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铁路牵引变电所设备的《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运行检修实训》课程标准研究
摘要:《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运行检修实训》课程作为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为培养学生适应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供配电岗位工作的要求,课程标准制定对接岗位能力需求,同时利用现场设备改造仿真实训系统匹配岗位能力,通过模块化的分解梳理岗位知识、技能及比重,梳理实训系统功能及项目,经过充分调研和实践逐渐建立课程标准,真正实现精准的人才培养,贯穿学生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岗位能力分析;实训系统功能分析;课程标准
Abstract: As the core course of rail transit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the course of Traction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Training is to train students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posts in urban rail transit operation enterprises, and the course standard is formulated to meet the needs of post ability, while using field equipment to transform the simulation training system to match the post ability.Through the modular decomposition of job knowledge, skills and proportion, combing the training system functions and projects, through full research and practice gradually established, to truly achieve accurate talent.Training runs through students’ career.
Key words: post ability analysis 1; training system function analysis 2; curriculum standard 3.
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文件要求完善教育教学标准,它包含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标准的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内容、检验教学成果具有指导性意义,利用铁路单位捐赠的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改造的仿真实训设备系统,以此为基础,从岗位能力分析、实训系统功能改造逐步研究并制定《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运行检修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我国轨道交通保持着蓬勃的发展势头,行业的发展对相关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巨大,通过对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和装备制造业的专业对口人才需求调研,需求具有铁路供电专业的系统维保人员较大,《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运行检修实训》课程作为轨道交通供电专业课程,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轨道交通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配置,在掌握供变电技术、继电保护及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习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应用,了解牵引变电所正常运行状态和各种故障状态,开展故障排查训练以及微机保护装置的整定和调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在轨道交通供配电工作领域的工作适应性,适应轨道交通供配电运维检修岗位工作要求。
二、课程标准研究思路
为培养学生适应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供配电岗位工作要求,课程标准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实际岗位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分析,制定对应岗位工作任务模块,按模块细化业务清单,分解知识能力清单,统计知识技能比重。二是通过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实训系统功能和职业能力分析制定对应的教学模块、实训项目、教学内容以及课时分配。
该课程标准研究是将职业人才需求、岗位能力要求、岗位生产过程和人才培养综合考虑的研究过程,通过找到行业、产业和职业的人才供求情况和能力需求,指引人才培养发展方向,决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研究制定的课程标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三、岗位能力分析
1 工作任务模块分析
该课程标准的制定以调研为支撑,通过调查访谈、专家研讨、意见收集等方式,调研与该课程紧密联系的企业、岗位、毕业生等人员,同时对《牵引变电所运行检修规程》、《牵引变电所安全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进行分析,充分了解人才培养需求,归纳工作任务模块。
该工作任务模块以变配电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为原型,通过对变配电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工作模块进行筛选,分析出关键行为模块的内容,初步形成工作任务模型,它主要分为设备运行、计划修、故障处置等三个方面。
2 业务清单及能力清单
在建立工作任务模型的同时,对设备运行、计划修和故障处置进行任务详细拆分,形成工作任务明细清单,在进行任务拆分时要求细化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项点,从业务清单罗列出所需的技能点,每一条任务明细均对应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在整理出技能清单后,需要进一步对技能点的需求比重进行梳理。
设备运行主要内容按照《牵引变电所运行检修规程》要求,对于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值班作业、倒闸作业、巡视作业,值班作业是掌握设备状态,监视设备运行,及时和准确、迅速处理故障,并将处理情况报告供电调度及有关部门;倒闸作业是远动操作、当地操作、进线倒切等;巡视作业是巡视屏显、表针、开关设备等处于正常状态。
计划修内容对于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保护装置检修、远动装置检修、监控后台检修;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检修包含外观、安装状态和功能性实验三个方面。
故障处置内容对于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一次回路故障和二次回路故障。
四、课程内容标准
在课程内容的编制上,根据岗位职责、工作任务模块、业务清单、技能需求、技能比重这五大板块进行详细的梳理和编写,从岗位能力需求、实训系统功能分析倒推课程内容标准,将授课内容和岗位能力需求对应,课时分配和技能比重对应。
结语
职业能力精细化对接供配电专业课程标准的研究,一方面根据行业标准、岗位要求、生产过程、实训系统功能来分析职业能力,一方面根据国家政策文件、教学标准来设计教学内容,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研究课程标准需要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共同推进,经过充分调研和实践逐渐建立,真正实现精准的人才培养,贯穿学生的职业生涯,使课程标准研究和课程开发推动专业教学标准的职业改革。
参考文献:
[1]熊邦宏,冯倩。企业新型学徒制课程的构建研究[J].理论研究,2019(12):35-37
[2]孙婧婍,郭佳。现代学徒制课程标准对培养工匠精神的研究[J].河南建材,2019(6):287-288.
[3]江小明,李志宏,王国川。基于教学标准体系建设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研究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02):6.
[4]李慧丽.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D].南昌:东华理工大学,2016.
[5]陈中瑾.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核心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的研究[J].才智,2018(10):159-160.
[6]胡辰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标准制定研究 [J].职业技术 ,2020,19 ( 5 ) :55-59.
(《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运行检修实训》课程标准的研究 MBXH21YB409 主持人 喻劼,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2021年研究课题)
作者简介:倪柏杨(1991年-),男,汉,四川德阳,工程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
喻劼(1973年-)男,汉,四川成都,讲师,硕士,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