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小学数学中的间隔问题

领域媒体号
攀枝花学院 图书馆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作者简介:张佳慧(1980—),女,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软件工程硕士,实验师,攀枝花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物理教学。

【摘要】间隔问题形式多样,出题灵活,对间隔问题进行分类总结。

【关键词】数学;间隔问题;方法

数学是学习中的重要一科,间隔问题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接触的一类问题,它的形式多样,而且到了高年级也一直会用得上,比如说,以后学到的等差数列,求数列的项数等。锯木头、敲钟、爬楼梯、植树都属于间隔问题。而间隔问题涉及到的就是加1还是减1,学生应学会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是联系实际的问题。下面对间隔问题进行分类阐述。

1、锯木头问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根木头被锯了8次,锯成了几段?可以让学生考虑锯木头和剪绳子是一样的,剪一刀,绳子变成几段呢?剪2刀,绳子又变成几段呢?可以想到剪一刀绳子变成了2段,剪2刀绳子变成了3截,由此可以推出剪n刀,绳子变成了n+1段,这是个加1的问题。所以一根木头锯8次,应该是锯成了9段。反过来可以回答把一段木头锯成12段,要锯几次?根据上述剪的刀数和被剪的段数,可以知道锯的次数是12-1=11(次)。延伸一下就会有这种题目: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如果每锯一段用3分钟,一共要锯多少分钟?锯成3段需要锯2次,每锯一次用时3分钟,所以锯2次需要用时。如果学生不明白可以让学生动手剪剪看。

2、敲钟问题

敲钟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其实也是属于间隔问题。先看一道例题。

例:时钟2点敲2下,2秒敲完;4点钟敲4下,几秒敲完?

学生能够明白在敲钟的时候钟声之间有间隔,否则分辨不出来。敲钟问题讲解的重点是钟在2点的时候正好敲第一下,所以2秒可以理解为敲第一下和敲第二下间隔所需要的时间,4点钟的时候敲4下,就是3个间隔,所以是。

3、爬楼梯问题

爬楼梯属于实际应用问题。举个例子:小林家住在三楼,他每上一层楼要走15级台阶,小林从一楼走到三楼要走多少级台阶?由生活实际可知大多数的一楼是没有台阶的,所以上到三楼只需要爬两层楼,一层楼有15个台阶,2层楼就是30个台阶了。延伸问题:小明家住4楼,他每上一层楼需要1分钟,小明从一层走到四层要几分钟?爬4楼实际上只需上三层楼,所以需要用的时间是。拓展问题:有A、B二人比赛爬楼梯,A跑到5层时,B恰好跑到3层,按照此速度,A跑到19层时,B跑到多少层?当A到5层时,B到3层,因此A上4段楼梯,B上2段楼梯,A的速度是是B的速度的2倍,当A到19层时共上了18层,B只上了他的一半,就是9层,9+1=10(层)。

4、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就是在一条线段上种树,分成两端都种,一端种一端不种,两端都不种三种情况。如果两端都种,树的数目就是间隔数加1,一端种一端不种,树的数目和间隔数相等。两端都不种树,树的数目是间隔数减1。具体是哪种情况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具体判断。举个例子:路边有6棵树排成一排,每两棵树之间相隔1米,从第一棵树到第六棵树一共有多长距离。这道题求从从第一棵树到第六棵树一共有多长距离,实际就是求间隔有多长,树是两端都种。间隔数就是树的数目减1。所以应该是。

再看一道例题:在一个圆形的花坛的周围放了5盆花,每两盆花之间隔2米。这个花坛一圈长多少米?这种属于环形问题,第1盆花和最后一盆花是重叠的,也就是属于一端种一端不种的问题,间隔数和摆的花盆数相等。所以结果是。可以给学生画图说明在圆上摆一盆花是几个间隔,摆两盆花是几个间隔。让学生自己推导出n盆花的间隔数。

再举个例子: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数?首先这种问题实际情况是大象馆和猩猩馆这两个端点是不栽树的,所以属于两端都不种树的情况,所以树的数目是间隔数减1,由题中条件可以求出小路的一边间隔数是,树的棵数是,乘以2的原因是小路的两旁都要栽树。

拓展问题:在正方形的四条边上栽树,每边栽5棵,最少要栽多少棵?最多要载多少棵?为什么这个问题会问最少和最多,要考虑到正方形和圆形不同,有四个角,如果把树种到角上,可以算到两条边上,比如左上角如果种一棵树的话,这棵树可以算上面这条边的树,也可以算左边这条边上的树,所以4个角上都种树,实际每条边上就等于种了4棵,这种情况种的树最少,所需种的树是。如果每个角上都不种树,这种情况种的树最多,所需种的树就是。

5、晾手帕问题

看例题:晾晒1块手帕需要2个夹子,2块手帕要3个夹子,3块手帕要4个夹子,照这样的规律,晾晒8块手帕需要几个夹子?为什么晾2块手帕需要3个夹子呢?是因为中间的夹子可以同时夹住两块手帕,所以晾手帕属于实际应用问题。由题中给的规律可以推出晾手帕的块数比需要的夹子数少1,那晾8块手帕就需要9个夹子。

除了以上的几种问题属于间隔问题,间隔问题的体现形式还有很多种,比如5个女生排成一排朗诵,每2个女生之间插进一个男生,一共插进多少个男生?

由以上的几种分类可以看出,间隔问题中体现了生活的实际经验,和实际运用联系的非常紧密。学习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的,应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脱离生活实际枯燥地讲解数学是无趣的,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生活一定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实际中发现数学原来是这样的,这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探索的。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