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悦读书香”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摘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香班级的文化建设可以培育学生的思想品质。在书香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首先要完成书香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的设计;然后在这方案的引领下建设好班级图书角,让学生与好书做朋友。与书香活动整合,形成丰富的文化资源;最后利用书香班刊平台展示班级文化。在建设实践中逐渐沉淀,形成特色文化底蕴,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关键词:书香班级、文化建设、资源整合
班级文化展现的是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它能体现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等核心素养,推动整个班集体不断向上进取,形成一股力量。因此,班主任需要充分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力量,让班级形成一种文化制度,在丰富多彩的的文化活动中营造出班级的文化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熏陶每一学生,使其养成优良的个人品质。
“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是五彩生活的万花筒,书是大千世界的缩影。”小学图书馆的建设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可以融入校园文化,彰显学校特色,使得图书馆成为学校的文化窗口。我们学校的文化特色是“武文化”,学生的培养目标是美好健康的身心、灵动的思维和求正进取的“品正”学生。如何成为“品正娃”呢?读书是重要的方法之一,适宜性的阅读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小学图书馆主要是供在校学生、教职工们进行图书借阅的固定场所,除去上课时间。学生的课余时间是每节课下课的10分钟、中午吃完饭的空余时间、下午放学后的空余时间,因为学生课余时间的特性,所以大多数学校把集体借阅图书的时间安排在了中午吃完饭后的那段时间,这种方式在空间、时间上都局限了学生去借阅图书,更加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我校经过商榷,在保留图书馆主阵地的基础上,开辟了流动图书柜、班级图书柜,这种图书资源的布局,确保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借阅图书,打破了空间、时间上的局限,提升了学生的阅读量。
根据我们班的特殊情况,我把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特色项目建设定位为“阅读特色班”,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书籍的魅力,在悦读中成长,一同读书、品书、思书,体验快乐的阅读之旅!希望通过此文化建设实践,激发孩子对书籍阅读的兴趣,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使书香陪伴孩子成长!营造“书香班级”的环境氛围。
一、书香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
班集体就是一个新型家庭,这样的家庭是温馨的,充满学习氛围。班级由每一个充满个性的独立人组成,班级文化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会散发出自己独特的魅力,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在影响着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每一个人,小孩、成人和老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需要去阅读书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书是成长的阶梯,每一个人,男人和女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需要去阅读书籍,引领自己茁壮成长;书还是巨大的力量,每一个人,你、我、他(她),在昨天、今天和明天,都需要去阅读书籍,获得使自己精神饱满的力量。但是小学生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还不能完善自己的阅读计划,因此需要班主任在此做出阅读规划的顶层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之中,有规划、有秩序、有方向的去阅读,与好书做朋友。
“书香班级”的建设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每一位学生爱上文学;让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好书做朋友;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笔写作的能力;围绕书香班级的展开,每月出一份属于自己班级的特色文化班刊。班级口号是”我阅读,我快乐,我写作,我成长!”。具体的建设措施,也需要规划:家校合力、成立读书责任小组、好词佳句积累、经典诵读推荐、读写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班级文化布置、奖励机制等等。这套方案需要在班队活动中进行论证,并把完善之后的方案设计公布在班级中,让每一位学生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方向,让每一位家长能有效地在家中进行亲子阅读,让每一位班级任课老师能围绕班级文化建设开展相关的学科活动。
当然方案的设计在实践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完善,立志通过方案的引领,让每一位学生大量阅读文章,去接触更为广阔的天地。以此创建一个真正的书香班级。
二、书香班级的图书角建设
班级图书角是班级的小型图书馆,它直接承载着书香班级文化建设的重任。我们班级的图书柜,它被安放在教室后面靠窗处。其中放置的图书的来源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图书馆里的图书,班级里的图书管理员每周会去学校图书馆借阅一部分书,做好登记后存放在班级图书柜中;还有一类是学生自主提供的图书,它们也会被做好标记,然后入柜。班级图书柜做到了每一位学生都有书可读,不出教室门,也可以借阅到多种类的书籍,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
班级图书柜中的图书该如何管理呢?
