。导入设计三个基本要素:①导入不能"跑调"——要切题;②导入要"触动心弦"——唤起师生情感的共鸣;③导入要"先声夺人"——为讲授做好情感和知识的铺垫。

1.1.4变教师主体为"微表情+双主体"教学模式

①微表情拉近心理距离。巧用微表情,有效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拥有坦然自若的心态:A.巧用眼神"自然流露";B.善用眉毛"传情达意"C.嘴部动作"透露心思"D.声音是教师情绪和个性的"扬声器"。

②以双向获得感作为教学效果的评价依据之一。教师引领学生内在成长、完善人格的同时,自身也拥有获得感和内驱力。

1.1.5变疫情危机为"战疫+守护"教学模式

秉承"战疫同行,守护心灵"的理念,在心理健康概述、情绪管理和感恩生命教学模块增加疫情下关注心理健康、疫情之下情绪管理的艺术、心理危机干预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疫情下心理调适能力。将疫情下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融于心理教学。

1.2"三维联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

三维联动,即"线上+线下+实践"三维教学模式,打破地域限制,提升课堂教学生命力。线上综合运用学习通等数字化课程资源。实践教学活动,巧用思政元素。

2.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2.1探索出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政嵌入"的关键点

开采大学心理健康课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宝藏":①心理健康概述模块:深植家国情怀,培养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②大学生自我意识模块:激发潜能,培养自信、友善与合作精神。③大学生的人格、情绪和人际关系模块:融入法制、道德品行和友善等思政元素的教育;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生涯规划模块:凸显价值引领,培养理想、信念等思政元素。⑤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模块:融入奉献、平等、尊重的积极品质等思政元素。⑥大学生生命教育模块: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2"五变融通"以生为本,灵活创设教学情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改变传统的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模式,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拉近师生心理距离。①角色扮演法:校园心理剧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教学方法,寓教于戏,寓教于乐。演绎过程中,学生深刻地剖析自我、挑战自我,通过演绎角色尝试改变并完善自我,在角色的丰富表现中领悟成长。②脑力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一种积极思考、畅所欲言的教学方法。"生存选择"、"人际角色互换"等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③体验式教学法:团体心理活动"信任之旅"、"认识自我,最真自画像"等教学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④个案分析法:探究经典的华生的恐惧习得实验;从心理学人格的视域,解密四大名著代表人物的气质特征等。个案分析法趣味之余,不乏"内悟于心,外践于行"的收获。

2.3"三维联动"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生命力

"线上+线下+实践教学"三维联动教学模式,打破地域限制,激发课堂活力。①线上教学灵活运用学习通平台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学习通平台投票、选人、抢答、问卷、评分等课堂互动环节丰富了课堂资源,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开展"寻找最美微笑"、"追忆童年,感恩生命"等体验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心理觉察力、感受力、自愈力等心理能力,将无意识教育和有意识教育融为一体。②灵动的实践教学活动,助力内隐教育,巧用思政元素。实践课教学开展"生命如花"心理健康简报、"寻找最美逆行者"等实践教育活动,助力内隐教育。③三维度课程考核。"三维联动"教学模式课程考核,采用三维考核:即过程性考核(30%)+实践考核(10%)+终结性考核(60%),三个维度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采用双环双向交互式评价方式,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组成。

3.成果的创新点

3.1思政嵌入,育心育德坚持协同效应路径,挖掘隐性课程。

深挖内隐学习和无意识教育。运用人际情境互动,助推"思政嵌入"。

3.2五变融通,营造生态课堂,品味获得感。

"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品味双向获得感,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3.3三维联动,实践课教学助力,内化心理素质。

线上、线下、实践课教学三维联动。从心理体验、心理调适、行为训练等不同维度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升心理健康的技能和理念。

参考文献:

[1] 阳秀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讨.广本教育,2020,6:57-58

作者简介:赵艳英(1979-),女,硕士,心理学教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