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一流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当代媒体号
广东科技学院,东莞,523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电类工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以广东科技学院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为例,从课程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课程思政设计、课程的主要特色等方面出发,对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改革与发展内容进行阐述,为工科类课程的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课程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

1引言

2019年教育部发力本科建设,打造“金专”与“金课”,包括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即建设10000门左右国家级一流课程和10000门左右省级一流课程,包括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各类型课程[1]。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决定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因此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工科核心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成为高校课程教改的重要任务[3],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关键[4]。

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从2009年开始建设,为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气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通信工程等多个专业服务,该课程已立项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2021年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并于2021年由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广东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本文以该课程为例,对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改革与发展内容进行阐述,并对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探索过程进行思考与总结。

2课程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

根据我校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定位目标,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课程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具体如下:

2.1课程教学目标

①能利用单片机的硬件、引脚与时序进行单片机内部资源选择、存储器空间分配,外部引脚连接方面的工程设计与分析。

②掌握数码管、液晶显示器、键盘、LED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能用于单片机系统人机接口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

③了解单片机中断系统结构、中断允许和中断优先级的控制、中断响应的条件与过程、外部中断的触发方式,能够依据工程实际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④掌握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和原理,能根据实际选用合适的工作方式并能编写定时器/计数器应用程序并用于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

⑤掌握单片机串行口的结构原理,根据工程应用选用合适的工作方式,并能编写单片机串行口发送和接收程序;

⑥掌握ADC和DAC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并用于工程设计。

⑦能利用keil C51进行C语言源程序编写,编译,调试,链接,调试分析运行结果。

⑧能利用Proteus仿真平台,设计完成仿真任务。

2.2思政育人目标

①挖掘、激活、利用思政元素。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树立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精神追求。

②精确把握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专业职业素质教育,把专业素质教育同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职业道德,专业理论、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

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积极引导授课教师做“四有”好教师,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④思政教学设计。在教学大纲和教案中增加“课程思政”目标,根据思政育人目标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⑤提升教学能力。组织专题辅导,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深入解读,加深“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的理解。开展学习讨论活动,以提高任课教师对加强课程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⑥总结课程典型案例。总结“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好,学生反映佳的章节教学案例,形成参考性强,推广价值高的典型案例,为提升后续毕业学生育人效果,提供参考借鉴。

3课程思政设计

目前,思政建设已经逐渐融入课程中,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经过总结得到以下几点:元素融入难、覆盖性低、研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5]。在全面梳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堂教学内容基础上,结合当下热点,挖掘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多种方法并用,巧妙地融入课程中。下表中列出了本课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专业教学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设计。

4课程的主要特色

(1)采用基于BOPPPS的教学模式

采用基于BOPPPS的教学模式,以学为中心、成果为导向,将知识点导入、学习目标说明、课前测试、学生项目参与式学习、课后测试和课堂总结六个教学环节贯穿始终。

(2)采用项目化教学,并将教学知识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

本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内容结合当下热点挖掘与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将教学知识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

(3)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虚实结合的教学手段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段组织教学,将虚拟仿真和实物实验引入单片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5结语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而一流课程建设是一流本科建设的基础[6]。因此,如何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对相关课程进行改革探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加强了教学研究,改进了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的深度。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满足学生们的自主学习需求。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课程体系,打造具有特色的省级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课程,与其他院校进行探讨改进,形成了良好的一流课程建设氛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力本科建设打造“金专”“金课”[EB/OL].http://www.moe.gov.cn/fbh/live/2019/50601/mtbd/201904/t20190430_380194.html,2019-04-3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http://www.moe.gov.cn/.

[3]于歆杰.理工科核心课中的课程思政-为什么做与怎么做[J].中国大学教学,2019(9):56-60.

[4]刘玉斌.物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以理论力学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0(8):55-58.

基金项目:广东省2021年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会2021年度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X-KCSZ2021217);2021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东科技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思政与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GKZLGC2021071)。

作者简介:谭汉洪(1979.9-),女,广东东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