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红色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育的构想与裨益

教育与研究媒体号
沈阳大学 辽宁沈阳 110044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是创新德育工作的手段,是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特别是思想品德素养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使命的内在要求。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文化,包含我国重要的精神理念,是培养我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有效资源。为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德育,教师应以课堂为载体,以红色文化为内容,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特通过对红色文化课堂进行思考和探索,提出一些有效建议。

关键词:红色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强化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特别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也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和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与使命[1]。因此,为适应新形势,我们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并努力探索如何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高中教学之中特别是英语教学之中,从而提升高中生核心素养特别是思想品德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

1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1 红色文化的内涵

1.1.1广义与狭义

从广义上来说,红色文化被理解为世界中整体的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整个历史的变革中形成的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知识体系;从狭义来说,红色文化被理解为是我国共产主义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发展探索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知识有关的体系,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两个方面出发,将马克思与中国实际所处现状结合起来,把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结合起来的文明综合。从文化的方面来看,也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上的红色文化是通过文化的形式表现出的具体的社会文明的形态,广义上的便是物质文化能够体现出来文明发展现状。红色文化资源最根本的定义就是红色,红色代表了更多的革命意义与科学性质,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崭新的红色文化,鼓励人们不断地前进发展。

1.1.2红色文化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文化精神的独特属性

在红色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的奋斗精神、革命精神、各种优秀品质以及光荣的革命传统。其本身属于文化精神,不仅有抽象的文化理论,也有具体的革命英雄事迹、纪念遗址、历史宣传片以及纪念馆等,新时期我们传承民族文化、弘扬革命传统、追寻红色足迹,必然要做好红色文化的学习与传承。通过讲解红色故事,做好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承,使红色文化的深刻教育达到理想预期[2]。

1.2红色文化两大特征

红色文化具有两方面的特征,分别为意识形态性和历史传承性。

1.2.意识形态性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党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文化成果,指引着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具有意识形态的教育属性,可以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想与信念,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

1.2.2在历史传承性方面

红色文化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均具有各时期的鲜明印记。因此具有很强的历史传承属性,立足于中国社会实际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一脉相传的。

2 红色文化融入英语课堂的意义与实践构想

2.1意义

2.1.1红色文化具有传承性与引导性

红色文化是我党在指挥工农红军革命战争时期留下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文化,呈现出直观与思想独特的时代特点、给当前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优秀精神指导。在教育教学中,各级各校应该思考红色文化所具备的传承价值。在把握教育内容与课程特色的基础上,分析渗透红色文化的合理路径。通过重视红色文化的运用,从而引导帮助学生们塑造健全人格,利于思想教育的深化开展。所以应关注并重视英语教师在为高中生开展课堂教学时,落实红色文化的价值与具体方式。

2.1.2红色文化在改善当代学生精神面貌上具有跨时代性

青少年是我国的未来和希望,每个民族都把青少年的教育当成最重要的事,为此,我国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号召社会中一切有效资源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学生们先进的精神风貌远不比从前。深究其因,其中不难看出是受到了社会中不良现象的影响,一些学生表现出无理想、无信念、无目标的“三无”心理现象。不但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且没有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因此,将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带到课程中,有利于改善和平衡学生的身心状态,不仅对学生有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还能鼓励学生积极向上。

2.2实践构想

2.2.1构建全新课程体系,立足文化资源运用

在红色文化呈现出的发展特色和传承价值的基础上,英语教师若要在课堂上合理融入红色文化,则应该在运用红色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英语课程教育体系,从而在优化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推动课程教育的更优发展。所以在日后的课程教育中应该在有红色文化引导下,构建全新的教学标准,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提高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水平,同时有助于在有效融入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强化高中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

同时,英语教师也应该在把握课程内容的前提下,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源。围绕不同的教育重点和目标,合理运用红色文化。例如,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该在整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筛选对高中生更有吸引力的教育资源。通过红色文化融合来推动概念教学的优化发展,利于在把握课程中心的基础上,拓宽课堂教学维度[4]。英语教师在课程教育中,教师可以将《毛泽东语录》中的英语摘选运用到课堂教育中。立足于语录阅读,对高中生进行红色文化的渗透教育,进而在提高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推动课程教育发展。

2.2.2优化教育实践体系,提升学生情感体验

英语教师在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育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各项环节的关联性、在课程资源整合基础上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立足红色文化运用革新之前教学思维和能力培养目标,利于提高学生们的知识探索和文化精神体验。基于红色文化呈现出的运用特色和实践价值、英语教师可以围绕实际情况优化红色文化教育实践体系。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进行探索与情感体验的程度。

英语教师需要在基础框架调整基础上分析提高红色文化融入效果的策略。在教学框架优化过程中,在保障重难点内容讲解集中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阶段性培养。英语教师应该在不同阶段融入红色文化、在不同阶段都能对高中生进行红色文化精神熏陶,有利于增加高中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与梳理能力[5]。同也要改进先前的测验形式,鼓励学生对红色文化进行自主学习,在优化教育条件基础上强化班级学生的情感体验。

