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将发展中国家老年大学经验应用于中国:基于案例研究的比较分析

大众理论媒体号
大连外国语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44

摘要:本文探讨将发展中国家的老年大学经验应用于中国,聚焦三个具体案例研究,以促进中国老龄人口的终身学习、社会融入和认知活力。本文旨在探索这些案例经验在中国特定地区的可借鉴性,为中国的老年大学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老年大学;终身学习;发展中国家;跨国比较分析

一、引言

老年大学作为终身学习的一种创新形式,不仅在发达国家,也在发展中国家逐渐受到重视。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三个发展中国家的案例研究,探讨这些国家在老年大学领域的经验,以及如何将这些经验应用于中国特定地区。在探讨这些案例时,我们将深入了解各国老年大学的背景、运作方式以及取得的成就,以期为中国在老龄人口教育方面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案例研究

1. 印度 - 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IGNOU)终身学习计划

背景: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IGNOU)是印度的一所开放性大学,以其终身学习计划在教育领域引起广泛关注。该计划旨在为不同年龄段的学员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以满足各种兴趣和需求。

细节:IGNOU的终身学习计划通过灵活的远程学习方式,以开放性和多样性为特点。老年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安排选择课程,这些课程涵盖广泛的学科,包括艺术、文化、科学和技术等。学员可以通过书籍、在线课程、研讨会和互动活动进行学习,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和知识积累。

中国应用的可能性:应用于中国的边远地区。这一经验可以应用于中国的边远地区,有以下几点原因:

地理障碍:边远地区通常面临地理障碍,交通不便,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IGNOU的远程学习模式允许学员在不离开家乡的情况下获取教育,有助于克服地理限制。

教育资源匮乏:边远地区可能缺乏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机会。IGNOU的跨学科课程范围广泛,可以满足学员多样的学习需求,填补教育资源的空白。

灵活性:这种远程学习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了灵活的学习安排,适应他们的时间和兴趣。在边远地区,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可能更为自主,这种灵活性特别适合他们的学习需求。

因此,将IGNOU的终身学习计划引入中国的边远地区,有望通过远程学习模式,为那些地理和资源有限的老年人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促进知识传播和社会融合。

2. 巴西 - 第三年龄开放大学(Universidade Aberta à Terceira Idade)

背景:巴西的Universidade Aberta à Terceira Idade(第三年龄开放大学)是针对老年人的教育项目,旨在通过学习、文化和社交活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

细节:这一计划设有广泛的课程,涵盖了文化、艺术、健康、科技等多个领域。老年学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课程,参与集体课程、工作坊、社交活动以及文化研讨会。此外,大学还鼓励老年人与年轻学生之间的互动,以促进不同代际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中国应用的可能性:应用于中国的农村地区。将巴西经验应用于中国的农村地区具有以下优势:

跨代互动:巴西的经验强调老年人与年轻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代际交流。在中国农村,老年人在家庭和社区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促进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互动,可以实现知识和经验的跨代传递。

综合发展:Universidade Aberta à Terceira Idade不仅关注知识学习,还关注健康、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在中国农村,老年人可能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类似的综合性课程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综上所述,将巴西的第三年龄开放大学经验引入中国的农村地区,有望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和社交机会,促进文化传承、社区融合和代际交流,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

3. 肯尼亚 - 埃格顿大学第三龄中心

背景:肯尼亚的埃格顿大学第三龄中心是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教育机构,旨在提供终身学习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实用技能,实现社会参与和个人发展。

细节:该中心提供广泛的课程,涵盖农业、手工艺、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课程设计注重实用性,以满足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需求。学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背景的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操作和社区互动,获得实际的技能和知识。

中国应用的可能性:应用于中国的农村地区。将肯尼亚的埃格顿大学第三龄中心的经验引入中国的农村地区,有以下几点启示:

实用技能:埃格顿大学第三龄中心强调实用技能的培养,同样适用于中国农村地区,帮助老年人获得适应社会变革的技能,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生活质量。

社会融入:通过参与实际的课程和社区互动,老年人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社会关系,为社区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将肯尼亚的埃格顿大学第三龄中心的经验引入中国的农村地区,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实用技能,推动农村发展,促进社区融合,为老年人创造更有意义的学习和生活机会。

四、结论

本文中所分析的案例研究强调了发展中国家老年大学的重要性。尽管这些计划有助于个人成长、社会融合和认知福祉,但它们面临着资源限制、技术障碍和课程多样化方面的共同挑战。通过了解第三世界国家老年大学的经验,政策制定者和教育者可以制定策略,增强和扩展老年人的终身学习机会。

在将这些经验应用于中国时,必须考虑该国独特的文化、人口统计和社会经济因素。本地化的策略和因地制宜的方法对成功至关重要。此外,学术机构、地方政府和社区组织之间的合作将对老年大学计划的有效实施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李琦, 王颖. 老年教育的供需矛盾及解决机制——国际经验与本土思考[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36(6): 75-83.

侯怀银, 张慧萍. 新时代老年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2, 34(2): 47-56.

?zcan B, Kültür Y Z.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rces of mathematics self-efficacy and mathematics test and course achievement in high school seniors[J]. Sage Open, 2021, 11(3): 21582440211040124.

资助项目 2019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基于中高龄再就业指数的政府社会工作绩效评估方法建构(编号L19BGL035)。

作者简介:林海波,1971-,辽宁大学经济学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商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