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尸体腐败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摘要:尸体腐败微生物研究的目的是揭示腐败过程中微生物种群变化规律,为法医鉴定和法医学检验提供依据。尸体腐败过程中微生物种群变化规律是尸体腐败微生物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其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本文就尸体上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加以研究,并探究尸体腐败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因子,为后续调研工作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尸体腐败;微生物;形态结构
前言
尸体腐败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会发生许多变化。当尸体被分解时,会产生许多代谢产物,包括代谢产物、细菌内毒素和真菌内毒素。这些代谢产物能够损害动物、人类和其他生物。这些物质会在腐败过程中形成细菌群落,也就是常说的腐败微生物(例如,腐肉杆菌、腐生菌和腐生真菌)。这些微生物在尸体中大量存在,有些甚至已经在腐败过程中完全消失,这对尸体的保存和鉴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尸体上微生物群落的空间分布
在腐败过程中,尸体上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尸体腐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微生物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主要是细菌的数量随时间而增加,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则随时间而减少。根据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规律,可以推断出腐败过程中不同部位微生物种群的变化规律。例如,尸体上部因腐败速度快,微生物种类少;下部腐败速度慢,微生物种类多;前部因腐败速度慢,微生物种类少;后部则因腐败速度快,微生物种类多。由于尸体腐败过程中不同部位微生物群落结构不同,因此可根据微生物群落结构来推断尸体上不同部位可能存在的细菌种类、数量和群落组成。
二、尸体腐败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因子
(一)水分子的影响
水分的存在影响着微生物群落,主要表现在:1.水分子有助于微生物群落形成和生长,尤其是对于一些鞭毛菌。一些鞭毛菌在水环境下的存活率要比在无水环境下高。2.水分子能够降低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这一点与水分子有助于微生物群落形成有关。这些微生物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因为它们的细胞壁被分解了,从而使它们更容易受到水分子的影响。对于其他一些细菌,这一点也很重要,例如,变形杆菌、沙门氏菌等。3.水分子能够促进微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它们更容易相互联系起来。
水分会对尸体腐败产生直观影响,水分含量与尸体腐败速度成正比,倘若尸体生前存在脱水情况,则尸体腐败速度相对较慢。这是由于尸体在腐败前期,其水分充足,受重力影响,腐败液体会在力的作用下,通过孔道、皮肤破口等渠道被排挤出体外。尸体温度的上升,会带走大量的水分,倘若尸体所处干燥环境,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也会降低,部分细菌会死亡,或者是形成芽孢。
(二)光照强度的影响
光照强度(即光强)可以通过影响生物膜的厚度和代谢活性来影响微生物群落。在尸体腐败过程中,光照强度越强,微生物群落就越厚,代谢活性也就越高。因为,光照会抑制腐败过程中细菌的生长,而且光照的强度还会影响细菌的代谢方式,如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合成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另外,在腐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所需的能量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的能量以及DNA合成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因此,微生物群落越厚就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其代谢活性。如果微生物群落厚到一定程度,就会抑制其生长并最终死亡。所以我们在腐败现场发现的微生物往往都比较厚(约5mm)。而在实验室研究中发现腐败微生物很少存在后的情况。
从某种角度来讲,光照与尸体腐败程度呈现双向态势,紫外线会导致尸体内的细菌与病毒死亡,但因其本身缺乏足够穿透力,因而只能够作用在尸体表面。同时,由光线照射所产生的辐射会影响尸体温度,使其逐步上升,从而加速了腐败的进程。
(三)温度因素的影响
在尸体腐败的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它对微生物群落有着巨大的影响。温度可以影响微生物群落中不同细菌的相对丰度。在温度较低时,腐败微生物的丰度增加,而在温度较高时,腐败微生物的丰度降低。
当温度增加时,腐生菌和其他微生物在尸体中的丰度也会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腐败微生物释放出更多的代谢产物。研究表明,在40°C左右时,腐生菌和其他细菌都会以较高的比例存在;而当温度超过40°C时,腐败微生物则会以较低比例存在。
通过分析不同温度下腐败微生物群落中不同细菌类型相对丰度发现:腐生真菌最大可能是由于其产生更多的内毒素造成的;而腐肉杆菌、腐败微球菌和腐生细菌则更多地是由于其释放出更多代谢产物造成的。这说明在不同温度下,不同类型腐败微生物群落中细菌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
三、尸体腐败微生物的采集与储存
腐败微生物的采集与保存是法医物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微生物监测可以对腐败微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法医学鉴定和法医物证检验提供依据。不同腐败程度的尸体腐败微生物采集方法不同,不同类型尸体腐败微生物采集方法也不同。采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尸体进行清洁处理,如用水冲洗,去除死皮等;(2)将尸体置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3)对尸体表面的死皮、血迹等用消毒剂消毒;(4)将收集到的微生物样本进行冷藏保存,保存温度为2~4℃;(5)采集样本后尽快进行检验。
一般情况下,腐败微生物应在4h内完成检验。此外,为了避免腐败微生物的污染与破坏,应采用无菌操作和真空包装等方法对腐败微生物进行保存。
四、总结
微生物在腐败过程中种群数量和种类都发生了改变,并产生各种腐败产物。目前国内外对腐败微生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腐败过程中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分子生物学特征等方面,如研究了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征,但是对于腐败过程中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种类变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未来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不同环境下的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种类变化;(2)研究不同环境下微生物的生理生化特征变化;(3)深入探究不同环境下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另外,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法医鉴定、法医学检验领域也具有很大应用前景。今后,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腐败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种类鉴别以及与尸体腐败过程相关微生物进行比较研究是法医鉴定和法医学检验领域发展的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影王蕊何鸿举马汉军.冰鲜鸡肉腐败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肉类研究,2022,36(11):60-66.
[2]时宇飞,管璐,刘婉榆,等.基于微生物发酵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尸体的研究[J].吉林畜牧兽医,2023,44(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