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形势下高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工作的推进,及信息化2.0的到来,作为高中阶段推行素质教育,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地理学科,必须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借助于逐步成熟的信息技术,通过线上教学与线下拓展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地理课本知识学习与课外内容拓展的双向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地理教学的时空集合感、立体感、掌握诸多知识要点,继而达到高中地理新课标中培养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教学要求。本文详细阐述了新形势下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高中地理教学;信息技术;融合策略
引言:
新形势下,高中地理无论从教育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抑或是教学方法来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形势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不再局限于学科基础知识传授和地理技能的培养,其更像是一个综合性十足的教学主题,涉及的内容范围极广,其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化的地理概念,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发展,其在改变人类生存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对教育事业的改革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而这也同样是教育事业的一次机遇,因而身为教师,要响应时代的感召,借助于信息技术完成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改革与创新,遵照核心素养培养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全面性。
1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科教学内容
信息时代,信息的交互和流通都更加的便利,互联网中流通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当前教材中所提供的地理基础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个人能力的要求,以其学生今后参与社会工作、生活的实际需要,因而教师必须借助于信息时代互联网中量化的公众教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视域上的拓展,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注意如何将自身的教学主导效果进行弱化,要保证教学内容丰富的前提是不应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和视觉的疲劳,否则会造成知识的迁移效率过低,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
例如:以课堂教学活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例,本课时主要介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以及简单介绍了其对人类生产深厚活动造成的限制,而为了突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的,教师可以根据“环保”这一主题,向学生介绍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影响的其他自然灾害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向学生普及预防措施,使学生能够在这一课时接触到更多的环保内容,加深其对环境保护概念的理解,培养其生态意识和环保认知,并鼓励其自主发现生活中的环境破坏行为,进而实现学生对地理学习认知度的提高。
2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信息化2.0时代,多媒体技术以其多样且直观的学科知识呈现方式,已经成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新宠”,而课堂情境创设则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活动完美融合的代表,通过视频、图片等与焦旭主题相同情境的创设,以及教师在课前预先准备好的与本章节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中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为学生提供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能够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加法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例如:以《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这一课时的教学活动为例,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利用语言阐述的方式进行知识点讲解,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以高中生有限的阅历来说,其也不能完全理解湿地的类型和概念,而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以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不同的湿地类型,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各种不同类型的湿地其具体的特征是什么?”而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升,同时形象化的知识呈现方式也更便于学生理解,进而提高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复习和拓展
学习,并不是特指某一时间或某一形式,其是一种持续性的活动,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上,同样也需要在课后来完成,信息化2.0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微视频的制作,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制作成微型视频课程,以微信、教育平台等方式传输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视频观看,加深对本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利用互联网中丰富的公共教育资源,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充,进行视域的拓展。
4利用信息技术,指引学生进行网络学习
新形势下,教育的目的对教师来说可能仅仅是基础知识的教育、技能的培养、以及核心素养的养成,但实际上,其本质是学生在摆脱教师和家长后,能够以自我意识进行终身学习,信息时代,学科学习已经不再局限于线下形式的课堂学习,同样还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实现线上学习,借助于互联网完成不同章节知识的整理,进而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线培养。
结语:
新形势下,高中地理教学已经彻底摆脱了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的范畴,开始借助于信息技术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因而身为教师,要深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结合研究,践行素质教育,保障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明 .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 [J]. 试题与研究,2019(09):142.
[2]章钦.浅谈新形势下高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J]教育界.2020(46):63-64.
[3]肖亚琴.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融合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0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