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探究

双语媒体号
长春市一三七中学 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在高中阶段,物理的作业设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高中是学生物理基础和实践探究意识巩固完善的重要时期,而物理作业则是延伸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锤炼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理应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目前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思路总体上偏于滞后,作业内容和形式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素质和个体需求,亟待创新和改革。文章就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工作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开辟作业设计路径提供可靠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物理;分层作业;要点探讨

引言

“因材施教”方针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策略,同样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为学生设计物理作业时,教师应当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并且以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中的表现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层,并针对性的设计分层作业,让学生通过分层作业练习完成重点知识的突破,保障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方面的整体提升和进步。

1根据学生心智发展,强化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在进行作业设计之前,应当优先考虑如何保证其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能够在理解作业内涵的同时体验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乐趣与喜悦,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效率。保证作业的趣味性,便需要从下述三点原则进行设计,即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喜好;保证作业设计立足于实践和生活,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后,能够保持较强的高度兴趣,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必须保证作业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例如以“动能”一章为例,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在学习动能时的重点内容,即做功。做功需要分析力以及力的方向上的位移,而“力的方向上的位移”指的是:当位移平行于力,则位移便是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当位移垂直于力,则位移就不是力方向上的位移;若都不满足,则需要对位移进行正交分解,平行于力的方向上的分位移仍被称为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开展该课时的习题设计,就需要通过动能的核心内容“计算功率”,并选择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兴趣的作业,而做到上述内容,教师可将风车这一学生常见的元素作为主题开展作业设计。该设计中使用的风车并非学生日常中所接触到的纸风车,而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风车,这类风车通常建造于风力较大的地带,通过风力发电的方式降低火力发电的负荷。以此为前提,开展作业习题设计,即已知每辆风车的截面积S=20m2,空气的密度为p=1.3kg/m3,当有风速为20m/s的台风经过这部分风车时,所能够产生的动能是多少,若风力转化成电能的效率为30%,那么在一个小时内,一辆风车所能够产生的电能是多少?这类型的作业能够再现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促使其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还有助于引导其对物理知识进行深人探索,进而能够将物理知识充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在设计有效作业过程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将题目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设施以及物品进行联系,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周边的事物,还能够灵活运用物理去了解日常生活,并以此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

2学生自主设计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程改革核心是学生主体。学生是发展的个体,学生的物理观和知识架构是在原有基础上慢慢地、螺旋式发展而来的,所以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设计中来很有必要。学生也是作业的设计者。通过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能够很好地激发个体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合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设计中来,鼓励学生自主发展,能有效引导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例如,有的学生根据“骑行电动车必须佩戴头盔”的交通规定进行了关于“动量定理”的作业设计;有的同学紧跟热点,在观看“天宫课堂”后深受启发,设计出关于“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的作业。

3布置实验创新类作业

布置实验创新类作业,将学生的创意想法呈现出来,突出物理实验的适用性和科学性等特点。如在“探究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教师准备砝码、刻度表、铁架台、弹簧等实验仪器。将弹簧挂在铁架台上,与此平行的是竖直的刻度尺。观察弹簧的长度并逐渐加大砝码的重力,在白纸上画出重力与弹簧长度曲线图,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常规物理实验的做法,受弹簧反弹属性的影响,在观察刻度尺与砝码重量关系时普遍存在误差。鼓励学生课后创新改进实验仪器,用游标卡尺进行替换,并逐渐加大钩码的力度,重复实验三次及以上,增进实验的精确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4重视综合发展,为学生设计信息化物理作业

第一,设计信息化物理资料搜集作业。物理教学涉及很多拓展资料,这些都是教材和参考书中不具备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在互联网引擎中查找和搜集此类拓展资料。如结束一堂物理概念教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搜集物理科学史、物理学家趣闻轶事的作业,然后把搜集内容下载到个人U盘中或是直接上传到班级学习群里,这样学生在搜索、阅读、筛选物理资料的过程中就得到物理科学文化的积淀,同时也锻炼学生信息工具应用和信息资源整合技能。第二,设计信息软件制图作业。高中物理有很多作图题,教师可以针对这类题型为学生设计信息软件制图作业。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几款智能高效的作图软件安装在电脑和pad上,然后精挑细选物理作图题,让学生使用信息软件完成作图作业,完成后发布到班级作业交流群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线互相批阅制图成果、探讨信息化制图经验,这样一次高质量的物理信息化作业就开展完毕了。

5根据物理作业多样性进行分层作业设计

在开展分层作业设计活动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进行分析,以物理作业形式的多样性为基础,为学生设计分层作业。例如,对于一部分学生的物理知识实践探究能力不强,在物理实验等方面的学习能力上存在很大的欠缺,影响他们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深度有限。对此,教师可以为这部分学生设计一些实验探究类的作业,像“探究毛细现象的实验”这样的作业,教师为学生讲述“毛细现象”知识之前,为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作业,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物理实验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探究和观察“毛细现象”,让这部分学生既能够对“毛细现象”知识有一个基本了解,也能够提升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另外,对于那些学生对物理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些对物理知识综合应用的题目,像那些将摩擦力、浮力等相关知识综合应用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综合练习,能够提升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这样,教师根据物理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为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理念为当前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提供了方向,也为分层作业设计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指导。结合当前高中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中存在的差异情况,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分层作业,保障分层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以此来实现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中稳步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苏鹏顺,任俊红.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22(6):54-55.

[2]黄新琴.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分层作业设计探究[J].电脑校园,2019(9):7916-7917.

[3]胡归.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作业设计例谈[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4):12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