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美国电影中黑人形象分析
作者简介:董俊宏(1996.06-),女,汉族,重庆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不同的意识不可避免地构成了特定的刻板印象。黑人作为美国社会的主要人种之一,在美国电影中出现的形象却始终有一定的相似点。尽管以前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发现,但很少有研究能总结出实际的模式,这使得他们的发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单薄的。本文重点讨论美国电影中黑人刻板形象的特点,以及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形象学角度对于第 78 届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最佳影片《撞车》中黑人角色进行分析,进而阐述刻板黑人形象在当今美国电影中依然未得到根本改变, 以及其形象对于美国电影行业产生的广泛影响问题。
1研究意义与目的
1.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美国电影中黑人形象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黑人形象的刻板印象。本研究通过对电影《撞车》中黑人角色的三种刻板印象进行详细而有步骤的分析,认为电影《撞车》中的黑人角色形象从意象学的角度,通过对黑人角色刻板印象的变化和神秘形式的呼应,从而颠覆性地重申了黑人在美国电影工业中的现状。
1.2 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屏幕上的黑人形象的发展。电影是改善黑人社会形象和刻板印象的有力途径。幸运的是,黑人力量在电影界被揭露,电影人正在利用电影来发泄对社会不公的愤怒。而通常的刻板印象可以被认为是促成黑人形象在电影中发展的一件事。
2 美国电影中黑人刻板印象综述
艾德·格雷罗州(1993)描述了从默片时代到20世纪90年代电影中黑人“光泽”形象的演变。他指出,电影中的非裔美国人的文化现象是某些有弹性的刻板印象和贬低的再现(尽管是以突变的、更新的形式),包括“将非裔美国人的才能和精力限制在娱乐和体育领域”;黑人作为喜剧演员、艺人、运动员和罪犯的表现与描绘黑人生活情感和智力复杂性的更广泛的戏剧角色不成比例。
唐纳德·博格尔(2001)分析了20世纪美国电影中黑人形象的历史。从黑人的角度来看,他发现好莱坞将黑人刻板地分为五种最常见的类型:汤姆、浣熊、悲剧的黑白混血儿、奶妈和野蛮的黑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各种各样的电影都是强调黑人自卑的娱乐,而在战后的好莱坞,由于黑人的参与,电影呈现出更大的复杂性和人性。
罗伯特·M·恩特曼和A. 罗杰柯基(2001)认为好莱坞在制作中大量融入黑人。通过分析1996年至1997年的前25部电影,他们得出结论,电影中黑人角色的共同特征是,他们比白人更有可能使用粗俗的脏话,说不符合语法的英语,并被描绘成卑微的工作。
凯斯·B·马多克斯和S. A. 格雷(2002)通过进行一项实验得出了基于肤色的黑人刻板印象。根据他们的数据,黑人男性的特点是犯罪和炫耀,而黑人女性的特点是懒惰、积极和自信。他们的结论是,这些区别可以在媒体描述中反映出来,比如电影。在大众媒体中,男性经常被描绘成与帮派有关的罪犯,而女性则被描绘成福利母亲。
马修·W·休戈瑞 (2009)分析了黑人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在美国“神奇黑人”电影中。他总结说,那些神奇的黑人人物通常有五种“反黑人的刻板印象”:经济上的极端、文化上的缺陷、民间智慧、(幻影)行为和原始的魔法。根据恩特曼和罗杰柯基的说法,魔法黑人与电影中的白人主角有三个主要目的:协助角色;帮助他或她发现和利用他或她的灵性;并提供一种“民间智慧”来解决角色的困境。
瑟拉斯·L·格林和L·J·康宁汉(2009)说,“神奇的黑人”电影关注的是黑人帮助白人主角的能力,这表明了对黑人的旧刻板印象的重新发明,而不是真正的种族和谐。他们指出,黑人角色有益的一面部分源于传统的种族主义刻板印象,比如奶妈、耶洗别和汤姆叔叔。因此,这些刻板印象将黑人的主要功能描述为使用他们的天赋或权力来取悦白人角色或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 电影《撞车》中黑人形象分析
在电影《撞车》中,导演将黑人形象的呈现分为阶级。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黑人,会对别人感到愤慨,咒骂和诅咒社会的不公平,但同时,他们也会犯下让别人厌恶和恐惧的罪行。最后,这些黑人会认为是世界出了问题。在电影的一开始,导演就已经指出了这一点,用了一个汽车午睡者安东尼和一个女服务员的场景。如果你因肤色不同而区别对待我,我不会给你小费;如果我不给你小费,你就会看不起我,对我更差。它是一个圆。那些黑人既愤怒又迷茫。另一方面,中产阶级的黑人,他们承受着来自家庭的沉重负担。在他们的家人眼里,他们整天都在为白人工作,做着琐碎的事情。他们看不出这样努力工作的意义。在白人眼里,他们只是“黑鬼”。那些黑人为了取得一些重要而伟大的成就而奋斗,同时他们也非常努力地维持整个家庭。这是诊所顾问莎妮夸和格拉汉姆·沃特斯警探提出的。那些黑人很痛苦。对于那些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的黑人,人们会怀疑这些成就的可信度。他们还会质疑黑人在这些领域是否享有特权。只是白人很难相信黑人的努力真的取得了成就。在电影中,电视导演卡梅隆和他的妻子克里斯汀·塞耶是荧幕上黑人上层阶级刻板印象的样本。那些白人警察不尊重电视导演的权力和地位,唯一做的就是羞辱和骚扰他的妻子。那些黑人顺从而孤独。
尽管美国电影中的黑人形象经历了多次变化,并与“魔幻黑人”特征相结合,但本研究认为,如今的黑人形象仍然遵循着一定的模式,如暴力、无知和沉闷,一如既往。
4 展望
根据理查德·M·萨斯曼的说法,如今的电影实际上是在一个以竞争为原则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制作的;因此,制片人有动机去制作卖座的电影。由于黑人权力一直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出于对资金的考虑,有关各方已经意识到他们在银幕上形象定型的重要性。电影是改善黑人社会形象和刻板印象的有力途径。幸运的是,黑人力量在电影界被揭露,电影人正在利用电影来发泄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刻板印象可以被认为是促成黑人在电影中的一件事。然而,这种情况正在好转,因为一小部分独立电影人,如果黑人想要进一步改变他们在现代电影中所塑造的形象和地位,他们也需要站出来,提高他们的声音。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Bogle, Donald. Toms, coons, mulattoes, mammies, & bucks: an interpretive history of Blacks in American films. Continuum, 2001.
[2] Entman, Robert M, and A. Rojecki. "The black image in the white mind: media and race in America: with a new preface."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