2.2.3创新既有教育方法,落实优秀教育观念

研究指出英语教师通过红色文化的运用能打造更高水准的探究平台。在资源挖掘基础上构建更高层面的探究平台、引导高中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传统教学方式不能推动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没有引导高中生对红色文化发展历程、精神特色与传统价值进行思考,不利于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所以英语教师应该在红色文化体验基础上创新之前的教育方法、重视落实优秀的思想观念教育。

一方面将红色文化和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融合,通过对多种资源的运用,来锻炼高中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们形成红色文化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思考能通过哪些方式,对红色文化进行有效运用,立足于合作探究与主题互动等方式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让高中生在课程内容探索基础上体验到红色文化的价值。例如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通过《红岩》等红色文献的运用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让高中生在锻炼阅读能力基础上对红色文化进行深度体验[6]。在开展高中生写作教学时可以“ What is the connotation of red culture ? What ties does it have to link the educational heritage value to 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ic red culture and our English teaching.”等为主题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在对内容进行梳理和体验的基础上,开展内容写作。长此以往,在加深高中生对红色文化体验水平上,实现自身写作能力的锻炼,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

3红色文化融入英语课堂的具体举措

3.1渗透红色教育,多彩英语教学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出来的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一种宝贵的物质和精神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必须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作为教师,我们要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善于把红色教育资源和学科资源进行融合、提升,使其为教育教学服务[7]。

3.2创设相关情境,适时融入红育

高中英语教师要用全新的教育观来引领、教育和感染学生,激起他们对红色人物的敬仰,对红色文化的认同[8]。

另外仍需注意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的德育不同于政治课、思品课、历史课和班会课当中的德育,它是与英语知识教学相结合进行的,必须遵循英语的语言教学规律,融思政教育于英语教学当中。作为组织人、资源准备人、参与人和评价人,我们可以先通过让学生倾听、诵读、体会英雄故事,让他们受到艰苦奋斗、乐观向上、无私奉献等方面的教育。我们还可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融入相关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既把学生引入到了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情景中,又激发了学生的红色情感,还掌握了英语知识。比如,每逢清明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烈士纪念日,都安排学生组织观看英文字幕的红色电影;时常安排学生到周边的历史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电视、宣传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一个个英勇献身的鲜活的英雄事迹,以此来感染、教育学生。在学生们对一些英雄的事迹或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后,教师应适时在英语书面表达写作课上,给学生布置“用英语写好英雄故事”的训练题目。最后,还可以在学校的英语角上,专设一个主题宣讲周:用英语为“外国人”讲好中国红色故事。

3.3规范学生行为,提高红育成效

我们知道,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行为养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9]。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的效果与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息息相关。因此,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中,要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课内,以插入、渗透红色文化教育素材为主;在课外,以红色主题活动为主。课内课外互促共进,相得益彰。教师的角色是导演、组织、引导、评价。学生的角色是主动参与、思考探究、积极表达。在这些融入了红色素材的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学生体验了、收获了、感悟了,规范行为养成了,红色文化教育的效果提高了[10]。

3.4红色文化走进英语课堂,教师肩负育人重担、任重道远

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各级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归根结底,其最终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现实举措。教师尤其要做好以下三个重要方面:一是转变传统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手段;二要尊重学生、以人为本言传身教;三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出发,营造教学情境,科学设计教学环节,融入红色文化资源,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助其形成正确的三观。最终,将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自信果敢、坚持不懈、自强不息,能够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的新鲜血液。

4 结语

英语教师在课程教育中,应重视对红色文化的特色和价值的运用,在把握教育内容与课程特色的基础上,对合理渗透红色文化路径进行深度思考,有助于在丰富课程教育资源基础上,强化高中生的知识体验水平。因此,本文认为应该在充分运用红色文化前提下,构建全新的英语课程教育体系,立足于对文化资源的合理运用,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让红色文化的价值特性充分涌流。同时需要围绕实际情况优化红色文化教育实践体系,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思想探索与情感体验的程度,关注到优秀思想观念教育的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6.

[2]李复祥.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红色文化进课堂的思考与实践[J].学周刊,2020(36):185-186.

[3]全佳松,周贇.红色文化进课堂的模式构建与保障措施探究[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1):141-143.

[4]张明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实践[ J ]课程(教研版)、2020。15(03):209.

[5]温新荣.红色体验式教学在红色经典微型课程中的应用探究一以传承红色文化为例 [ J ].大学教育,2019,26(02):93-95.

[6]姜宁.浅探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夯实学生文化基础的有效措施[ J ].英语教师,**20,11(2):72-75.

[7][10]江富新.将红色文化融入到高中英语教学中[ J ].武魂·智慧课堂,2021(1).

[8]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贾冠杰.中学英语教学心理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潘乐施(2002.7-)女,籍贯:内蒙古自治区依托县,汉族,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为:沈阳大学 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成果。项目名称:长子心,轻轻讲—盛京红色文化之旅工作坊。项目编号: 202211035025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