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小学语文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教学常见问题及策略研究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数量必须达到145万字以上,足以证明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五六年级处于积累知识关键阶段,课外阅读正是丰富知识储备的有效途径。然而现阶段部分小学课外阅读教学存在不同的程度的问题,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处于停滞状态。为改变这一现状,笔者以部分小学语文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现状为主探析常见问题,进而以统编教材为主详细论述课外阅读教学实践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员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常见问题;教育策略
引言:
课外阅读教学是丰富学生阅历视野的主要途径,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或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禁锢较深,对于课外阅读关注度较低,多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过分依赖于学生的主动性与执行力,导致部分自觉性不强的学生课外阅读处于空白状态。为辅助课外阅读教学效率有效提升,接下来笔者重点研究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为教学策略的探究提供价值导向。
一、小学语文五六年级课外阅读常见问题
(一)课外阅读多以任务驱动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知识板块,尤其是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其不仅关系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还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颇有助益。现阶段,部分教师在课外阅读任务安排中,多以教材相关知识为主,并未遵循学生的喜好,如部分学生喜欢漫画、部分学生喜欢寓言故事、部分学生喜欢童话等等。而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多以教材相关书籍为主,或者教育价值较高的书籍,如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作品等等。并未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安排阅读任务,而是要求学生以权威性书籍阅读为主,对于部分趣味性文章,并不倡导学生阅读[1]。长此以往,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将会逐渐消退。究其原因,教师未尊重学生喜好,未立足于兴趣实施教学,导致课外阅读教学难以取得理想成果。
(二)课外阅读缺乏后期跟进
课外阅读是课后作业的一部分,定期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指导,既能确保阅读质量有所提升,还能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而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跟进,对于学生的阅读成果一无所知。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缺乏后期跟进不仅不利于改善优化阅读现状,还会导致学生在阅读中处于迷茫状态,甚至理不清课外阅读对于自身的实质性价值。学生的认知误区与后期跟进工作的不充分将会导致课外阅读效率出现逐层减退的情况。为避免课外阅读出现教育危机,教师应改变传统教育战略,健全评价体系,为学生构建信息反馈平台,检测学生阅读成果,并给予针对性阅读指导,促使学生阅读能力不断提升。
二、小学语文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一)甄选阅读文本,尊重学生主体
课外阅读是丰富语文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在指导学生有效阅读过程中,教师既要遵循教材教育方向,探索教育价值较高的文章,还应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空间,闲暇之余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2]。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其中主要包含了四大名著节选文章。结合教材内容,教师可以挖掘学生版四大名著,其中部分难点字词句都做出了解析,满足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在阅读指导中,禁止以任务驱动式为主,教师可以尝试借助语文课堂前几分钟与学生交流名著内容,或鼓励学生讲述其中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以此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名著阅读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应倡导学生自主阅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并将其中的内容分享给班级同学,在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换中,学生的阅读空间更加广泛,阅读能力将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二)家校合作教育,构建阅读环境
家庭教育是辅助课外阅读教学的主要力量,教师应尝试与家长建立合作机制,定期共享学生的阅读信息,将家长反馈的信息做好记录,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与此同时,家长在阅读指导中,应与教师阅读教学步伐一致。具体来讲,家长可以结合学生的作息时间帮助其制定阅读计划,并将计划内容传送给教师,教师则做出相应的指导与修改。既要避免大量阅读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又要从本质上消除课外阅读补充的情况。在阅读计划制定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确保阅读目标、阅读计划、阅读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3]。如基础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阅读一些名著、小说,尝试总结故事梗概,积累写作技巧。基础能力较好的学生应尝试阅读一些古典书籍,如《孟子》《论语》等等,在古典文学的熏陶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三)健全评价体系,优化阅读路程
评价是辅助学生进步的主要动力,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健全评价体系,指出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问题,优化课外阅读教学之路。在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尝试从完善评价项目、健全评价主体、丰富评价模式三方面展开。先来说评价项目,包括学生的阅读计划、阅读意识、阅读态度、阅读心得、积累情况等等,在多项目评价中精准找出学生阅读的缺陷与不足。再来说评价主体,包括学生阅读能力的自评与互评,加上教师的评价,三方结果的汇总中可以给予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结果。与此同时,学生互评可以在他人身上映射出自己的阅读问题,并在阅读中反思改进[4]。最后是评价模式,包括即时评价与阶段评价,即时评价是以学生的某篇文章阅读情况为主,如试卷阅读题、课堂表现等等,阶段评价以学生的周期表现为主,或周评,或月评,相较于即时评价,阶段性评价对于学生的定义更加准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中坚力量,应肩负起教育职责,促使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在评价改进中不断完善与提升。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浅谈了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员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爱芳.关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名师在线,2023(08):22-24.
[2]陈茹娜.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刍论[J].成才之路,2023(08):81-84.
[3]黎碧琼,李岚.习作教学减负增效的意义与策略——以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3(07):28-30.
[4]孙彩红.拓展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育学刊,2023(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