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双新视域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科融合的路径探索

学术与研究
合肥市第八中学 230071

摘要:物理学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学生认知的发展能力同样也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借助学习进阶指导形式完善高中物理教学,既与物理学科本质特点相符,又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相一致。在此过程中,跨学科教学形式的应用可谓进阶指导形式下的一项有益的尝试,因此本文探索了高中物理跨学科教学的可能性,结合几个角度给出了指导建议。

关键词:双新视域;高中物理;学科融合;策略

引言

知识本身是没有学科之分的,高中教学内容中各科目都是有联系的。其中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物理科目和其他科目同样有着跨学科的联系,尤其是高中物理与数学学科、化学学科、地理学科等方面的学科间联系比较紧密。同时,还与文科科目如政治学科、历史学科也有着些许关联性。因此学生物理学科学习效果不理想也可能会影响其他学科的成绩。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跨学科衔接的融合点较多,因此需要结合具体的融合点来分析具体的问题。物理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把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有效衔接、融合,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学好物理学科。

1.高中物理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高中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其内容和方式能够与数学、化学、地理等学科发生较为紧密的联系,从而形成众多的交叉融合点,这与如今五育融合化的大环境相一致的,特别是可以据此给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奠定跨学科研究的基础。对于该问题,相关研究者给出了各自的解释,其中普遍的看法是跨学科教学是基于某个基准学科,以之为中心,对其中的内容与不同学科知识给予交叉阐释、应用,以达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效果,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通常跨学科教学具有下述几方面的突出价值和意义。首先,跨学科融合是时代所需,是社会文明发展的趋势,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其次,它破除了原本存在的学科壁垒,使不同学科的知识及理论共同作用于中心学科的教育与研究工作;再次,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师生构建形成交叉学科环境;最后,跨学科教学可以利用不同学科的资源融合手段,有效地处理学生与教学目标距离遥远的问题,在问题探究进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养。

2.双新视域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科融合的路径探索

2.1深化物理与化学融合,提升学科融合度

物理和化学同属于科学课程,它们在促进学生正确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中物理学科学习内容与化学知识学习或者化学思想的形成有很多共通之处,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可以让学生从微观的视角更加精准地认识物质的大小、结构、运动等,同时,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化学中的分子相互作用、能量转化等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提升物理知识的应用。因此,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探索物理与化学的融合知识、方法,使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加多元化。在高中物理与化学教学融合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从而加深学生对学科间知识融合的深度理解。

比如在物理学电荷守恒定律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去解释化学问题。例如化学中铁和稀盐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离子方程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这个反应当中的电荷是怎样转移的、反应前后电荷的总量变化情况、解释该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以及解释能量转化的具体路径即做功情况。经过仔细观察,学生发现这个反应的基础是铁的电荷转移给了氢离子,而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电荷的总量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学生同时联系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可以从能量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之后的生成物为何能够呈中性。此外,教师在教学电流、电动势等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化学中的原电池等方面的知识,促进物理教学与化学知识的深度融合。

2.2优化跨学科交流备课,落实核心素养

能够深度融合的跨学科的知识点往往在日常教学任务比较难以落实教学任务,如果仅靠单一学科的知识学习并不能够很好的令学生理解,比如地理学科中的地转偏向力,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大概率依靠死记硬背,但是如果利用物理知识解释好地转偏向力,学生不仅理解更加顺利,掌握更加牢靠,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对气旋和气流的偏转的理解,大大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因此,不同科目的教师需要不断的交流与合作,这样能够更好地把跨学科的知识缺陷弥补回来,相互促进教育教学目标达成。再例如物理教师在与历史教师进行合作交流时,天文物理知识和热学相关知识能够帮助历史教师更好的解释历史书中的战争地点的发生时间和位置等,如草船借箭。跨学科交流备课,能够更好地帮助不同科目的教师理解教学大纲的知识点,从而更好的突破传统教学理念,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从而不断的更新、创新教学理念。

2.3突出学科间工具属性,提升综合能力培养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和数学学科的知识点关联比较密切,尤其在运用数学解决物理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体现,同时近年来高考对教学的导向之一就是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查。举例来说,斜率问题便有着极大的应用必要性,数学学科中的斜率问题在物理图像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速度时间图像、位移时间图像等均可以从中得到学科思维的沉淀,除此以外,像三角函数问题、矢量问题、圆的知识、统计学内容等,均可以在物理课堂上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同时数学中的概率统计规律对生物学的应用体现已然是凸显的。总的说来,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无论是数学思想还是数学方法,都可能始终渗透于物理学习过程之中,给物理概念或者物理定律的学习奠定基础,促进物理学科问题的解决。

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形成开放的教育观念,积极开展教学探索,充分分析教材,联系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地使用各种方法、工具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让物理知识在跨学科教学的帮助下渗透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的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沉淀,深化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实施落地。

参考文献

[1]何晋中.高中物理教学跨学科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7(16):70-72.

[2]唐子怡,袁令民.新课标指导下基于大观念的物理教学课例探讨———以教科版“人造卫星运行规律”为例[J].物理通报,2020(11):4.

[3]苏但忠.高中物理教学跨学科衔接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161.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