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我国对军队和人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摘要: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对抗美帝国主义的正义之战。敌强我弱,实力悬殊,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国必须战争实际统一全党、全国、全军的思想认识,加强国际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三视教育”、战俘拥护教育和平反战争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大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抗美援朝;思想政治教育
一、抗美援朝时期的国际国内背景
二战后美国军事经济实力迅速发展,政治影响力空前提升,称霸世界的野心昭然若揭。在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力不断增强,欧洲战场和亚洲战场为打败法西斯轴心国联盟做出巨大贡献,扩大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二战末期,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黑海北部的雅尔塔确立了奠定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即雅尔塔体系。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提出美国的国家政治意识及外交政策是遏制共产主义即“杜鲁门主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的带领下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战争以外的所有敌对行动并在华盛顿成立了政治军事联盟“北约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也采取了争锋相对的策略并成在波兰首都华沙成立了政治军事联盟“华约”。至此世界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两极格局形成。
解放战争中美国给予国民党反动派多方面的支持,企图扶持蒋介石政府达到控制远东的目的。随着胜利的天平逐渐向共产党倾斜,国民党残余势力在美国海军的护送下败逃台湾。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采取主权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朝鲜战争爆发后,在战局不利于美国远东政策的局面下美军在仁川登陆,公然插手朝鲜事务,战争形势逆转并把战火烧至鸭绿江边,美军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地区。另一方面我国经历了多年战火洗礼,经济发展困难,国内反动残余仍在负隅顽抗,这些因素都加剧了出兵朝鲜,抗美援朝的困难。
二、统一全党全军全国的思想认识,决策出征。
出兵援朝,弱小的新生人民政权要和世界头号军事强国正面对抗,是牵动全局的大事。伟大领袖毛泽东在1950年10月2日至5日连续三天召开中央高层会议,充分讨论出兵朝鲜事宜。会上毛泽东充分发扬思想政治教育民主原则,中央领导摆出很多不利条件,毛泽东都一一说服。毛泽东说:“你们说的都有理由,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样说,心里也难过” 。“毛泽东在1950年10月8日在《关于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中,明确规定了中国人民志军入朝作战的政治目的,要求志愿军认识到抗美援朝是正义行动,并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认识到支援朝鲜、抗击美帝侵略是中国人民义不容辞的国际主义义务。”219日,志愿军先头部队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就是保家乡。
三、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需要对人民和军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美军经过二战的洗礼海陆空三军实力空前强大,拥有包括原子弹在内的所有现代化武器装备。反观志愿军装备落后,在抗美援朝战场既无制空权也无制海权,两军实力悬殊。当时我国国内政局初定,修复多年战争创伤工作刚刚起步,财政困难;“1950年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只有人民币574亿美元,钢产量不过61万吨。”而当时的美国却有让世界震惊的工业实力;“1950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分之二,黄金储量占70%,工农业生产总值高达15078亿元,钢产量8770万吨。”3然而决定战争胜负的绝不仅仅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简单对比,决定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仍然是人。尤其是劣势一方,对作战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战斗意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实践是受人的思想发展水平的限制。因此对人民和军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需要尽快将人民和军队思想认识统一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任务中去,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
四、结合抗美援朝开展大规模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结合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国际主义教育。
受当时中国现实国情与外部压力的影响,国内部分民众和军队拥有一定的反战情绪。人民经历多年战乱,生活困苦,亟待休养生息。军人也刚走出战争,认为战争终于结束了,可以安安稳稳过日子了。我们为什么要远赴异国他乡去和世界头号强国作战去拯救一个人口只有几百万的小国。部分人民群众的错误观点在于未认识到中朝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朝鲜战争的胜负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利益。况且朝鲜与中国唇齿相依,如果朝鲜失守,朝鲜半岛就成为资本主义阵营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前沿哨所。届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将依托朝鲜半岛、日本、台湾对中国形成巨大的包围圈,处处限制我国。从历史的维度看,二战时期,日本的扩张政策正是先占领朝鲜半岛,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进攻中国东北地区进而谋求整个中国。从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就能看出,美军已经对中国东北地区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对人民进行国际主义教育就是要让人民知道援助朝鲜的国际主义意义。要教育人民不仅要关心支持本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还要关心支持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尤其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革命事业。要让人民知道,我们支持朝鲜也是在支持其他地区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如果朝鲜失守,将是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巨大打击。我们也必将得到世界无产阶级力量和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支持,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也正因为如此援助朝鲜是我国义不容辞的国际主义义务。
