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

大众理论媒体号
安徽新华学院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摘 要】本文将公共设施设计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分析,将思政元素自然的融入设施设计授课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设计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接受思政元素内容,同时对分析此种教学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此,本文对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探索和实践,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共设施设计;思政教学;实践

课程育人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的融入价值塑造,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把专业知识和价值塑造结合,适应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是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是设计类教学重要的一环,在新的形式与挑战下,应认真践行思政教育,为我国设施设计行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人才保障。

一、“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思路

公共设施设计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对学生继续学习、终身发展起着奠基作用。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注重价值观的引领与导向,引导学生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文化自信、社会责任、工匠初心。

二、“公共设施设计”课程育人目标亮点

1、课程思政的辅助作用

好的课程思政应该与教学内容自然的结合,润物无声,非刻意置入。在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中,可结合课程思政通过“情境创设”“循序渐进”的方式,结合规范的实操训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向上的人生观。

2、课程思政提升文化自信

当下,我国正努力的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度,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的思政内容不可或缺的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需要设施设计人才的努力与付出。在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设施设计代表作品,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过程中产生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立志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奉献力量。在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人文、地域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和践行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只有切实的加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才能进一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和不断创新。

三、“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1、提高授课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思政意识

通过公共设施设计课程实现教书育人目标,在课堂教学观念中融入思政因素应成为教师的教学理念,从而基于思政元素对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对课程内容开发、教学策略改进、教学评价汇总实施。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若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如文化素质、道德品质、教学技能等。教师在工作中要保持积极的态度,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

2、思政元素引入教学目标

在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加入认知和情感目标。授课教师要把自身的情感和认知整体的融入单元化的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从单纯的章节知识转向正确的立项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例如在讲解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了解公共设施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文脉的传承创新中开拓未来,加强城市记忆,增强设计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更好的延续历史文脉。

3、在课程设计中发现思政元素

将思政要素融入课程教学时,应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切不可盲目照搬照抄。例如在课程中融入经典公共艺术作品赏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其工匠初心。例如代表着中国改革开放前沿标志性城市——深圳城市公共设施《开荒牛》,整体造型为黄牛奋力向前努力拉起树根,表现开拓的力量,体现吃苦耐劳、奋力前行、努力进取的深圳人的开拓精神和乐观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完成“红色文化”公共设施等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成果显著。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将思政教学的特有属性与设计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来提升课堂趣味,提升学生的专注程度,提高教学效果,进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还可以借用丰富的影音作品、经典设计案例、图文音像等多媒体素材,直观、真实的将思政要素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真正的理论思政元素。

4、在教学方法中体现思政元素

把思政元素纳入到教学方式方法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公共设施设计教学中进行综合实训练习,运用课课有演讲的方式,让学生对方案设计进行汇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学生展示汇报环节,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展示设计项目,教师通过公共设施设计课程实践项目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导入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将公共设施设计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实践项目中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意,提高学生对室内外空间艺术的感知能力,增强学习兴趣。通过实际项目的融入到最终呈现,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此外,利用“以赛促学”等方式将专业学科竞赛引入课程实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自豪感。

四、结语

思政融入公共设施设计课堂的教学改革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学习我国传统设施的历史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思政融入后积极的参与课堂互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展示,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体会思政元素对于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领的作用。要真正实现公共设施设计的育人功能,就要把知识学习、技能传播以及价值引领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做到润物细无声。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继续研究思政元素与育人功能的结合,有效的融入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总体设计与实践路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57-61

[2]高晓昧,鲁家皓.基于艺术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实践途径探究[J].科教导刊,2019(04)

基金项目:安徽新华学院质量工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公共设施设计”:项目编号:2021kcszx01;安徽省质量工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公共设施设计”:项目编号:2022kcsz12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