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
摘 要:汉字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数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在用的自源性别文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历史源远流长,一直保存至今,对于中国和世界人类文明进步,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作为现在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重视汉字的积累,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汉字,有了一定的汉字储备,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才能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中文字的作用和意义[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所以这更加要求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教育和识字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识字教学
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加要重视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现阶段的学生对其进行了解和掌握[3]。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中,需要在识字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意义
面对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新要求,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并非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的影响。想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需要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以汉字作为载体,有了丰富的汉字储备,才能真正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家正在推行素质教育,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更加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传统文化教育和小学语文识字教育融合起来。
二、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教育分散单一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需要教师按照课本中新增加的知识给学生进行讲解。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按照单一的讲解方式,将分散的知识一点一点地教授给学生,没有组织性,没有将这些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总结,从而导致学生接收的知识点是分散的,进而导致这些知识点在学生的脑海中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导致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理解不深,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慢慢忘记,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识字教学模式单一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许多学校正在处于深化改革阶段,但是很多教师仍然不改变其固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还是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依旧按照固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没有进行创新和改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处于引导的地位,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对此只能进行机械性记忆,并不能进行联想和想象。
(三)教师教学评价单一
在教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时候,经常采用提问、默写、考试的方式,这些方式给了学生很大的压迫感和紧张感,使学生为了达到教师最终的要求而临时抱佛脚,进行机械性地记忆和学习,将书本中的知识和汉字临时强行记忆在大脑之中,这种快速地记忆,也能很快地忘记。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评价方式太过于单一和死板,没有真正意识到将传统文化融入师识字教育的真正目的,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明显。
三、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增强教师的素质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想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需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现阶段的小学生年龄小,对于汉字的了解并不多,也并不太过于重视识字的重要性,所以更加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首先,教师应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教授学生之前先对所教授的课程有全面的了解,尽量做到对所有的知识都无一遗漏。这样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顺畅,教师不会出现面对学生提出来的新奇的问题而无法回答的情况。
(二)增强课堂趣味性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的学生,无论是正处于什么阶段的学生,在面对学习这方面问题的时候,都需要兴趣作为引导,只有对于一个知识有了兴趣,才会投放更多的目光和时间在这个知识或者是这个事情上面,进而对此进行了解,在进行逐渐深入地了解过后,进而掌握其相关的知识,丰富知识储备,提高学习成绩。
(三)丰富文字内涵
中国汉字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先辈们也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中国汉字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不断改进,最终呈现给我们最好的形态。中国汉字的演变在另一方面是以文学故事作为载体,不断进行文字的组合,最后甚至是可以通过一个文字展现出一个新的文学故事,体现了先辈的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该丰富给予文字内涵,通过文字中展现出来国学故事,引导着学生对此进行学习和了解。
(四)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面对新形势下的教学体制改革,教师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应当采用合适的方式和方法。现阶段的小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弱,对于老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不可能放学之后进行复习,教师在进行教学成果验收的过程中,应当采用适合学生的方式和方法,减少学生的压力,减轻检测对于学生的压迫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在新形势的教学要求下,应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语文识字教育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融合作为目标,分析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问题,意义,以及解决方法和相关措施。真正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增强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吴焕梅.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C]//.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一).,2021:20-21.
[2]翟秀敏.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8):218-219.
[3]王巧红.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策略研究[J].侨园,2019(1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