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了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中,以实现思政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思政;建设分析
前言:本文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中,以实现思政建设的目标。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对服装立体裁剪技术的研究,本文将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新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的服装设计。同时,本文也将探讨如何通过服装设计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以推动中国服装设计事业的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积淀下来的一系列文化传统,包括文学、哲学、艺术、礼仪、道德、宗教等方面。这些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也为世界文化贡献了独特的思想和艺术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是注重人文关怀、强调道德伦理、重视家庭和社会关系、崇尚和谐与平衡。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强调仁爱、礼仪、忠诚、孝道等价值观念。道家思想则强调自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观念。佛教、道教等宗教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诗歌、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其中,中国书法和绘画被誉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1]。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服装立体裁剪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它需要对服装的结构、形态、比例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掌握。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正是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历史遗产,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源泉。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服饰的种类繁多、款式多样、色彩丰富,每一种服饰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例如,汉族传统服饰中的“襦裙”、“褶裙”、“袄裙”等,都是以“裙”为主要特征,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柔美和婉约之美;而满族传统服饰中的“长袍”、“马褂”、“蟒袍”等,则更多地体现了男性的雄浑和豪迈之美。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也为服装立体裁剪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创意。例如,中国传统服饰中的“褶皱”、“褶子”、“褶边”等元素,可以被运用到服装立体裁剪中,使服装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而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对襟”、“交领”、“立领”等元素,则可以被运用到服装设计中,使服装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内涵。所以,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服饰文化,可以不仅仅了解到中国古代服饰的特点、风格和演变历程,更可以为服装立体裁剪提供灵感和创意,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更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作品。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和创新[2]。
三、具体的思政课程建设方法分析
1、选取传统文化元素,丰富课程建设内容
立体裁剪是一门需要创造力和技巧的手工艺术,它可以将平面材料变成立体形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为了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立体裁剪课程思政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方法: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汉服、绸缎、刺绣等,作为立体裁剪课程思政的设计素材。这些元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背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其次,通过讲解传统文化元素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同时,结合立体裁剪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的过程,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美好。最后,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和分享制作过程,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和启发,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也可以通过展览和比赛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学生的作品,推广传统文化和立体裁剪的艺术。总之,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立体裁剪课程思政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积极贡献[3]。
2、课程建设中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通过讲解、展示、实践等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内涵、艺术特点等,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立体裁剪课程中,可以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结、剪纸、刺绣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手工制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艺术特点和技艺,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此外,传统文化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验,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将传统文化融入立体裁剪课程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可以加强思政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4]。
3、基于传统文化角度设计立体裁剪思政课程
立体裁剪是一种将平面面料通过剪裁、缝合等技法制作成立体服装的技术。在传统文化中,立体裁剪技法被广泛应用于汉服、唐装等服饰的制作中。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角度设计立体裁剪思政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首先,课程应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元素,如龙凤、云纹、莲花等。然后,通过讲解这些元素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接着,课程应该介绍立体裁剪的基本技法,如平面剪裁、立体剪裁、拼接等。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这些技法,并将其应用于传统文化元素的裁剪中。在面料选择方面,课程应该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和要求。例如,龙凤元素通常使用红色、金色等颜色的绸缎面料,莲花元素则适合使用轻盈柔软的丝绸面料。学生应该了解不同面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便更好地表现传统文化元素的美感。最后,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图案设计,让他们在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服装图案。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包容性。综上所述,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角度设计立体裁剪思政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这样的课程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自信心[5]。
4、积极的引导学生思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在服装立体剪裁课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技能的传授,更要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关系。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对于服装设计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中的图案、色彩、纹样等元素可以被融入到服装设计中,使得服装更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感。例如,中国的龙、凤、麒麟等传统图案可以被运用到服装设计中,使得服装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魅力。同时,传统文化也可以被创新和发扬光大。在服装设计中,我们可以将传统元素进行重新设计和演绎,使得传统文化更具有现代感和时尚感。例如,将传统的刺绣工艺与现代的面料材质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尚感和文化内涵的服装。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关系,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探究,发掘出更多的设计灵感和创新点,从而创造出更具有个性和文化内涵的服装作品。在课程中,我们也要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与所学知识的关联性。只有通过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将其应用到服装设计中,创造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感的作品。总之,在服装立体剪裁课程中,我们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应用和创新,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创造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感的服装作品。
5、专业知识中强化思政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逐渐被忽视。然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因此,在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强化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如“仁爱”、“诚信”、“孝道”等,这些价值观念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在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中,可以通过讲解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其次,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的文化根基。通过在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珍视和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最后,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含了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科学、技术、经济等多个领域。在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中,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强化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一个方向[6]。
结语: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传统文化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青年。因此,我们应该在教育中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传统文化成为我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新时代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婧媛.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意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探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5):44-46.
[2]钟敏维.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进行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改革[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6(05):99-100.
[3]黄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立体裁剪课程内容选材与教学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6(25):100-102.
[4]王蕾;梁惠娥.“立体裁剪”课程中模块化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纺织教育,2012(01):62-64.
[5]魏静;陈明艳;叶茜;陆琰.精品课程《立体裁剪》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108-111.
[6]沈红娟.《服装结构设计》与《服装立体裁剪》课程融合构建课程体系初探[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08):172-173.
作者简介:叶宇桦(1989—),女,汉族,湖南怀化市人,讲师,本科,单位:湖南省怀化市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基金项目:怀化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教研教改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改革研究”(YJ2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