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耦合分析法—工程学士学位学业成绩评定与达成分析耦合平台应用分析
摘 要:软件技术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国家对软件应用需求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如今,各种各样的软件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实施了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在学生成绩评价和教师教学评价过程中,尚未形成具体的评价平台。针对这一现状,采用耦合分析方法开发了一套高校工程学士学位评估应用平台,涵盖了评估的基本内容。评估更加客观准确,避免了人为干扰因素。该平台能够自动生成评价结果,为教师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过程中提供一个简单、学院化、准确的平台。本文主要研究了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科学士学位学业成绩评估与成绩分析耦合平台的应用。
关键词:绩效评估;耦合分析法;教学平台应用程序0。
0引言
耦合分析是指在有限元分析过程中考虑两个或两个以上工程学科(物理场)上是相互影响的,在成绩评定中的耦合,也称为耦合度,是说明系统之间有相互作用,可以衡量一个模块之间进行关联程度的一种教学方法。耦合度越强,独立性越差,减少耦合度就会提高独立性。在各种领域都会运用到耦合,在平台和软件设计中也有很多使用耦合进行分析,但本文只对成绩评定与达成分析耦合平台应用进行讨论。在该平台设计中,通常可以使用耦合度和内聚度作为一个衡量模块独立发展程度的标准。高内聚低耦合主要应用于程序中面向对象的设计,在设计程序模块中可重用性、移植性大大增强。考核系统的成绩统计和成绩分析工作量大,不利于教师手工计算。因此,为了减少教师繁琐的数字统计工作,本课题提出了基于专业认证的绩效考核与目标达成耦合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该平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1评定平台开发的内容构成
经过多次对课程成绩评定的实际应用,加上总结高校教师的经验和反馈、收集不同学生的评价及其校友会的建议后,本文采用达成度评定法对成绩耦合平台进行开发研究,明确工程类学生学业评定成绩由四部分构成。
1.1理论课成绩评定与达成分析的应用
理论课程作为实施工科类专业素养教育的前提,必须主动担起专业素养、学习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学习思维的育人职责,对理论课成绩进行评定与分析,是对工科类高校培养出具有影响力的人才提供保证。
1.2.专业设计课程成绩评定与达成分析的应用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于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应用型高校中的土木类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是主要阵地。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工程类专业建设也有了新的发展建设方向。但是,从目前土木类专业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高校的教学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如课程安排、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共性问题。所以在专业设置上对于以往的理论教学内容等也实施了相应的体系调整,增加了实践型教学方式,教学体系逐渐走向完善。本成绩评定平台可以根据高校土木类专业对于不同角度的指标达成度进行研讨,旨在通过学习相关问题研究成果促进该类专业教学设计课程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1.3专业实习课程成绩评定与达成分析的应用
在教学中高校要坚持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高校课程的教学理念及其教师的育人职责要注重专业实习课程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协同育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认证指标要与专业课程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协助,以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安排,形成完善且合理的运作体系与流程,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校园期间得到充分锻炼,有利于促进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保质保量完成高等教育的改革。在实践中推进各类课程同向同行。
1.4毕业设计课程成绩评定与达成分析的应用
高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需要在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实施过程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建立指标点,并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作为重要依据,进行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开展实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考核方式,更有利于破除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带来的思维僵化弊端,让学生掌握的能力得到足够的训练和应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强毕业设计教学质量,从而推动专业评估工作顺利进行。
2评定平台开发的应用分析
评定平台开发应用分析该平台可应用于实验、设计、计算机等多个平台理论教学环节,以及电工电子培训、工程培训、专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对实验选修课和开放式实验实习(教学大纲、任务安排等)的规定,对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师指导、任务要求、成绩评价标准等)提出了具体的质量要求,并建立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标准。
