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探析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也大规模开展,不仅建设大型水库和能源节点,区域排水工程,水环境管理,而且还加强危险水库,继续灌溉区和水利系统改造,农村饮用水安全,城市水景,防洪防洪工程等。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地质勘探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基于此,以下对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地质问题;探析
引言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水利工程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其中水库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水库不仅起到防洪防洪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合理分配水资源,促进水道的畅通利用。然而,水库之间存在地质差异,在运行期间,很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威胁水库甚至附近居民的生命。因此,重要的是有关人员了解水库地质灾害的成因,然后制定相应的地质灾害预防技术和措施,以减少水库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害程度。
1概述
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直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利于合理调节水资源,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对于人民生活和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小城市的水利工程建设近年来慢慢受到了发展和重视,特别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城镇水利工程也面临着设备老旧,管理落后,功能下降,运行缓慢等问题。目前为止,水利相关的枢纽工程运行已经超过50年,经过了长期的运营过程后,水利工程相关土建工程的渗透变形和沉降破坏已经不能满足日后的正常运营。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必须通过勘察对相关问题进行查明,并为解决问题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2水利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探析
2.1地质勘查缺乏重视
无论是对岩石层的勘察,还是对水文特征的勘察,其都属于是工程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水利工程建设存在诸多质量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部分建设企业存在不重视工程地质工作的现象,尤其是针对于水文特征的勘查。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时,技术人员仅重视对岩石层结构性质的勘查,却忽视了对水文特征的勘查,进而会导致勘查结果存在片面性的问题,其未能完全且真实的反映出地质条件的实际情况,进而不利于施工人员做出科学的决策判断。除此之外,部分建设企业为节省建设成本,忽视了对地质深层结构的勘查,加之部分勘查人员存在简化勘查流程的行为,如若施工处于自然灾害频发区,便会为后期水利工程的建设留下较大安全隐患。
2.2地下水上涨对水利工程勘探工作的影响
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查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对整体工程的影响。潜流面升高的成因虽有很大差异,但其主因却是由含水构造、水文气象等地质条件所致;如降水、温度和人类活动等;如灌溉,施工等各种因素所引起的后果。当然,也不能否认,潜水面的升高,也有可能是上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由于潜水面的升高,导致了土体的沼泽化和盐渍化,以及土体和地下水对水工结构的侵蚀作用加剧;斜坡和河岸边的岩土和岩石会产生滑塌和崩塌等一系列的不良地质现象;某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导致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现象等。所以,在地质勘察中,工作人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防治。
3水利工程中工程地质问题的解决策略
3.1岸坡区基覆界面建模
第一步,将覆盖层揭露的地质测绘点、钻孔揭露位置展点在三维模型中;第二步,整理工程地质测绘的二维覆盖的层边界线,并将其铅直投影在地形面上;第三步,通过勘探线或经过工程地质测绘点、钻孔互连作垂直勘探剖面、垂直辅助剖面剖切,将推测、校准的覆盖层深度线性二维元素返回在三维模型中;第四步,若在建模范围边界上有深厚覆盖层分布时,在建模范围边界部位分布作垂直辅助剖面剖切,根据前述返回在三维模型中的覆盖层深度元素,将推测出剖面中的覆盖层边界深度二维元素返回在三维模型中;第五步,在三维模型中,若二维覆盖层边界线是闭合的,则不用检查铅直投影在地形面上有的覆盖层边界线闭合性;若在建模范围边界上有深厚覆盖层分布时,则剪切掉建模范围外的线框模型,用工具检查岸坡覆盖层边界线与建模边界范围边界上的覆盖层边界深度线性元素是否闭合,闭合则是成功的覆盖层边界线,否则,应进行检查,直到合格为止。
3.2提高地质勘查重视
事实上,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具有较大风险,为尽可能的降低其施工风险,建设企业需要重视每一施工流程以及施工工艺等。其中,工程地质工作是工程施工的前期工作,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影响着水利工程后续一系列工作的开展质量,尤其是针对于工程前期的设计工作,需要建设企业提高对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视,注重地质勘查水平以及质量的提升。在实地勘查的过程中,勘查人员不仅需要重视对岩石层结构的勘查,还需要重视对水文特征的勘查。不仅如此,勘查人员还需要注重数据的分析与整理等,将所勘查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分类,例如水文数据信息、土层分布数据信息、地形地貌数据信息以及含水层分布数据信息等,便于后期设计人员的快速查询与调用。
3.3强化精细化管理
无论在生产、经营还是勘探活动中,基本需求为精细化管理。从设计方案、项目建设到资金投入及运营,皆需遵循严格的标准。因此,在水文地质调查过程中,同样应高度关注细致管理。相关企业需建立健全管理人员制度,拥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以应对勘探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调查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应善于进行总结和分析。此外,水文地质勘查对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对勘查人员的要求也相对严格。在制定人员配置和管理办法的过程中,员工必须做到精细化管理,确保责任到位。同时,员工年龄和各级技术专业构成都应符合规范要求。
3.4 海岸安全
岸坡稳定性是地质勘探中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岸坡稳定性对防洪功能有重要影响。根据野外地质调查,海滨的内外坡是土坡,被植被覆盖。现有滨水区位于长江冲积平原的一级,地形开放均匀,岩性层均匀,地层厚度稳定,基本上是稳定的岸坡。目前,河岸线低,坡度没有防护,不能满足防洪要求,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河岸。两大坝两岸纵向工程地质剖面表明,大坝基底土主要由泥质粘土组成,为软土层,其厚度大,地层结构平整柔软,整体抗坝体滑动。滨水区位于浅层地平线上方,如果滨水区顶部的荷载过大,很容易造成一系列降水变形问题。
3.5 提高建筑工人的技术水平
施工方应通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防止施工过程中人员违规造成的安全问题,从而提高水库质量,减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第一,有关人员在进行地质勘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以免因作业失误而增加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其次,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细节,并按照既定的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结束语
工程地质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具有提高工程设计水平、辅助工程科学选址以及降低灾害破坏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黎文杰.水利水电工程中地质勘测及其技术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3,8(03):219-221.
[2]姜新慧.中小型水利工程地质勘察中若干问题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3,51(01):167-169+185.
[3]刘黔.基于地质雷达技术的水利工程检测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2(18):108-110.
[4]杨翰钦.水利工程坝址选择工程地质勘察相关问题探析[J].大众标准化,2020(08):37-38.
[5]张莉莉.水电水利工程地质灾害问题分类[J].科学中国人,2016(3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