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高水位条件下的高层建筑抗浮锚杆施工技术研究字符

领域媒体号
甘肃省第八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 天水 741000

摘要:高层建筑在高水位地区进行施工建设时要重点关注地下水浮力对于整体工程的影响。本文从抗浮锚杆技术入手,通过全流程的技术分析来总结施工常见问题,并对注浆、防水关键技术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高水位条件下高层建筑的实际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建议参考。

关键词:高水位条件;高层建筑;抗浮锚杆;施工技术

引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各地城建为确保土地的高效利用,纷纷将开发目光投注于地下空间与高层建筑之上。对此,各施工单位针对高水位条件必须强化技术研究与优化改进,着重对抗浮锚杆技术施工全流程展开分析以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建筑变形、渗水等问题的发生。

1.高层建筑抗浮锚杆施工全流程技术分析

1.1锚杆制作

锚杆的设计与制作必须依照策划方案进行,使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与传统的基础桩不同,抗浮锚杆直径不大且要承担建筑荷载拉力,易出现裂缝受地下水锈蚀,因此在制作锚杆时不仅要选择高强度、精轧螺纹的钢筋以及预应力钢绞线,还要做好钢丝除锈与防腐技术工作。通常会将数根钢筋捆扎成束,把控好间隔距离与长度、厚度,装套聚乙烯软管确保锚索自由伸缩,减少与孔壁、泥浆的粘连,并施工前进行基本实验来获取最大荷载力数据。

1.2放线钻孔

根据图纸要求,开展高精度的定位与标记工作,采用墨线和红油漆等显著标志来注明锚杆的孔位布局,并由项目管理人员实地监测、签名确认后开展钻孔施工,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误差。在钻孔施工时,要结合地质岩土状况选择合适钻机,并对其进行加固维护确保施工平稳,及时调整垂直度使钻头与孔位精准瞄合,以提升钻孔质量。同时要注重气量监测与套管跟进,防止塌孔、卡钻等问题的出现,全程进行技术与数据记录,使深度、孔洞直径与误差控制于合理范围。

1.3清孔下锚

钻孔后会存在岩层破碎留下的石块沉渣,必须在限定时间内进行孔洞清理,确保无返水、无沉渣残留,为锚杆安装奠定优质的环境基础。在下锚时,要预先检查锚杆及灌浆管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要求,避免注浆时难以负荷压力发生破损或堵塞。此外,锚杆下孔要严格把控杆体长度与深度,使杆体正对孔心,确保各接口无障碍可以支持连续的注浆作业。安装完毕后要对全体锚杆进行测量与检查,确保其平整、流畅度与项目要求适配。

1.4灌浆拔管

灌浆工作的核心在于浆材配比与注浆方法。灌浆通常会使用细石混凝土及硅酸盐水泥,依照严格的配比在施工现场随搅随用,且采用无害水源加以水泥重量 5‰的高效减水剂来提升浆液的质量与流动性,减少泌水、干缩等问题的出现。而在灌浆时要采用孔底返浆的办法泵送浆材,合理控制注浆压力的同时关注作业的持续性,二次注浆时以敲击手法减少气泡,在浆液将溢之时,通过缓拔注浆管来规避内部的水与空气残留,以缝隙填注来稳固锚杆,保障工程质量[1]。

1.5防水验收

防水处理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水位环境下的建筑工程必须做好锚杆防水作业。在尘灰污垢清扫之后,根据表层状况进行修补与干燥处理,在锚杆表层、节点多次大面积地均匀涂刷防水材料,缠绕止水条并平整地铺设防水卷材,充分发挥各种材料效能以提升防水效果。在验收时要联合施工、监理有关单位做好实验与复核,保证工程整体的安全性能达标。

2.抗浮锚杆施工技术的重难点及优化策略

2.1注浆技术

作为抗浮锚杆施工中的重难点技术之一,对于注浆技术的改进与应用对于工程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基于地下水位高的现实特征以及注浆工序中存在的跑浆、管泵破损等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可以通过将水处理和对浆液配比加以改进来提升工作效率。一方面,在降水作业时根据实际水位可以增设几口集水井和水泵进行水源抽排来提高降水效果,以应对高水位潜藏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可以改变传统水泥浆的选择与配比,以1:0.5-0.8的体积比来混合水泥浆与水玻璃,使水玻璃浓度维持在22-40°区间内,浆材拌匀后要加以筛选过滤,并在凝固前及时补充浆液确保连续的泵送输出作业[2]。

2.2防水处理

防水处理作为抗浮锚杆技术的关键质量保障,也应给予高度重视,以多重材料的组合手段来强化锚杆端头的防水性能。通过在底板浇筑混凝土并对凹槽加以平实化处理,于凝固时大面积均匀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做好初级防水。

2.3常见问题分析

不同项目的抗浮锚杆施工作业存在多重差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受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主体限制等因素影响,会存在诸多质量通病,要适时加以解决。例如,在测量防线时,存在无基础图、锚杆编号混乱等问题;在钻孔时,存在误差大、地下水残留等问题;在安装锚杆时,存在钢筋长度、规格不符、支架大小与间距不符、锚杆与注浆管安装不当等问题;在注浆过程中,存在配比不合理、注浆不连续不及时、锚杆未居中等问题;在检测验收时,存在选点随意、抗拔力不达标等问题。对于这些工程建设中因施工单位随意性产生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规范,规避上述问题出现的可能,相关单位要对建筑施工全程把好关。

2.4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要贯穿全流程。首先,在先期策划与图纸设计阶段,项目管理人员就要做好现场勘测与模拟测试,对于方案与图纸中存在的不明确、不合理之处及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与修改,在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以安全为首要原则。其次,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结合整体工序与关键时间节点委派专业的安全技术员进行质量监测,确保材料与技术的使用合乎规范。最后,在验收阶段,各主体单位要明确权责义务,严格检验关键技术和施工细节,确保质量达标。

结论:高水位下高层建筑的抗浮锚杆施工对于整体项目的建成与投产十分关键,因此其技术改进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关键环节应用新技术和对全流程规范化操作,能够有效规避各类工程问题的发生。安全是工程的生命与底线,只有提升质量才能实现相应效益与目标的获得。

参考文献:

[1]杨凯桅,牛大勇,王文杰.地下水丰富地区抗浮锚杆施工技术及其防水构造研究与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22,49(11):24-27.

[2]梁少岗,苑庆涛,李鹏浩,葛小宁.高水位地质条件下抗浮锚杆施工新技术[J].城市住宅,2020,27(08):230-23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