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高中历史教学视角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研究

学术与研究
汝城县第二中学?湖南郴州?424100?

摘要:历史教育是中学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与历史观建设的关键课程。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与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的侧重点与教育的形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很多的学生会在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与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上产生“重叠性”的学习认知,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上关注度有所下降。但是从教育的专业性角度来看,不同阶段的历史教育所侧重的内容不同,教学的目标不同。因此,初中阶段教师在展开历史教育的时候既要关注到基础的理论上的差距,也要从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初高中教育协作上展开探索,从而提升教育的成效。

关键词:高中;初中;历史;衔接

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衔接,是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更深入、更专业的学习。教师在初中阶段历史教育中,要充分了解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现状挤基本要求,做好打基础工作的同时保持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为高中阶段更深入、更专业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初高中历史教育的区别

1、教学目标不同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主要是以基础历史入门知识为主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简单的对历史知识的记诵为主,在考核的时候也是以简单的历史基础的填空、记忆为主的。但是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中,教学上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基础的历史知识有记忆,还要对历史史实的意义、影响等进行全面的理解与分析。这就是在初中教学之后的高中历史学习目标的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正是这一不同,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有不同的教育侧重。

2、教学方式不同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中,教师首先是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的。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将案例教学、史学故事教学以及基本的逻辑教学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但是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史学意识与史学思维,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偏重于理性化教学方式的使用,如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逻辑思维方式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通过不同教学方式的选择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不同的认知,从而为学生呢个的历史学习能力培养打好基础。

3、能力要求不同

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教师要关注的是学生对基础历史知识的学习,而高中阶段的历史教育,教师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与历史学习思维。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中,教师要关注的是基础的历史史实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基础历史概念有所理解。在高中阶段中,教师要通过讲解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自主学习、史学思维等各方面分析理解的能力,并对整体的历史知识有系统的认识与全面的了解。不同的能力要求下,学生需要关注自身的历史学习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基于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初中历史教学衔接策略

1、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搭建历史教学框架

初中阶段虽然是历史学习的入门阶段,但是从整体的中学阶段的历史学习来看,只有在初中阶段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才能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中进一步推动学生对历史学习有深入的认识。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为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方面,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习的历史知识有网状的认知,逐渐体会整体大历史观的重要性对历史学习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初中阶段历史课本的知识与高中阶段的课本历史知识有较多的重复之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关注到这些重复知识在高中与初中阶段的教育中的重复性,并针对不同阶段教学目标的不同展开教育。以思维导图教学让学生对整体历史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大历史观,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所侧重,避免中学阶段历史知识的重复教育。

2、以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思维

初中历史教学虽然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创新,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创新的教学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深种历史学习的种子。首先是分层教学的方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现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教学。比如有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喜欢掌握史实,有些学生喜欢掌握历史脉络,有些学生喜欢记忆历史意义、历史价值等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问题教学的方式设置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针对自己了解的历史知识展开提问。这样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展开接下来的教育。在课后的历史知识考核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对历史有全面的认识。比如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讲解基础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反向答题。这样,学生对史实、历史故事就能够有一定的了解,既将问题与历史结合起来,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达到了课堂考核的目的,提升学生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成效。

3、以信息技术推动中学历史教育的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与信息化的发展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在教学的过程中,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也要从这一角度出发,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是课堂教学方式上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基础性的、关键性的历史事实与历史时间的记忆上,如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双十二协定的签订等需要掌握的基本历史史实及以上,很多的学生会出现混淆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单元总结的过程中将这些基础知识以时间轴与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串联起来,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对类似事件的混淆,也能够从时间线的角度出发构建思维导图。同时,图片、视频以及音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与知识呈现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历史学习有充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体验式的历史教学。这样,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更能够从声、色、情等多角度出发,不断提升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识。

三、结语

初高中历史教育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历史脉络有充分的认识,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推动初中历史教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初中历史教育成为高中历史教育的科学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明,初中历史教育中爱国情怀的培养策略[J].华夏教师,2023(09).

[2]徐淑霞,网络背景下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华夏教师,2019(13).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