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BOPPPS和对分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生药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双语媒体号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打开文本图片集

[ 作者简介:苏慧慧(198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E-mail:suhui1126@126.com。

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教育研究项目(Wjlx2022232),河南省科技公关项目(232102310337),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骨干教师培养计划(SQ2021GGJS05)]

摘要:《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研究在BOPPPS教学模式中融入对分课堂,通过引入对分课堂,引导和鼓励学生把“学”聚焦到自身“过程中的成长”,通过精彩留白、独学内化、小组讨论、答疑强化等步骤渐进性地改变学生的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整合能力、自我反思与评价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BOPPPS,对分课堂,生药学,教学改革

Abstract: "Pharmacognosy"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pharmacy specialty, in the whole teaching system plays the role of connecting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In this study, the teaching model of BOPPPS is integrated into the divided class. By introducing the divided class, students are guided and encouraged to focus on "learning" to their own "growth in the process". Students' ideas are gradually changed through the steps of wonderful blank space, internaliz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group discuss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question answering. In this way,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self-learning ability, knowledge integration ability, self-reflection and evaluation ability, cooperative learning ability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abilities.

Key words: BOPPPS, divided classroom, pharmacognosy, teaching reform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综合了《药用植物学》、《天然药物化学》以及《药理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随着学科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学要求,考虑到目前大学课堂的实际情况,需要我们以学生为本,探索出一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新教学模式。本研究将BOPPPS与对分课堂模式进行融合,在《生药学》课程中进行教学实践,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教学模式介绍

1.1BOPPPS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一直都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许多的教育工作者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做出了努力,使教育理念得到的更新,把翻转课堂、慕课引入课堂,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式最先由加拿大哥伦比亚省的教师技能教育工作坊 ISW(Instructional Skill Workshop)提出。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和交际法为理论依据,以有效教学设计著称,是一个强调学生参与和反馈的闭环教学过程模型,该模型是一个能够帮助教师分解并分析教学过程、找出教学盲点、改善并提升教学成效的工具[1-2]。其包含导言(Bridge-in)、教学目标(Outcome)、前测(Pre-test)、参与式互动教学(Participation)、后测(Post-test)和总结(Summary)6个教学环节[3]。与传统教学相比,BOPPPS教学有3个方面的优势:首先,该教学模式强调和关注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其次,该方法强调学习过程中主体是学生;最后,该模型强调教师和学生对教和学的反思。其应用实践表明BOPPPS是一个“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教学模式。

1.2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2014年,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结合心理学、脑科学、教育学等理论原理,将原有讲授法和讨论法进行解构与重构,提出了“对分课堂”( PAD Class)。其核心理念是将课堂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留给教师讲授,一半留给学生讨论,并将讲授和讨论之间引入心理学的内化环节,学生对于不理解的问题,在内化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化速度、内化方式进行内化,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4-5]。让学生对讲授内容进行吸收之后,有备而来地参与讨论,给予同学们充分的展现平台,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其教与学活动分为精讲留白、学生独学、小组讨论、答疑点评四个步骤。

1.3 BOPPPS与对分课堂相结合的意义

BOPPPS教学模式,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结构性划分,实现了由教师的单一主体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并将主体转换至学生层面。但在BOPPPS教学教学实践中,注重了环节的完整性,忽视了实践的灵活性,导致整个过程略显生硬,特别是核心要素“参与式学习”的教学实践,往往不能很好的均衡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之间的关系,没能很好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同伴合作,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尚未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而“对分课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增加了内化吸收和隔堂讨论环节,是激活BOPPPS教学模式核心要素“参与式学习”的关键,若将这两种模式有机融合起来应用,相互支撑且能扬长避短,更大程度上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6]。

“对分课堂”与“BOPPPS教学模式”融合框架图

2 BOPPPS结合对分教学模式在《生药学》课堂中的应用

《生药学》教材中记录了上百种生药,从生药的基源、产地、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知识点多且琐碎,本文以各论部分生药“人参”为例,将BOPPPS结合对分教学模式的活动设计的授课方法介绍如下,以其为学生“参与式学习”提供更有效的参考。

2.1导入

拿出人参的常见伪品商陆,提出问题:①如何来鉴别人参?②野生人参与园参从性状特征上如何区分呢?③为什么人参价格这么高?以问题开篇,引发同学们思考,随后布置学习任务:查阅资料,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下次课由同学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2.2目标

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仅仅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人参课程的学习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准确说出人参的来源、产地、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特征;(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人参的真实性进行鉴定。(3)思政目标:在主动学习中实现自我价值;通过人参的真伪鉴别,培养同学们良好的职业道德。

2.3前测

借助对分易平台发布问题,了解学生是否清楚“珍珠疙瘩”、“芦碗”、“芦头”、“艼”等名词,了解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线上或线下点评,及时调整学习的重点、进度。通过课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及老师的测评,学生与老师均完成了课堂前的准备,为“参与式学习”奠定了基础。

