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区域推进中小学田径投掷类教学内容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小学田径投掷类教学内容在衔接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开启了国家层面的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事业,但目前的研究大多数还停留在理论方面,义务教育阶段的田径投掷类教学内容普遍存在“缺乏连贯”“简单重复”“内容断层”等现象。以此为基础,本文对目前中小学田径投掷类教学内容的现状展开了分析,并对怎样才能有效地推动田径投掷类教学内容的整合,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中小学课程;田径投掷项目;教学内容一体化
引言:
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生体质普遍存在着“亚健康”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年轻人对电子产品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身体的机会越来越少。中小学是学生在学校里生活和学习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体育教学就成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最方便的途径。所以,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对于提升中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体育课程来提高学生进行锻炼的兴趣,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在提升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学田径投掷类教学内容一体化的必要性
1.上肢力量不容乐观
根据统计数据,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成人上肢肌力指数有较大差距。上肢肌肉的力量锻炼,对于降低肌肉的损伤,提高运动成绩,促进肌肉的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内许多人眼中,上肢力量锻炼是一项“小众运动”,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它已成了全民健身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以美国为例,每年约有一千万人接受肢体肌肉锻炼,这当中就有六十万多名妇女。上肢肌力训练是欧美各国广泛开展的一项体育活动。上肢的力量锻炼是利用上肢的各关节及肌肉群进行发力,从而达到运动的目的。根据中小学田径教学现状来看,部分年级的学生在耐力、上肢力量等方面的指标存在着下滑的趋势,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了田径投掷类教学内容一体化的缺失。
2.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田径运动项目包括跑、跳、投、掷四个基本项目。其中,投掷项目是田径运动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能体现学生运动能力的部分。它既能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同时,还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坚韧、努力的精神品质[2]。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年一学期的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各项内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发现田径投掷类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中小学田径投掷类教学内容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1.梳理整合中小学田径投掷类教学内容
遵循“立足项目,立足教材”的原则,对田径投掷类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将以单一项目为主导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转变,将项目进行了分解和重组,将有关的内容融入到一个或几个项目之中,从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体系[3]。根据中小学各个年级田径投掷类教学内容的设置情况,每个年级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另外,在中小学每个学期都要设置投掷类教学内容,采用新授或复习的方式,都能够对目前中小学田径投掷类教学内容一体化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改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推进投掷类课程的有效开展。
2.制定中小学田径投掷类教学内容评价标准
目前,对于学生的投掷课程的评价还比较主观,学校在设置田径运动课程的时候,主要是以优秀、优良和及格为标准,虽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衡量中小学生上肢力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就投掷课程而言,各种技术动作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这使得教师很难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
因此,评价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也就是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又可以给每个学生一面“镜子”,既能照亮自我和他人,又可以给老师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增加对学生体质的认识,使老师由“目前的教学水准”向“无界”发展。
比如,在讲授“拿着轻物体的投掷”时,在总结出了“拿着轻物体,背过肩,用力挥臂,重心前移”的动作方式后,老师就可以让同学们组成一个小组,对所讲的内容进行“生生互评”,每个组有一名同学完成了一个动作,而其余同学则可以按照所讲的动作准确度,力量,角度等方面来对同学们进行评分,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互相的评分来增强自己的自主性,也可以让学生在评判别人的时候改正自己的错误,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体育教学就成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最方便的途径。田径运动与抛掷运动课程整合是田径运动各大类运动课程整合建设的一部分。在对中小学田径投掷类教学内容进行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整合的实际效果。在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构建和改革中,体育内容的整体化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期望通过整合教学内容的实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建伟,薄敏.体育核心素养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的困境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09):49-52.
[2]沈洪.深度学习视角下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设计与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22,41(07):39-41.
[3]李建达.体育教学全课内容一体化的实践探索[J].体育教学,2023,43(0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