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论过程体裁法在读后续写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过程体裁法是集成果法、体裁法与过程法于一体的综合写作方法,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语篇层次上的写作困难。本文讨论了过程体裁法运用于读后续写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2020年山东读后续写的高考题探讨了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过程体裁法,读后续写,教学运用
一、引言
写作作为一种输出性技能,是检验外语学习者是否习得目标语的有效手段。在语言输出的过程中,目的语的词汇、语法与句法不断得到练习。过去近二十年盛行“写长法”,旨在通过学习者不断延长文章提升写作能力。然而,这类写作教学法多是给定学生题目。学生写作时一方面没有目标语的输入,另一方面题目固定少有发挥余地。这样一来,英语写作与阅读长期处于脱节状态。
针对此现象,王初明提出“读后续写”,这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读后续写”作为高考新题型于2015年在浙江等地开始试行。但由于是新题型,教学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常表现为学生续写的内容偏题、情节不合理及关键词运用不准确导致文章结构散乱可读性不高。
二、过程体裁法
“过程体裁法”最早由Richard Badger和Goodith White提出。他们认为“过程体裁法”的核心包含写作需要和写作能力需要两个方面。写作需要强调语言知识、有关写作的语境与目的以及语言技能的运用。在培养写作能力需要方面,强调写作前的准备,即语言知识的输入。“过程体裁法”认为写作教学应重视写作的情景,明确写作的目的,然后再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情景运用有关这一体裁的知识进行创作。最后自己修改、小组互改或教师批改。
三、教学实施
(一)文本解读
文章记叙了Meredith 和她的三个孩子帮助贫困家庭的Bernard赚钱的故事。在阅读文本时,我们要牢牢把握故事发展的两条线,即时间线和故事情节线。
时间线∶① One morning,the day before ② after their mother left the room ③ for some moments ④ when John had an idea...
故事情节线∶Meredith住在一个小社区,由于经济萧条很多人失业了,但是大家互相帮助共渡难关。Meredith 经常去看望小区的穷人们,给他们送食物和药。有一天,她把可怜的一家人的情况讲给三个孩子听。这家男主人生病,女主人在家照顾无法工作,他们的孩子Bernard想挣钱,但是不知道能做什么。听了妈妈的话,三个孩子都想帮助 Bernard,最后John 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做爆米花…
(二)教学过程
1.阅读范文
(1)阅读关键词,预测故事情节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人物、地点、事件等要素对文章所出现的关键词进行分类并猜测故事梗概。基于关键词可知文章涉及人物Meredith和Bernard,地点是community,事件是helping Bernard sell popcorn。
(2)细读文本,理清文章脉络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when、where、who、what、why、how梳理文本内容和故事发展脉络。
2.范文分析
(1)总结文章线索,明确主旨意义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记叙文的线索有时间线也有故事情节线。在文本解读部分文本的两个线索已经理清。
(2)分析语言特点,明晰文本风格
学生划出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续写部分与原文在文体和语言上保持一致。本篇文章为记叙文,全文时态以一般过去时为主。
(3)分析段首语句,确定续写方向
学生分析两个段落中已给的首句,判断故事的发展方向,并分小组讨论。经讨论,本文两个段首句写作的思路分别是:
1.孩子们去John家里借爆米花机器并学习怎么制作爆米花,而Meredith买装爆米花的纸袋,并把 Bernard带回来。John帮他一起卖爆米花,赚到了钱,Bernard高兴并感谢他们。
2. Meredith和孩子们一起告诉Bernard这个计划。他们买了机器和纸袋,学会做爆米花。Bernard开始卖爆米花,并赚到钱。
我们根据原文本和首句提供的信息,采用围绕中心词提问并回答的方法,拓展学生的思路,最终形成合理的故事线。
2. 模仿写作
此模仿并非让学生进行仿写,而是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文本的体裁、语言和文体风格进行模仿。学生通过运用这些知识,能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为减轻学生的写作压力,写作分为列提纲与写段落两个步骤。
(1)列出提纲要点
列出提纲及写作要点是一种高效的写作策略。清晰地罗列出要点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写作重点,使学生能言之有物且言之有理。如果时间充裕,学生还可分享自己所列的提纲,与同学老师探讨以修改完善。
根据前面所总结的文本体裁结构及写作思路,学生列出自己的提纲并标注预计会用到的关键词。为了写出的文章细致不凌乱,学生还应根据每段的主题分别列出三至五条要点。
(2)写出完整段落
学生在写作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使用衔接词汇和逻辑联系语等常用的语篇衔接手段。因此在开始文章写作时,教师要教导学生使用恰当的衔接语连接要点。所续写的内容在主题、人物、线索及语言风格上要与原文保持一致,前后情节互相照应。
3.写后修订
(1)自评互评
学生完成草稿后,先借助一份自评表评价自己的作文,在达成的项目前打勾。然后与同伴交换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2)修改反思
学生根据自评、互评的结果对作品修改润色,之后研习范文。研习本案例的范文时,学生需特别关注动作、心理的描写。
(3)教师反馈
教师依据以上自评表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同时挑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全班范围的点评并挑选出动作描写生动、细节丰富合理的优秀作品给全体学生学习。
五、结论
将过程体裁法运用于读后续写,能弥补传统教学法中学生只按模板写作,内容空洞等弊端。写作前对已有文本进行解读,提取文章结构以及相关语言知识给予学生内容输入。在写作中首先对阅读文章进行仿写,使学生将原文结构和语言知识应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写作后进行自评、互评和老师修改并对文章润色。这种过程既提供给学生写作的结构和话题,又使学生能够有话可说,并与前文结构和主题逻辑相关。读后续写中上下文衔接和连贯的问题也能通过对前文的分析和仿写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