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障碍、原因及对策研究

双语媒体号
商丘市第一高级中学 河南 商丘 476000

摘要:沟通是一门艺术,也是有效的管理手段。在班级管理中,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班级管理质量。本文在分析高中班主任和学生沟通障碍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造成沟通障碍的原因,并从班主任、学生、学校、家长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对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沟通

沟通不仅是思想、感情的交流,也是有效管理的手段。班主任是与学生离的最近、接触最多的老师,是各种教育力量的核心。因而班主任与学生能否实现有效沟通不仅影响这班级管理,还影响着教育的质量。

1、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沟通障碍的表现

(1)沟通不及时,延误解决问题的良机

当班级同学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如果能及时提供帮助,有助于问题的妥善解决,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但也难免存在班主任没有及时发现,错失了沟通的良机的情况。这可能是班级人数过多,有些大的班级70-80人,导致班主任无法兼顾,对一些事件的发生未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或是班主任对一些个别群体的忽视导致沟通滞后。

(2)沟通内容局限于学习成绩

很多学校对班级考核的指标中学习成绩占的比重较大,导致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时内容往往局限在学习成绩方面,而生活和情感方面的沟通较少。情感沟通要求老师要再充分理解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尊重其情感宣泄和表达,进而进行有效的情感引导。这就需要班主任深入学生内部,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及时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为学生解决其在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形成师生之间在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从而使其可以尽量配合班级管理[1]。

(3)沟通方式单一,技巧不足

在师生沟通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面谈,这种谈话方式多为平铺直叙的询问,缺乏一定的启发诱导,解决的往往都是眼前问题,缺乏看待问题的长远视角。而在面谈这种主要沟通方式中,教师往往缺乏个人的语言魅力,如教师语言过于正式,缺乏幽默感;或者语言过于犀利,无形中拉远了师生间的距离[2]。

班主任在遇到问题时,需要针对不同问题运用不同的沟通交流技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不注重锻炼与学生的沟通技巧,认为学生就要无条件听从班主任管理。这种单方面强势的管理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班级内的正常运作,但是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打破原有的管理秩序,造成破坏性影响。

(4)学生缺乏主动沟通意识

从总体上看,在班主任与学生间沟通中,学生的主动性很弱,究其原因也许是学生对班主任有畏惧心理或是性格原因等[3]。要想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就必须让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对话观念,促使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基础。班主任在日常管理教学中,不能继续秉持传统教育中教师高高在上的态度,要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才能畅所欲言,使沟通更顺畅。另外,班主任对主动沟通的学生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教师的真情实感,有效改进师生关系,使班级管理工作可以更加有效地展开。

2、造成沟通障碍的原因分析

(1)班主任事务繁多,造成沟通滞后

很多学校均未设置专职班主任,所以班主任除了负责班级管理外,还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此外,学校和家长对学生成绩高度关注,对班主任也会存在较高的期望,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生活中,大多数班主任都处于中青年的年龄阶段,可谓是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家中的老人,还要操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导致很多班主任力不从心。

(2)学生心理因素及升学压力方面的原因

目前的高中生多是处于15-18岁,仍处于叛逆期,为引起关注,增加存在感,会刻意做一些有违校纪的事。这种行为往往会被班主任误认为单纯的违反纪律,而没能发现行为背后折射出的心理问题。这就导致班主任不能趁早的给予心理辅导,而只是严厉地批评说教或采取惩罚等一些手段起到间接地管理作用,致使学生不喜欢班主任甚至对班主任产生敌意。其次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情绪得不到发泄,又不愿意主动与班主任沟通,只会闷在心里。在学习时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精神恍惚。而班主任又察觉不到学生的内心,一概认为是不努力,态度不端正,相对应采取的各种方式自然不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3)学校管理方面的原因

很多学校在衡量班级管理时往往看重升学率的高低,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影响下,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内容往往局限于成绩。大家每天都在为分数而忙碌,学生与老师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下。班主任与学生沟通中缺乏对理想的探讨,对未来的憧憬,对生活的反思,对情感的关注。学校这种以升学为目的的管理方式,也直接体现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给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带来了极大影响。

另外,学校安排的班级容量很大,课程安排多,学生空闲时间较少,使更多的学生无法与班主任及时沟通。

(4)家长方面的原因

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驱使下,家长们过多关注成绩,成绩好坏成了孩子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很多家长不善于与学生沟通,高中生心理成熟程度尚不够,依然存在叛逆心理。有的家长经常指责、埋怨孩子,总是用负面的语言来评价孩子。对孩子所犯的错误,不能用适当的方式引导,而是一味地打骂,批评说教。在这种沟通模式下,学生自然拒绝沟通,甚至做出反抗行为。父母为孩子在与他人的沟通中做出了错误的示范,导致学生不会沟通,在沟通中处于被动状态。

3、提升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效率的措施

(1)树立平等的沟通意识

新的教育环境下,需要构建新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应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要做一个受欢迎的班主任,首先要放下身份与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为了让自己的教育工作更有说服力,班主任也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加强学习,做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2]。

另外,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习成绩好坏而给与不同的关注,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擅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

(2)选择沟通时机,提升沟通技巧

高中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自尊感增强,很在意自己的形象。因此,老师和学生沟通时要特别重视尊重学生。在批评学生的场所的选择上,尽量不要当众批评,这样让学生感觉很没面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找一个安静的独立空间,在平和的氛围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这样更容易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避免在双方都情绪激动的时候沟通,这种时机下双方很难控制情绪,只会激化矛盾,要在双方都平静下来之后再沟通效果会更好。

另外,老师要善于做一名倾听者,倾听过程中要善于控制自己,不要随性发出质疑,这是最妨碍有效倾听的行为和心理[3]。学生可能不会一下子就能准确表达自己的信息,随意打断学生的讲述,提出自己的质疑,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有效表达的难度,更增加了自己获得对方讲述全貌的难度。

(3)培养学生主动沟通意识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单方面的努力还不够,学生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是因为惧怕班主任而拒绝与班主任沟通。实际上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互悦机制,即喜爱引起喜爱。学生在与班主任的沟通中,首先要从不拒绝开始,再转入主动接近的良性互动中。只有先接纳、肯定别人的人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主动地位。因而学生应该树立主动沟通意识,主动与班主任沟通,提高沟通效果。

(4)学校要改变办学思路,缩小班级规模

学校应改变一味追求升学率的办学模式,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仅仅限于成绩的好坏,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以及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齐参与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4]。

另外,适当减少班级人数,才能更好的实现班主任和学生有效沟通,班主任才能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目前,大多数学校都采用班级授课制,当班级人数过多时,教师就没办法实现课堂上的全面沟通,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也就无法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

(5)家长要改变沟通观念,关注学生成长

家长要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沟通示范,父母的沟通观念、沟通技巧、沟通方式,这种代际传递效应对于帮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有很大的帮助。在家庭中,家长要讲民主,要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给孩子说话的权利,给孩子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而不是只是学习。其次,家长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其成长变化与心理变化。高中的学生压力大,也处于青春期,家长与孩子相处时应该放下架子,像朋友一样与学生交流,谈心,缓解一下学生的学习压力。在爱中长大的孩子,会更善于与人相处。

参考文献:

[1]于梦.探究有效沟通艺术,实现班级良性建设管理[J].家长,2021.10:32-33.

[2]刘春霞;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障碍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6.08.

[3]杨浩.注重有效沟通,促进班级管理工作[J].家长,2021(25):77-78.

[4]郭林红.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基础教育,2018.01:230-231.

课题来源:商丘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编号:L202218415,课题名称:基于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有效沟通技巧与艺术的研究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