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重要指导原则。它强调教学、学习和评价三个环节应该紧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调整,以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还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对“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这种模式强调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和整体性,旨在构建一个更加高效、有趣和有意义的教学环境。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入理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探索实现“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有效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内涵
“教一学一评”一致性是一种教学理念,强调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评价的一致性。“教一学一评”一致性不是落脚在教,也不是落脚在评,而是需要最终落实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否与培养目标一致上。
“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具体内涵如下:第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在“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的理念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应该清晰、具体,并能被学生理解接受,这有助于指导教学活动,并为评价提供标准。第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一学一评”一致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十分重要。教学活动设计应为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第三,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公正性。“教一学一评”一致性理念强调评价应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保持一致。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还需要关注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的努力、进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方法单一: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互动和实践性教学活动,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和参与度。教学内容难度过大:部分教师为了追求高分,过度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如优质教材、教学设备等,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难以胜任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个体差异: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存在差异,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三、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清晰精确的教学目标
新标准明确提出,建立以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首先体现在通过核心素养的达成,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据任务。在基于“教一学一评”一致性要求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参和教材分析,制定清晰精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和个体化评估,了解学生的背景、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以此为依据设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目标体系:要有一致性的课程、教学、评价目标,且此三者在内涵上都需要保持一致——全面反映核心素养及其表现的要求。课程目中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四基”、“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制定切实的评价任务
制定了目标之后,要围绕教学目标制定评价任务,制定评价任务时还需要创设真实且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真实的表现机会;有别于传统教学设计将评价置于最后考虑,评价不再是教学过程结束后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凌驾于教学之上的一个孤立环节,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强调评价对促进学习、调控教学的作用。
在确定评价目标时,需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以怎样的活动作为载体实现评价,也就是如何设计评价任务;二是学生要达到怎样的水平,这需要研习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标准和核心素养水平;三通过怎样的方法达成评价。也就是要确定评价任务、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三)结合课堂教学变化,灵活调整教学计划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关键在于确保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和进度,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实际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比如,如果发现某个概念难以讲解清楚,或者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存在困难,教师应及时改变教学方法,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动画演示、实物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意见,以便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做出更为合理的教学安排。总的来说,“教-学-评”一致性要求的教学策略,旨在构建一个动态、开放、富有弹性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结语: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要求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通过遵循这一原则,我们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青春. 标准化理念在小学数学混合式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J]. 中国标准化, 2023, (24): 235-237.
[2]齐铁清.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立体结构分析——兼论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23, 39 (04): 1-4.
[3]张丽芳.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3, (23):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