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幼儿阶段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个时期,这个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最为迅速,可塑性大,对劳动教育有较高要求。在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健康和正确的行为习惯。但目前我国学前教师普遍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落后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当前阶段该现状中出现师资力量薄弱等不足之处,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剖析得出目前面临的根本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幼儿教育;劳动教育;优化策略
本文主要是针对幼儿园劳动教育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首先阐述了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面临的诸多困境。并从实际过程出发研究分析了现阶段所需要解决的困难。最后总结关于改善劳动教育状况、帮助老师提高效率以及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为家长提供更多机会,给幼儿园创造一个更好地环境,提升师资水平,使其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及方法。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生活自理;其次是培养幼儿良好品质和习惯,这些基本行为规范都需要教师有耐心的做示范,引导幼儿如何做事,要求幼儿园劳动教育活动能够满足幼儿本身需要,同时也要培养孩子们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园劳动教育晚成
由于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起步晚,大多数老师都是专科毕业,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实际操作却不是相对熟悉。目前幼儿园教师所从事工作主要是以教学为主。我国幼儿教师普遍面临着社会地位和待遇偏低、教师编制缩小,工作压力偏大、部分教师职业倦怠明显等问题,一些老师也因自身素质低或者学历不高导致无法满足岗位需求从而选择离职,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约了劳动教育活动开展和进行的力度。
(二)家长认识片面化
当前,许多家长对幼儿智力教育倾注了不少心血,尤其是幼儿知识学习。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之后,就开始对他们进行劳动技能和劳动态度方面的训练。但他们并不承认,劳动教育对促进幼儿教育健康,体智德美发展、劳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劳动教育常常被忽视,自觉或不自觉地使幼儿失去劳动机会。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的孩子不需要再去劳动,只要让孩子学会做事就行了。多数家长认为自己的子女年龄太小而无法承担家务。还有些外公外婆认为,他们还小,还无法欣赏,应该让自己的孙子过得更好。
三、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原因分析
(一)重心偏离
一些家长劳动教育观念淡薄,重视儿童艺术表现,语言交流、身体健康等等,却忽略幼儿劳动教育。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事,只要让他多玩一会就行了。多数家长对子女宠爱有加,以致于许多幼儿在家不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洗自己脱掉的袜子,不会系鞋带或将玩具丢到任何地方。有的甚至把衣服、书包随意乱丢,而家长却没有阻止,没有教育,养成了孩子娇气、自大、懒惰的坏毛病。
(二)忽视教育
如今的小孩,不缺吃饭、穿衣、爱,他们的人生,全靠自己的家人安排,他们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孩子在学习方面,往往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从长远看,很多儿童动手能力比较弱,生活自理能力差:不爱惜粮食、挥霍无度、杂乱无章;不懂得节约,不爱护环境等等。对体力工作不屑一顾,缺乏基本的社会技能。由这种现象可见,许多问题之所以存在,根源在于对劳动教育的忽视。
四、幼儿劳动教育的解决措施
(一)以师资建设为保障,提高教师劳动教育素养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了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所以,为保证幼教工作质量,首先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提高劳动教员地位,让其享有和其他职业的教员相同的权利和地位,以调动其积极性。其次,提高劳动法教学质量。幼儿劳动教育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意义十分重大。传统的劳动教育课程已经处于边缘地位而未受到应有重视。新课标要求下要从发展学生劳动素质出发,强化教师职业认知水平,让劳动教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明确劳动教育目标
幼儿园应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构建科学,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引导广大教师制订更合理的劳动教育规划,确保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幼儿园应将劳动教育纳入幼儿园课程体系,编写校本教材、突出各年级差异、汇集教师,使其按照所学专业制定合适的职业教育方案并最终拟定相应教学方案。确立劳动教育的明确目标,确保各阶段教师合理开展劳动。要求学龄前教师每学期,每学年应讲授哪些知识与技能;制订具体教学工作方法与工作内容、制订完善具体计划与方案;确立价值教育目标,要求教师每个学期,每个年度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如培养什么样的习惯,建立什么样的劳动观念等等。
(三)利用实践活动体验,发展幼儿劳动技能
户外实习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能扩大幼儿的视野,让幼儿真正体验劳动的辛苦,进而收获劳动成果!为进一步提高幼儿实际操作技能,教师也可开展"小菜园"活动,使用泡沫纸箱,玻璃瓶和陶罐,以幼儿园劳动实践基地为载体,引导孩子们种韭菜黄瓜等,让各组孩子们通过丰富多样的栽培活动获得锻炼与发展,动手训练生活,提高动手技能和环境保护意识。在种植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完成培土,浇水,除草等诸多任务,还要有其他孩子共同参与其中,才能观察了解植物生长过程,增强植物感知。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劳动乐趣,不断增强劳动能力。
(四)开展家园共育模式,为幼儿创造劳动机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要想使我们的劳动教育质量得到真正的提升,仅仅依靠教师本身的力量是不够的。为了提升劳动教育成效,培养幼儿良好劳动习惯,增强幼儿责任感及责任心,需要与家长进行充分交流,从而理清劳动教育意义并强化家庭共育功能。所以,教师可请家长在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专题辅导,请本地著名儿童教育家作专题辅导,和家长面对面交流,使其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以转变其错误观念。与此同时,教师也可听取家长意见,与孩子家长一起制订系统工作计划。还要使幼儿家长了解幼儿园将要开展的劳动教育内容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倾听幼儿意见。教师可布置一些关于家务的任务,比如,要求孩子回到家要自己清洗袜子,帮助家长打扫房间和刷碗,同时允许家长给孩子拍一些照片,使他们在劳动中获得足够的乐趣。从而调动幼儿积极性,促使其养成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配合以及家长与幼儿的配合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幼儿对家庭生活和园中生活缺乏适应能力,而幼儿教师专业薄弱以及社会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了一些问题与困难并存于当前阶段,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自身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幼儿教师与幼儿父母之间也缺少沟通交流,在面对教学活动时不能很好地理解沟通,不能及时配合教师所传达的指令和要求。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幼儿园劳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幼儿教师要积极创造多样化的幼儿劳动教育理念,引导家长转变劳动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王艳. 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教导刊, 2020(3):2.
[2]丁国香. 浅议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20(11):5.
[3]李燕. 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J]. 安徽教育科研, 20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