2.4参与式学习

以本草考证引入人参的药用历史介绍,《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的功效,“久服轻身延年”。几千年来,中草药中人参都被列为“上品”。接着由同学们以PPT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成果。在学生分享结束后,由其他组同学进行点评、补充,提出问题。对于不能解答的问题,由各组之间进行讨论。最后,老师通过PPT放大人参的细节特征,学生分小组从形状、颜色、大小、质地、表面特征、断面特征等方面对人参进行描述,最后由老师用生动形象的经验鉴别术语进行总结,“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

结合人参的粉末特征图和横切面特征图,对人参的粉末特征和横切面特征进行学习。并将人参的簇晶和之前学过的大黄的簇晶进行对比,在讲解人参的树脂道时,回忆前边学过的分泌组织内容,查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对人参的化学成分进行学习,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益智。通过对人参的性状特征和粉末特征的讲解,让同学们熟知人参真伪的鉴别,同时要让同学们知道,对于一个生药的鉴别不是从一两个特征就得出了结论,而是从性状、显微、理化反应等几方面综合鉴定的结果。

2.5后测

讲授完理论知识后,为了检验讲授效果,以PPT展示野生人参、园参以及人参的伪品等图片,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辨识,并阐述理由。最后在拿出常见的伪品实物,请同学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药材鉴别能力。

2.6总结

在小组讨论后,利用思维导图对人参的基源、采制、产地、性状、显微特征等进行总结,进一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2.7 “亮考帮”作业

学生在学习完本节课内容后,学生对于人参的采收、加工及性状、显微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如果不内化吸收,效果将大打折扣。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亮考帮”讨论,共同完成亮闪闪、考考你、帮帮我环节。其中,“闪亮亮”环节学生多以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及个人感悟式形式出现。“考考你”环节,通过对所学问题进行提问,进一步通过互动巩固所学内容。在“帮帮我”环节中,对于记忆性的知识类内容是没有问题的,最主要的是对所学内容的灵活应用问题。“亮考帮”作业要在隔堂讨论之前交给老师,便于老师在隔堂讨论环节

了解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下次课安排。

新的教学模式给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带个耳朵去听课就行了,学习压力会增大,但往往是压力才能逼迫自己学习更多的内容,例如:如何查询文献、如何更好的做PPT、在做思维导图时如何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等等。在完成这些内容的同时,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3 BOPPPS+对分课堂应用的注意事项

3.1 做好教学设计是关键

BOPPPS+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主体,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被动灌输。但正是由于学生的全面参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更大程度得以开发,所以碰撞出来的问题就会越多,对于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也会越高。因此,全面的做好教学设计,才能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3.2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氛围,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来说,BOPPPS+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这就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依据前测情况完成教学设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3.3 注意“讲”与“留”的比例

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将课堂一分为二,一部分留给老师讲,一部分留给学生讨论。如果老师仍按照之前的课堂讲授方式讲授,时间肯定不够。因此老师要提前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讲授重点、难点进行梳理,做到精讲。老师的讲不在是像过去一样,把自己准备讲的内容讲完就可以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体会,自认为讲的很清楚、很明白了,课堂上问学生也是听懂了,可是课后再问学生还是不会。所以,没有留给学生内化、讨论、分享只是单纯的听,而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是无法提高教学质量的。

所以,在混合式课堂上,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精讲留白,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学生情况等因素,确定“讲”与“留”的比例,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课堂“分享、答疑、解惑”的时间。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内化吸收过程中提出的“亮考帮”情况,调整下一次课“隔堂讨论”时是直接进行讨论还是先由老师补充讲解共同的疑惑点之后再进行讨论。

3.4 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构建

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是落实全面评价的保证,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适当增加过程性考核的比例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系统性的收集并准确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对于落实过程性评价也是非常重要。

4 结语

传统的课堂讲授,老师是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灌输的内容,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果不佳。BOPPPS和对分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同时也反映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法。

BOPPPS与对分课堂相结合,将BOPPPS中的参与式学习用对分课堂的4个环节(精讲留白、学生独学、小组讨论、答疑点评)替换,发挥这两种模式的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李爽, 付丽. 国内高校BOPPPS教学模式发展研究综述[J]. 林区教学, 2020(02):19-22.

[2]温娟娟, 李卓, 卜佳, 等. BOPPPS教学模式在循证医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J]. 继续医学教育, 2020,34(06):25-27.

[3]赵淑杰,朱鹤,洪波,等.以BOPPPS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有机化学》课程教学[J].高教学刊,2020(28):78-81.

[4]张学新. 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 复旦教育论坛, 2014,12(05):5-10.

[5]杜艳飞,张学新.“对分课堂”: 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3):116-118.

[6]冯瑞玲,董俊,张鸿儒,等.基于BOPPPS和“对分”的混合式课堂实践及成效[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6.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