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析汉语程度副词“很”和“非常”

探索科学·学术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程度副词作为实词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外汉语的课堂上一直是教学重点。本文以程度副词“很”和“非常”为例,深入讨论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使用情况以及留学生常见的偏误,最后简要谈一下自己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程度副词;对外汉语课堂;偏误

一、程度副词的特点

(一)黏着性强

副词一般情况下不可以单独成句,黏着性比较强,但是有些副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单独成句。[1]陆俭明教授曾对常用的副词进行了考察,发现大量可以单独成句的副词中只有一个程度副词——有点,可见程度副词的黏着性比其他副词要强一些。[2]

(二)定位性强

程度副词的位置一般比较固定,除极少数能做补语外,一般都是处于状语的位置,有些副词作状语时,位置可以前后挪动,而程度副词要与中心语紧密相连,不可随意变换位置。

二、程度副词“很”和“非常”

(一)“很”的几种用法

“很”首先表示程度加深的意思,“很+形容词”这种用法很普遍,在句子中可以做谓语,也可以做状语。如(1)这个苹果很红。在这个句子中,“很红”是句子的谓语。(2)海风很舒服地吹在脸上。这个句子里,“很舒服”作“吹”的状语。

“很”也可以放在少数动词之前表示强调。如(1)他的要求很合理。“很+动词”后边一般也可以带宾语。如(2)我很明白他的意思。

“很”还可以与否定副词“不”相结合,表示否定形式。放在“不”的前后均可,放在前面如“很不好”,程度较重,放在后面如“不很好”表示还可以接受,程度较轻。

(二)“非常”的几种用法

首先“非常”可以用来修饰名词,这时它具有形容词的词性。如“非常时期”。

其次,可以放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面,如“非常感谢、非常大、非常冷”等。

最后,少数时候非常可以重叠,表示强调或程度的加深,如“他是一个非常非常认真的人。我非常非常爱我的父母。”这里的“非常”用来形容认真和热爱的程度,但“很”就没有这种用法。

三、外国学生在习得时的常见偏误

大部分情况下,“很”和“非常”是可以通用的,但有些时候二者不可以互换,而外国学生可能会产生混淆。

(一)“很”可以单独作补语,“非常”不能

“很”在述补结构中可以单独作补语,如“开心得很、舒服得很”等,在这样的结构中,“很”表达得语气比其作状语时更强烈。但是没有“开心得非常、舒服得非常”这种用法。外国学生在造句子时,有可能会将二者混淆,从而造出“我今天开心的非常”这样的句子。

(二)与否定词“不”连用

正如上文所说,当程度副词与“不”连用时,可以放在“不”字前,如(1)很不好看。也可以放在“不”字后,如(2)不很好看。“不很”在这里表示的语气比较委婉,而“很不”则表示的语气强烈。但是这一格式并不适用所有的句子,一般来说,表示负面的词语不适合这一格式。

“非常”与否定词连用时,只能放在否定词前面,如(3)非常不喜欢。留学生如果对上述用法掌握得不够,很可能会造出“很不恶劣、不非常喜欢”等错误的句子。

(三)两个副词连用

外国学生们最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副词连用的情况。[3]如“我很非常喜欢这个苹果。”副词表示程度加深,但任何情况下都没有两个程度副词一起出现。

四、偏误产生的原因

(一)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首先,外国学生学习一门新的语言,肯定会受其母语的影响。以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为例,英语中表否定的词一般前置,放在句子开头,学习者可能会错误地将这一用法用在程度副词的使用中,出现“不+非常”的用法。

(二)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学习者对目的语知识学习的不够扎实,将不太熟悉的概念、用法以类推的方法用到别的目的语知识上,就造成了偏误。比如,学生在学习过“舒服得很”这个结构以后,可能会类推出“舒服得非常”这个句式。

(三)汉语语法本身有难度

汉语语法本身很难,什么词性修饰什么词性,什么词后边跟什么词,加上副词的种类很多,外国学生学习时很容易产生混淆。这时如果教师方法不当,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可能会对语法丧失兴趣。

五、教学建议

(一)采取包容的态度

汉语本身比较难,加上学生的文化教育背景不同,学习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很正常。教师首先要正视问题,不能回避问题,更不要一味的批评学生,对待学生的偏误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二)给学生设置情境

我们现在的教学与以往平面式的教学有很大的区别,过去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听,这种传授式的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的心态。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图片、ppt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也可以利用音频、视频等手段来活跃课堂气氛。此外,我们还可以给学生设置真实的交际情景。词汇讲解、语法规则的讲解最终还是要用交际来进行检验。[4]教师在讲解“很、非常”这两个词时,在学生熟悉并掌握了这两个词的语法规则的基础上,可以给学生设置简短的对话,并在对话中体现这两个词以及他们的不同用法,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演绎。

(三)采用对比的方法

以母语为英语的学习者为例,教师本人英语比较好的话,可以在课堂上采用中英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将学习者的母语与目的语放在一起对比讲解,让学习者清楚地看到两种语言在程度副词方面的差异。

(四)与其他要素教学相联系

语法教学不是孤立的,应该与其他课程结合在一起,可以将语音、词汇、汉字等语言要素加入到练习中来。在课堂上,听、说、读、写交替进行,训练学生的口语互动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此外,语法课教学可以与文化课教学相结合,比如春节、压岁钱等词语。我们可以提前给学生上一节文化课,讲讲中国春节的来源、习俗等。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之后,学生能更容易理解相关语法点。

六、小结

任何教学都要有针对性,对外汉语教学尤其如此。学习者的年龄、国别、性格、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个人经历等都有可能导致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差异,为此,教师更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张谊生主编:《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2]陆俭明,马直主编:《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3]曾媛:《程度副词“很”“真”“非常”的偏误分析》,《课外语文》2016年第1期。

[4]刘畅:《汉语程度副词“很”“非常”习得分析——以日本习得者为例》,《汉字文化》2021年。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