首先,推选出班级管理员。班级管理员可以和学校图书馆小馆长是同样的学生,班级管理员在学校图书馆中汲取到了基本的图书借阅管理经验,就可以应用到班级图书的管理工作中去,使得他们便捷有效地开展工作。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心理行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恬静、舒适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陶冶借阅者的情操,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借阅者的行为文明化,因此,图书管理员需要在各类借阅活动中,细致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行为,分析他们的心理,并根据实践研究不断完善图书馆的人文环境,使得借阅者愉快的读书心情得到长久发展,并逐步提升借阅者的有效学习率,使其喜爱上阅读。
其次是制定班级图书借阅制度。在班级图书柜旁,有一本专门记录图书借还的本子。班级图书柜虽是开放式的,但是书籍的借阅却是实名制的,每次借书都要登记:“谁在几月几日借阅了什么书籍”,还书的时候也要登记,在上次借阅的表格后面会有一栏还书日期。这种制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行为。
第三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领作用。如果放任学生自由选择书籍、阅读图书的话,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未必会得到发展,在这个时候,班主任就要起到引领的作用,在书籍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不同种类、适合年龄年级特征的书籍,在阅读上,班主任可以结合一些活动,让学生有目的阅读书籍,并做好相应的笔记或读后感。以此促进学生有效增长见识和学问,改变学生的思维习惯,促进个体发展,提升学生素养。
从图书馆到班级图书柜,我校的图书从固定的场所流向了全校的各个班级。从定点、定时、定量的借阅方式,变成了流动的、随时随地想读就读的借阅方式。建构了由图书馆长、班级图书管理员、班主任等组成的多方合力科学管理图书借阅的模式。形成了图书馆、班级图书柜的网格式资源布局图。在这样的布局中有效地利用图书资源,培养学生的借阅习惯和行为,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逐步建构出“人人爱阅读,处处飘书香”的书香校园。
三、书香活动的资源整合
书香班级的文化建设,不仅仅是读几本书就能建设好的,它需要充满活力、趣味的各种活动来展示文化魅力,组建完善班级文化建设。
书香活动可以分为:班级书香活动、校级书香活动、校外书香活动。
班级书香活动,我们有晨读、课前积累、图书馆借阅等。“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的时光是宝贵的,最是大脑浸润书香的良机。阅读的主题可以由语文老师给出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在同一主题的阅读中,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共鸣,继而产生不同的阅感。课前积累时间虽然短暂,但却可以让学生从课间的休闲状态快速地步入学习状态。图书馆借阅活动可以让学生畅游在书海中,从一本到另外一本,不断地去阅读,去充实自己。
校级书香活动,我们学校每年都有读书节活动,老师要抓住这个契机,调动起学生更高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读书小报、好书推荐、读后感、经典诵读等精彩纷呈的活动项目。当学生收到一张张奖状的时候,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产生可持续的书香班级文化建设的动力。
校外书香活动,离开学校这个学习主阵地,家庭和社会也应该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园地。在家中可以有“亲子阅读”,书籍在孩子和家长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在阅读中,拉近孩子和家长的心灵,孩子会觉得阅读书籍是十分快乐的事,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内驱力,让孩子变得更加热爱读书,从而营造出家庭书香文化。在假期里,还可以设计“红领巾寻访活动”,走进常州的图书馆,去感受更宽广的书香文化。校外书香活动是班级书香活动的延申,它们相互作用,以此完善书香班级的文化建设。
四、书香班刊的特色展示
书香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生成了丰富多彩的资源,这些资源有活动照片、活动反思等,它们十分宝贵,因此它需要一个平台来记录展示,这个时候班刊应运而生。
书香班级文化建设需要阶段性的激励展示,因此我们班的班刊设置为每月一期。班刊的版面设计,由班主任、学生、家长、学科老师共同完成。班刊的版面由:教师寄语、家长心声、学生风采、好书推荐等块面组成,投稿者是全体师生和家长。刚开始制作班刊的时候,学生和家长对它还很陌生,班主任花费了许多心血精力收集文字图片资料。当精美的书香班刊出现在大家的眼前时,大家内心的成就感被触发,隐性的班级书香文化被它显性呈现在眼前,营造出了一种鲜亮、强烈的书香文化气象,这种文化气象激励着每一个人在阶段性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地进取。学生和家长从最初的被动,逐渐转化成主动参与班刊的建设中来,在书香班刊的主动建设中,书香班级的文化建设更到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量和更长远的发展。
书香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完善、更新,不断激励学生前进,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积累资源,展示风采,使其逐渐沉淀,形成班级的特色文化底蕴,让班级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活力。时代在发展,更多高科技的设备引入小学图书馆,给图书馆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图书馆建设对于空间布局、色彩设计、灯光效果、绿色生态环保等方面有了新的需求,图书馆适宜性研究还将继续前行。同时,现今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建设需要渗透到学校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图书馆作为文化阵地,更应担负起重任,努力把学校文化建设和图书馆建设整合起来,营造出健康向上的阅读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更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符红艳,《班级文化建设修炼》,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6
2.张祖好,《浅谈书香班级建设的有效策略》,www.fx361.com,2018.8
3.陈玲君,《如何发挥班级图书角的应有作用》,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年
4.吴建中,《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2.6
5. 代根兴,《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4.1
6. 张春红,《新技术、图书馆空间与服务》, 海洋出版社, 2014.6
7. 上海图书馆,《转型时代的图书馆:新空间·新服务·新体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