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通过儿童文学开展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索

教育管理媒体号
甘肃省妇联保育院 730000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幼儿教育越来越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传统文化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可视、可听、可理解的文化载体,对幼儿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起着积极作用。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综合素养的养成。基于此,文章从通过儿童文学开展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入手,进一步研究了其有效路径。

关键词:儿童文学;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索

引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幼儿园是幼儿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逐渐被淡忘。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幼儿园教师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和帮扶作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应用为幼儿园把握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传统文化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幼儿教师应结合幼儿的成长特点及学习习惯,选择适合幼儿的儿童文学作品,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为幼儿营造一个优良的儿童文学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行和文化素养。

一、通过儿童文学开展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作为儿童学习与成长中重要的教育教学机构,有责任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而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多元化的文化载体,对于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和推广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儿童文学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和接触到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宽泛的概念,包括了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艺术表现等多方面内容,对于幼儿的认知和理解具有一定难度。儿童文学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幼儿在阅读《三字经》、《百家姓》等儿童文学绘本时,通过故事情节了解到其中的思想内涵,也可以从中体验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智慧和人文精神。其次,儿童文学能够促进幼儿的情感教育和个性发展。幼儿期正是建立情感体验的关键阶段。非常容易被变化和刺激所影响。同时,此时期也是其个性最为鲜明的阶段,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问题都在逐渐培养和形成。儿童文学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来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阅读、欣赏和体验文学作品,幼儿可以在情境中体验情感的变化和情感价值,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和发展,逐渐形成自身的独特性格特征和文化品格。

二、通过儿童文学开展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注重文学作品欣赏,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是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幼儿文学作品充满着童趣、童心和童话,是幼儿最接近、最熟悉的文学形式。通过幼儿文学作品欣赏,幼儿可以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增添幼儿阅读兴趣,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在幼儿文学作品欣赏中,教育者需要掌握恰当的欣赏方法和技巧。根据目标和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有针对性的幼儿文学作品进行欣赏。其次,可以采用同步阅读、齐朗诵等方式促进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配合音频、视频等方式,加深幼儿与文学作品的情感交流和理解能力。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教育者应该在幼儿文学作品欣赏的基础上,还需重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思考和理解故事情节和寓意,助力幼儿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入的认知与交流。

(二)加强儿童文学的教学培训,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是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引导和教育者,幼儿教师文学素养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儿童文学教育教学活动能否顺利的开展。其相关领导应重视对幼儿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开展儿童文学教学专家座谈会及校内优秀教师经验研讨会。最大限度的为教师创造提升的机会。让教师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精髓,并帮助其更好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幼儿。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传统文化活动,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同时,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及网络交流平台,学习儿童文学教学相关的知识和教学方法。利用开展儿童文学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巧妙的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能够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与儿童文学相关的内容,并及时的进行转化和改变,在给幼儿带来乐趣的同时,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也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三)开展家校共育,培养儿童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力

儿童文学是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资源之一。为了更好地将儿童文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展家校共育可以有效提升幼儿们了解传统文化,以及发扬中华文化的意识。学校可以开展儿童文学亲子阅读月,让家长带领幼儿阅读传统文化的图书,并将阅读过程与效果在校园交流平台或沟通软件中进行经验分享,让教师了解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展,并针对不同的幼儿制定相适应的教学方案,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能力。同时,学校可以与家长合作,共同设计传统文化主题的课堂活动,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儿童文学开展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索,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巩固幼儿在道德、思想等各方面的基础,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加强相关措施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挖掘儿童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推动幼儿教育的深化和改革,为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叶璐.以儿童文学为载体推进广西幼儿园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广西教育,2022(21):31-34+38.

[2]杜传坤.儿童文学的化育: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21(09):10-13.DOI:10.

[3]陈良.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的路径:以广西边境地区崇左为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5).

论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2]GHB1994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