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摘要:本课题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技工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梳理和深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决现有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够优化,不能与产业发展有效衔接,缺乏对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有效指导等问题。
关键词:黄炎培、职教思想、人才培养、新能源汽车、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技工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技师学院,按照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学院对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修订过程中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已积累了部分研究成果,形成了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意义与目标
我院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创建于2017年,是黑龙江省技工院校最早创建的国家战略新兴专业,现已成为学院的重点专业、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现已获批人社部首批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由于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初期,全国职业院校都没有典型的成功案例可以借鉴,大家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初期制定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标准等专业指导文件和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这些研究成果已经不能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和专业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是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技工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梳理和深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解决现有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够优化,不能与产业发展有效衔接,缺乏对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有效指导等问题,形成新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后,可以有效的引领我省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专业的发展,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在工学一体化专业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校企互动、产学结合、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以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工学一体化专业建设为任务,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切入点,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工学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训场地建设、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建设为支撑,建设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方法与路径
(一)建立“工学一体化”运行管理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立“工学一体化”运行管理团队,主要负责工学一体化教学活动的管理、执行,并建立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确保工学一体化教学过程快速推进,稳步实施,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二)规划、落实、执行“双师型”教师建设
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新能源汽车师资培训基地,采用师带徒、师传技等模式,形成工学一体化师资队伍“传帮带”。以工学一体化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以专业带头人和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通过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专业教学团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完善,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专兼结合、高素质的结构型“工学一体化”教学团队。
(三)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由学院和企业共同研究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同研究开发培养人才的教材,共同选定培养人才的师资,共同实施培养人才的计划,逐步实现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零距离、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提高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创新型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方法。构建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匹配良好的工学一体化课程实施方案,初步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与工作岗位相衔接的高素质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
(四)工学一体化场地和教学资源库建设
建设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工学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先进性、综合性、生产性、虚拟仿真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训教学场地,搭建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创新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一个综合性工学一体化教学中心,组建若干个与工学一体化课程相匹配的一体化工作站。建设教学资源库,包括工学一体化教材、工作页、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网络课程等。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教学设备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增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紧密性和有效性。
(五)制度建设和评价体系建设
在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在教学制度、教学运行机制和教学管理上不断优化,形成良好的制度体系,建立校企合作交流平台,为工学一体化专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三、预期效果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可以有效的引领我省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专业的发展,指导相关职业院校或兄弟院校进行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有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育人水平,提升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和人才培养需求,通过强化就业导向,加强校企合作,在工学一体化专业建设的引领下,培养市场短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依托,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从岗位和岗位能力分析入手,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来设置课程,形成适应产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黄炎培.职业教育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2.周汉民.理必求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
3.周汉民.敬业乐群[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4.周汉民.双手万能[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
5.喻忠恩.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