严格监控和管理教学过程的同时,学院高度重视教材、多媒体课件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该平台可以提高数据信息集成的效率。通过软件程序的开发和应用,高校教师可以实施绩效评估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素质培训和专业培训各个阶段的数据整合效率,提高高校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绩效的数据分析效率。
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应用进行整理和评估,输入学生的基本信息、绩效信息培训计划等评估因素,软件通过算法进行整体评估和数据分析,数据集成大大提高了学生绩效评估的准确性,减轻高校教师的教学负担,形成一套科学高效的评价体系。
该平台可以丰富管理技术,提高教学针对性,完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实现教育目标。为本科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估制定了一套健全、规范、先进的规章制度。涵盖了本科课程的质量、教学设计、毕业论文的实践以及学校的其他方面,包括本科课程的质量、教学设计和实践标准。科学构建了目标与过程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平台对系统进行了全面应用,充分体现了用户的积极性。
3评定平台开发的应用意义
应用该平台时成绩统计的习惯保持不变。学生成绩评估的程序和内容与传统教学基本相同,避免了绩效评估的不适应。性能统计数据和工作量保持不变。在教师成绩方面,在输入基本评估数据后,系统会自动计算最终成绩和试卷分析,而不会增加传统成绩统计的工作量。成绩分析是自动生成的,在成绩的计算中,系统可以利用输入的数据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支持相应的课程毕业要求。降低错误率,使用软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减少基础数据的运算次数,降低错误率。提高工作效率。使用该平台软件,通过成绩统计和成绩分析两项工作,工作效率可提高90%以上。填补软件空白。该平台的开发可以填补专业认证背景下成绩评估与分析自动化的空白,对我校专业认证的推进起到积极作用。
4评定平台开发的应用实例
该成绩评定体系是以学生参与到课堂、实验、实践及实习为一体的全过程评定方法,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等的重要改革内容,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其毕业要求奠定了务实的基础。运用耦合分析法在土木类专业学生进行实践,得到土木类专业课程成绩评价体系中不同因素在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中最优方案。此专业课程成绩评价体系运用于2017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中,以吉林建筑大学何同学(毕业设计成果度)为例。
该学校毕业设计成绩的构成有10个方面,分别是合作与管理能力(8分)、职业规范与道德(4分)、团队合作能力(8分)、方案设计(11分)、社会效益(4分),环境影响(4分)、工具应用能力(14分)、计算和写作能力(6分)、沟通能力(28分)和终身学习能力(13分)。这10个方面的总分为100分,分别由讲师成绩评估、评阅教师成绩评估和答辩评估进行评分,分别占总分的40%、20%和40%。负责不同职责的教师分别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估,并将学生的评估分数输入平台。该平台对不同教师输入的成绩进行汇总分析,输出成绩等级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的毕业成绩等级。根据相应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学业达成度程度,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是否满足毕业要求。在老师进行评估完毕后,平台可以通过各个老师的学生成绩评估,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并自生成学生毕业设计的达成度成绩,并会详细展示各项平均得分,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标准值等数据,平台并会对学生成绩单项分数绘制成绩柱状图,界面清晰简洁,可轻松了解到学生各项成绩,如下图:
最终通过各项成绩的数据分析与成绩图示,本平台可输出学生学业情况分析,老师可以根据评析结果进行对学生的针对性辅导。针对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
5结论
工程学士学位学业成绩评定也适用于其他类相关专业。采用耦合分析方法开发的“工科学位学生综合学业成绩评价平台”实验教学应用平台,结合国家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尤其对于工科专业实践性强,客观地确定出土木类专业课程成绩评价体系中各关键因素,数据处理结果准确,成绩评价客观、公平、公正,省时省力。通过耦合分析法确定各类因素之间的最优组合,从教学课堂、设计、实验、实践、实习等因素在课程考试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中最优方案。平台的安装和操作简单、高效且易于理解。该平台实用性强,系统性强,针对性强,运行稳定,结果可靠。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综合掌握课程知识体系提供了方法,为在同类工科专业学生课程成绩评估推广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棣沭,韩婧.美国大学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对我国大学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9,25(06):76-81.
[2]谭树彬,关守平,常玉清,徐林.高校课程设计类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初探[J].大学教育,2022(02):189-191.
[3]宋文璟,刘畅.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化学实验成绩评定体系[J].大学化学,2021,36(02):32-37.
[4]张海瑞,张国福,崔剑波,祁建宏,林小小.计算机在定量分析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4,19(05):35-39.
[5]张勇.浅析大学生体育成绩评定体系[J].中国市场,2016(31):216-217.DOI:10.13939/j.cnki.zgsc.2016.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