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与监测研究

青云媒体号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学习能力是高职学生所有能力的基础,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因素众多,根据学习能力的理论内涵和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特征,从自主学习能力和资源应用能力两个维度构建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与检测指标,并在雷达图视域下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雷达图;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与监测

学习能力是人们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自我求知、做事、发展的能力。学习到知识后,就形成专业知识;学习到如何执行的方法与技巧,就形成执行能力。学习能力是高职学生所有能力的基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使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多元化,同时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性较大。

1 新时代新目标对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总书记在全国职教大会的重要指示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也是新时代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能力。高职教育的新使命就是主动对接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战略,支撑或引领创新发展,直接服务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挥人才对经济和科技的促进作用。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要求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能力。我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高职教育急需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人才需求变化要求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当前我国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使工业生产出现产品由趋同向个性转变、智能系统将完成大部分简单劳动等新特征,这些变化急需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适应工业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职业教育信息化要求提高高职学生学习能力。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对高职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深刻改变了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高职院校急需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与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因素很多,根据学习能力的理论内涵和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特征,在针对性和接近性原则的基础上,从自主学习能力和资源应用能力两个维度选择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影响较大的指标。其中,自主学习能力是监测学生学习能力最重要指标。

2.1 自主学习能力

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主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个体基于学习行为的预期目标、计划与行为现实之间的对比,侧重环境与个体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作用。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元认知能力、自我规划能力、自我激励能力3个指标。

2.2 资源应用能力

信息化环境下职业教育的学习环境是基于资源的,学生从教室步入了网络,丰富的网上资源远远超出课本的限制,使学生的思维总是处于积极活跃状态,在这样的一个网络资源极其丰富的环境下进行学习,需要学生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利用网络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资源应用能力包括信息素养、核心能力、学习资源应用能力3个指标。

3 基于雷达图视域的高职学生学习能力评价与监测模型构建

在雷达图综合评价中,可以通过计算雷达图的面积,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综合水平以及各指标的均衡发展程度,本文将分别对高职院校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监测。

3.1 学生调研

本次调研的高职院校学生分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共下发问卷文件500份,有效数据482份。用0~100范围内的数字代表学生对某项能力的掌握情况,学生根据给定的赋分标准,对问卷给出的每一个评价指标进行赋分。根据学生的赋分结果,可以监测每个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趋势,监测不同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均衡情况。

根据调研数据得到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雷达图如图1所示。其中蓝色虚线表示一年级数据,橙色实线表示二年级数据,绿色点划线表示三年级数据。

从不同年级学生学习能力雷达图分布来看,高职院校学生总体来说学习能力较好,一年级学生元认知能力、自我规划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较弱,这跟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多元化,发展自信心不足等特质密切相关。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各项指标分值均高于一年级,其中,元认知能力、自我规划能力和自我激励能力进步幅度最大,达到6.21%、5.93%和7.67%,说明通过不断学习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信息素养、核心能力和学习资源应用能力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说明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学生的资源应用能力基础较好,对信息化和教学的深度融合适应较快。各项指标中,二年级学生学习能力相比一年级学生学习能力增幅幅度较大,说明高职院校学生入校后第一年学习能力进步显著,能很快适应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模式改革,是学习能力增长的黄金时期;三年级较二年级增幅较小,说明经过一年的学习和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逐步趋于稳定,已经完全适应了教学环境和学习条件,各项指标缓慢增长,学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自我规划能力和资源应用能力进步最大,为高质量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刘英霞.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要素模型与培养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10):62-65.

[2] 邓丽.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

基金项目:2022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课题“数字技术赋能“职教高考”效度评价研究与实践”,主持人:刘英霞;2021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增值赋能、促进发展的高职学生多元评价模式研究与实践”,主持人:许刚。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