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工作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双减”政策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寓教于乐;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 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标准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次年4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基础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指明了方向——教师要把引导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全面发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告诉我,我会遗忘;教给我,我仅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方能掌握。”[]在语文课堂中,学生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只有当他投入了极大的学习热情,才会对课堂的教学内容产生心理认同。为此,教师在课堂中的任务不是进行“填鸭式”教学,不是把课本上已有的知识灌输进去,而是要在指明探究方向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中我们应该不拘小节、“百无禁忌”,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这篇童话课文趣味性极强,所以我将故事中相似的情节(“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单列了出来,这时,学生能够自主发现故事反复的原因,而后引导学生思考蜘蛛开店失败的原因。在探究的过程中,大家在精神上都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故事的发展都是学生自己在发现和解决。如果带着学生们按故事的线性发展来一一梳理,将蜘蛛每一次开店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头并进,那么课堂必然十分乏味。当学生在一次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畅所欲言,总结出了不同的经验教训,续编故事便显得更加水到渠成了——有的同学认为蜘蛛考虑问题不全面,将蜘蛛的收费规则进行了修改;有的同学认为蜘蛛不应该朝三暮四,便继续卖袜子,终于迎来了正常的顾客;还有的同学认为蜘蛛没有反思自己,继续换商品,遇到了更加难缠的客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学生们能够自由地进行讨论,让想象任意驰骋,让真情畅快流露,让思路拓展创新,只要言之有理,每一种故事都是精彩的。此时,让其他同学对大家的故事续编进行评价与肯定,并赞扬学生独特的看法,学生能够切实的体会到,学习与思考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只有激励学生让思想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才能引发创造的潜质。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是学生独立与文本沟通的桥梁,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加以重视,布置多样化的预习要求,并在课堂上加以反馈,合理评价。只有在预习中攻克了阅读障碍,了解学习内容,才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深入思考创造条件。若学生能够做好课前预习,乐于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可以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要求学生从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预习任务,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阅读[]是学生进行预习的伊始,布置预习任务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读课文,如朗读、默读、和家人分角色表演读。在三年级上册童话单元的《在牛肚子里旅行》中,我就要求学生先进行个人朗读,再与家人分角色读,学生能够自己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主人公的心情,从而把握朗读的语气。
设置问题也是预习的重要环节,有了明确的预习任务,学生才能有一个目标来确定学习方向。在《在牛肚子里旅行》中,我布置了几个问题:是谁在牛肚子里旅行?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旅行路线是怎样的?学生能大致解决这些问题,课文的内容也梳理得差不多了。
此外,我要求孩子在预习的过程中注重留痕,写下批注。鼓励学生发表对某一句或者某一段落的观点和看法,这是对学生预习的深层次要求。我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不要怕说错、想错,肯定学生们每一处思维的闪光点。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由于其不同的性格、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往往也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在语文学习中,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深度不同,就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见解与感受。若教师把课堂预设得太死板,学生们独特的见解就会被视为课堂的干扰,当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趋于同一化,便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充分鼓励学生的自主质疑,让学生敢于发声,妙想天开,敢于另辟蹊径,不盲目,不拘泥与书本,不局限于半亩方糖,从而使学生的探究落在实上,取得实效。新课标也指出:思维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批判性。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有一环节是学生讨论可怜的小女孩为什么是幸福的。一位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小女孩并不幸福,并反问同学们,如果她是幸福的,那你向往她的生活吗?我及时肯定了他的见解,此时其他学生也渐渐觉悟到小女孩的悲惨,并开展了激烈的辩论。当学生能够从文字表面的意思中体会到文字背后的含义,教师不应拘泥于“标准答案”,要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加以肯定,并灵活调控课堂,处理好课堂中的“开放性”和“标准性”,关注好学生发自肺腑的疑惑,引导学生发挥自己内在潜能,让学生在思辨中肯定自己,乐于质疑,从而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并形成能力。
总之,以学生为中心,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是新课标导向下的重要教学理念,我们让学生“鱼”、“渔”兼得,把这些育人理念与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与创新,培养出主动参与学习的高素质学生。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10):2-7.
[2 ] 本杰明·富兰克林.名人名言[J].阅读,2019(84):50.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4 ] 李巧秀.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策略[J]. 祖国:建设版, 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