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1+X”证书制度的职业本科背景下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探究

双语媒体号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基金项目: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校本课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研究》(课题编号:BKZX202208);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四五”规划课题《“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背景下化工类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课题编号: NZJGH2022182)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在新的历史时期背景下,教育部推出了“1+X”证书制度,进而推进了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级阶段的教育类型,职业本科重点培育高层次技术技能复合人才。与此同时,“1+X”证书制度也是培养学生成为掌握多种技能本领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制度,可见两者的育人目标一致。因此,文章基于“1+X”证书制度,提出构建跨专业“平台+模块”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对策,以期有助于国家职业本科高校建设试点工作的特色发展。

【关键词】职业本科  “1+X”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

前 言

所谓的"1+X"认证课程,便是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课程和普通学历证书教育课程相互融会贯通的课程。宏观层面,"1+X"的认证教育体系是以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统称。微观层次,即指学历证书或专业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技术知识等级证书中指定的某一种专业技术知识等级证书联系、直接相应的学科或一组知识。它是以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主线展开课程、将教学内容设置与教学模式结合的课程,是"书证融通"的重要载体。

1.“1+X”证书制度有助于促进跨专业“双证融通”落地

按照"职教20条"的文件精神,至二零一九年一月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关于制定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一+X证书)工作,旨在达到培养经济社会亟须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1+X"证书制度工作的启动,为职业教育跨专业"双证融通"、复合技术与能力素质的培训,创造了必要条件。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衔接,也是提升职业教育育人质量、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的适应能力的重要举措。由于我校是一个集多专业“1+X”证书试点院校,对“1+X”证书制度实施取得一定经验。

2.职业本科高校构建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价值

通过对"1+X"证书体系下跨岗位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重构,深入研究了职业教育本科教学背景下专业课程内容和专业技术能力合格要求的结合,以及课程考核形式与专业技能知识评估手段的整合,以推动职业技术本科教学的人才培养方式的进一步优化。通过对"1+X"认证体系下的跨专业复合技术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探索,可以把职业资格中所包含的理论、基本技能、关键知识、核心技能、职业素养要求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思政目标,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跨专业“1+X”双证融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可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该项目将率先探讨在采用"1+X"证书制度的职业本科背景下跨专业双证融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根据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要求,结合行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以及其他相关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将"1+X"证书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紧密结合,以"1+X"证书制度为基石,一定能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三教”改革,为社会培养各类复合型技术技能物流人才,属于一种创造性的课程。

3.构建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3.1选取跨专业紧密度高的X证书

通过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协会以及职业院校多元化协同,梳理新时期各专业范围内对应职业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工作岗位中有关描述,结合各校相关专业及“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的职业技能标准与职业既定鉴定方式,筛选出与证书能力要求密切相关的专业教学内容。职业技能证书来细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专业教学内容,进而获取“双证融通”课程开发的抓手和切入点,有助于后续对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3.2构建跨专业“平台+模块”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

依据国家专业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要求,对已明确要融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研究分析,选取跨专业紧密度高的1~2个X证书,基于“双证融通”的理念,确定与职业标准紧密对应的课程,构建跨专业X证书的模块课程,同时,结合指定专业的其他核心课程形成模块课程集群。此外,以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构成平台课程集群,由此最终搭建各专业“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模块课程”(简称“平台+模块”)的“双证融通”课程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通过“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建设,解决“1”和“X”的有机衔接问题,创新职业本科教育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图1 跨专业“平台+模块”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

3.3制定与“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匹配的课程标准

为深化“三教”改革,确保“双证融通”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开发X证书各模块的“双证融通”课程标准,实现了专业技能培训学生的课程内容,和"1+X"证书的技能鉴定内容相融合,从而制订X证书各模块的"双证融通"的教育方案。在对各校区人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聘请行业 兼职导师和教授,一起来编制了X证书各部分的"双证融通"课程标准。将职业学校涉及的基础知识、技能的基本素质要求,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核心知识、职业素质的有机结合,根据国家确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学校采用了课程理实合一的教学方法,并制定了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同时,在使用课程平台上,自编学生练习使用的课件,应图文并茂,有大量的实用项目示范,学做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操作技能,把内容做到精练、准确、科学。由此,学校完成了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借助X证书中各模块的"双证融通"课程标准,解决打造"金课"及课程管理的问题,创新"双证融通"的学科复合培养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各学科质量和教师培养质量,促进专业教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本科院校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打造网络平台。通过对“1+X”证书制度下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构建的探索,,希望在各学科领域中进行三种"有机融合",即专业课程要求与职业规范的有机融合,专业教育实训课程与职业教育实景的有机融合,以及学校教育绩效评价与职业技能认证评价的有机融合,以进行跨岗位复合技术能力教育的培养目标,并能为职业本科教育培训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成全,刘亚萍.基于“1+X”证书制度的职业本科背景下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探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3,25(01):53-55+69.

[2]李小莲,余金凤,黄文杰.“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高职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探究——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22(06):130-133+141.

[3]张莹,毛亮.基于1+X证书制度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以轨道交通产业为例[J].机械职业教育,2022(04):9-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