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五育并举视域下班会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根本任务,在新时期背景下,五育并举这一理念也成为教育重要导向,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可谓是五育并举视域下的重要构成,也是小学教育重点,所以如何高效开展小学生思想品格教育成为教师教学思考要点,班会课作为教育重要环节,也是塑造学生人格品行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利用高效班会课来对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育,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五育并举;班会;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引言
现如今,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谓是学校教育活动开展基本方针及重要任务,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五育并举”视域下开展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成长,而班会则可以说是对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却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意识到班会课的积极作用,通过合理的班会教育主题设计来创新思想品德教育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小学生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同时在班会活动中增强学生道德认知及思想感悟,真正践行五育并举。
1五育并举视域下班会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班会课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属于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德育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课程中也起着较为显著的作用。班会从某些方面而言属于集体性班级活动,能够更好地发挥出集体作用及力量,也能为学生打造出一个较为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品德学习中,并且还能让学生在班会集体活动中接受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的熏陶,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提升。在双减政策提出之后,素质教育也因此而获得了不少的有利条件,班会课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无限可能,可以从之前的单纯理论说教逐渐走进生活、走出课堂,这样学生就能在生活实践式的主题班会课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这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保障,从而真正起到一个全面育人的效果。除此之外,五育并举视域下借助班会课来开展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还能及时解决班级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这不仅能够增进学生对于自身问题的把握,还能促使学生得到及时的纠正与改进,并且构建出一个较为良好的班风,最终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2五育并举视域下班会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发挥策略
2.1明确思想品德教育目标
五育并举视域下班会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要想得以有效发挥,教师需要先对思想品德教育目标进行明确,以目标为导向来对班会主题进行明确,并且将五育并举这一理念贯彻到整个班会活动中,这样就能高效展开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道德素质得以提升,并且让小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了解人格素质的积极作用,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在明确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的时候,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呈现出来的问题来作为班会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将班会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出来。例如,在手机、网络盛行的环境下,不少小学生都沉迷于网络小视频,课堂之外很少会学习,大多是抱着手机刷抖音,对于这一现象,教师即可为学生设计一个“如何合理应用网络,把控手机使用时间”的主题班会,借由这一班会课来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效果,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班会课上把握思想品德教育契机
为了能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同时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教师在对小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准确认识到班会课的积极作用,在班会课上把握好思想品德教育契机,以此来强化学生德育体验。
首先,教师在班会课上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成性。在班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所影响,不少内容都是无法有效预设的,动态生成的育人资源也不少,身为教师则需要借助自身敏锐的头脑及善于观察的眼睛,来把握好班会课上的思想品德教育契机,通过梳理思想品德教育资源来强化学生切身体验,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例如,班级内有个别同学家庭出现了变故,因为意外事故其家庭成员有受到损伤,加重了他们整个家庭的负担,学生也因此而变得越发的消极。对于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家庭实际来对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育,班会课上为学生设计一个“献爱心,守护希望”的主题班会,并且在班会课上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隐私及情感的基础上,为学生讲述这一事件及同学遇到的困难,之后再组织学生就这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在捐赠中学生爱心及关怀意识,有效丰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从而真正将班会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发挥出来。
其次,在班会课上把握思想品德教育契机的时候,教师还需要注重德育的时效性。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其时效性越强,整个教育情境也会越发的真实,学生在此期间也能产生思想共鸣。反之,若教师没有及时把握时效性,学生很有可能会因为年代过于久远而无法产生共鸣,这个时候整个思想品德教育效果自然也并不理想。为此,教师在借助班会课开展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时,可以为学生挑选一些时效性较强的节日来对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下个月就是三月了,教师可以在班会课上为学生设计一个“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为学生介绍雷锋以及其生平事迹,之后再组织参与到社会实践体验中,如参与义务劳动教育、到社区做好事等等,这样学生就能在班会课上接受全方面的教育,有效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2.3提升班会内容及形式的新颖性
五育并举视域下班会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要想发挥出来,教师还需要提升班会内容及形式的新颖性,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关键,也是让学生在班会活动课上产生良好道德情感体验、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的重要渠道。
(1)新颖化的组织形式
为了进一步提升班会活动教育效能,教师在开展班会活动时可以对其组织形式进行创新及优化,改变传统理论说教、教师讲解学生被动聆听的僵化形式,让学生成为班会活动参与者,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班会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谓是整个班会活动的组织者与策划者,学生则是活动主体及中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班会主题、活动时间及地点,让学生在自主决策与商定中对班会活动产生兴趣,这样学生整个参与度自然也能得到提升,为思想品德教育高效开展打好基础。例如,教师在利用班会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来选择班会主题,可以是环保主题、诚信主题、爱国主题、生命教育主题等多种形式,然后鼓励学生合作讨论要如何开展班会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在自主参与中自觉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2)新颖化的活动内容
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班会活动的时候,其活动内容不能只是局限于学生成绩的讨论,教师需要在五育并举视域下树立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然后再结合消极生思想状况来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例如,不少学生认为体育课是副科,对于其重视程度不足,这个时候教师即可为学生设计一个体育教育内容的主题班会,在班会课上借助视频来为学生展示出我国优秀运动员在赛场上为国争光的比赛画面,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体育运动所具备的强身健体功效,还能让学生意识到掌握体育技能还能为国争光,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及自信心,从而真正丰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4积极开展实践性的班会教育活动
在五育并举视域下班会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要想得有有效发挥,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其与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在一起,毕竟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才能让思想品德教育因此而得到升华,所以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实践性的班会活动,借此来增进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思想品德感悟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及巩固。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若只是对学生展开理论教育,虽然学生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理论认识,可是其所了解的大多是流于表面的理论,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淡薄,无法这正将其落到实践中,这自然也就失去了班会教育的意义。为此,教师在利用班会活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意识到实践的积极作用,将班会与实践有效结合来增进学生理解。例如,教师在为学生开展“庆春节、说感恩”主题板班会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真正参与到庆祝现场氛围及场景布置中,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身劳动能力及动手能力,并且打造出一个浓厚的节日氛围。另外学生场景布置的过程,也是一种无形的审美体验过程,有助于学生欣赏美、感知美的能力得以提升,是美育工作的有效践行,对于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升意义非常。
3结语
综上所述,五育并举视域下德育工作也受到了不少的关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也在这一环境下成为育人重要学科,而班会的有效应用则能让思想品德教育因此而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是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的有效方式。为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五育并举视域下一定要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借助班会活动来创新思想品德教育方式,这有助于学生事物认知能力及思想品德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萍.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浅析德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 000(008):P.37-38.
[2] 马镇东.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浅谈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J]. 2021(2019-20):209-210.
[3] 李筛云.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浅析德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J]. 新课程, 2019(36):1.
[4] 张连春. 浅析如何发挥好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