(二)结合抗美援朝战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951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发表《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社论中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在一九五一年继续发展抗美援朝的思想教育,铲除帝国主义首先是美帝国主义在中国长期侵略所遗留的政治影响,并将这种思想斗争引导成为热爱祖国的高潮。爱国主义并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它的内容就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就是保卫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果实,就是拥护新民主主义,就是拥护进步,反对落后,就是拥护劳动人民,就是拥护中国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的以及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国际主义联盟,就是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兴起这种爱国主义,就是总结中国人民的斗争经验,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的思想解放,用中国人民对于自身伟大力量和光明前途的信心,来消灭帝国主义侵略者及其走狗买办资产阶级所制造、散布、借以瓦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殖民地人民的自卑心。中国人民在多年间的斗争经验,证明这种爱国主义教育是完全合乎真理的;因此,进行这种教育,对于完成中国人民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光荣任务,将是一个经常起作用的动力。”4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向人民群众揭露美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美国就是想占领朝鲜进而威胁我东北工业区。中朝仅隔一江,唇亡齿寒,门破而堂危。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极大的提高了人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积极性,广大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抗美援朝中来。数以亿计的人民涌上街头参加游行示威活动,青年学生踊跃报名参军,交通运输和医疗工作者踊跃报名参加援朝服务队,全国人民倡导节俭踊跃捐款捐物。当时,工人喊出“工厂即战场,机器即枪炮”的口号,农民提出“要人有人,要粮有粮”的口号。这些活动为抗美援朝战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保证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结合抗美援朝战争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中美在朝鲜战争中的较量是弱国对强国的较量,因此必须极大的激发广大官兵的战斗意志,提高部队的士气,为此志愿军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中国人民志愿军制定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条例》,极大的激发了志愿军的战斗热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一大批的战斗英模;神枪手张桃芳、“烈火英雄”邱少云、肉身堵枪眼的黄继光、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
志愿军还深入宣传英雄事迹开展广泛的学习英模活动。志愿军组织英模人物到基层去宣讲战斗经验和战斗事迹,将英模人物事迹制作成宣传画、黑板报、歌曲广为流传。极大的激发了志愿军将士的战斗精神,争相学英模,立新功正是这些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为祖国支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四)结合抗美援朝战争对战俘进行“三视”教育
抗美援朝战争前国内部存在一些亲美、崇美、恐美的错误思想。亲美主要是少数人民看到在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曾经援助过我国的抗日斗争,崇美主要是国内的一些小资产阶级看美国物质财富丰富和看似“公平”的所谓的民主制度,恐美主要是觉得美国军事实力雄厚,还拥有原子弹这样破坏力的武器却看不到他们发动的是非正义的战争。为了向人民揭露美帝国主义的真面目,“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国进行时事宣传的指示》,要求在全国开展关于目前时事的宣传运动,坚决消灭亲美的反动思想和恐美的错误心理,普遍养成对美帝国主义的仇视、鄙视、蔑视的态度。”5仇视美帝国主义就是要让人民看到美军对中朝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揭露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真实目的就是侵略中国。美军不仅轰炸扫射我东北地区还入侵我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军解放台湾。鄙视美帝国主义就是要揭露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本质和对社会主义阵营赤裸裸的挑战,向人民揭示他们在世界范围内的霸权行径。蔑视美帝国主义就是要宣传美帝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他们虽然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但是他们是劳师远征,在祖国家门口他们经不起长期的消耗战。美帝国主义绝对不是想象中的不可战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挫败美帝的侵略野心。“三视”教育的开展统一了人民内部对美帝的认识,为打败美帝奠定了坚强的思想基础。
(五)结合抗美援朝战争对战俘进行拥护和平反战争教育
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能打败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及其盟友,对战俘的管理和教育也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的。战后据不完全统计,关押在志愿军战俘营中的联军战俘共计5000余名,他们中的多数都是受本国当局蒙骗,对志愿军偏见颇深,表现出了敌对、怀疑、恐惧的心理。志愿军严格按照《日内瓦公约》和我党我军革命战争时期对待战俘的优良传统对战俘进行管理。毛泽东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做了“敌军工作必须加强的指示”6宽待战俘,实现战俘心理转化,瓦解敌军是我军队的光荣传统,对战俘进行拥护和平凡教育就是要让战俘知道是谁远赴重洋发动了战争,是谁把战争的痛苦强加到中朝人民身上,在战争中获利的是谁,受苦受难的是谁。在战俘营的管理中要求不歧视战俘,给予战俘更好的生活保障,加强战俘的思想教育,发扬人道主义精神。这些都极大的促进了战俘心理转化,原本战俘敌对、怀疑、恐惧的心态得到了扭转。在战俘写给亲人的家书中,战俘向他们亲人介绍了在战俘营中的受到的待遇。战俘的亲属在国内开始走上街头参加反战游行,揭露美国当局的欺骗言论,呼吁停止战争。这不仅给美国当局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向世界展现了志愿军正义之师,仁义之师的伟大形象。
五、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取得抗美援朝伟大胜利的重要保障
中国共产党及抗美援朝全体指战员出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极大的提高了志愿军的士气和人民的热情,显著削弱了美帝国主义的战斗力,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今后的事业增添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彭德怀自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抗美援朝运动与“三视”教育.高校理论战线,田居俭.2000.
[3] 人民日报. 《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1951.1.1
[4]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王树荫.2011.2
[5]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解放军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闵海涛(1995)男,汉族,河南驻马店,学生,研究生,西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四川省成都市,61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