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浅谈提高读后续写语篇衔接性的教学策略

郑雅元
  
新中媒体号
2023年30期
惠州仲恺中学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读后续写作为高考英语综合改革中的新考察题型,一直是社会和一线英语教师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目前读后续写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缺乏对语篇整体结构、衔接性和连贯性的系统研究。2.对读后续写文章衔接性优劣与否的判定,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将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提出了以下四个教学策略,用于解决以上问题:1. 做精确有条理的原文分析,为读后续写的语篇衔接性打铺垫;2.做连贯一致的情节设计,为读后续写的语篇衔接性搭框架;3.做语篇衔接手段的教学,为读后续写的语篇衔接性磨工具;4. 定语篇衔接的评价标准,为读后续写的语篇衔接性寻方向。

关键词:读后续写 衔接性 教学策略

一、研究背景

读后续写作为高考英语综合改革中的新考察题型,一直是社会和一线英语教师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读后续写,是一种将英语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考查形式,旨在考察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此题型要求学生能达到:1.把握文章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2.运用准确和丰富的语言进行表达;3.把握语篇的结构、连贯和衔接;4.发挥创造性思维进行后续情节描写。

在目前读后续写的研究中,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大部分的教学研究都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和写作语言的积累输出,而缺乏对语篇整体结构、衔接性和连贯性的研究。王初明教授(2016)曾提出,写好作文的最关键环节就是行文的连贯和衔接,教师应注重这方面的研究。2.目前,在读后续写题型中,针对内容方面的评分标准还不完善。尤其是对读后续写文章衔接性优劣与否的判定,尚无统一标准,值得进一步研究。作者将针对以上两个问题,通过本文来探究解决的方案和提供教学建议。

二、提高读后续写语篇衔接性的教学策略

1. 做精确有条理的原文分析,为读后续写的语篇衔接性打铺垫

要提高读后续写的语篇衔接性,就必须培养好学生阅读原文和分析原文的能力。原文读得越是有条理,分析得越是清楚透彻,续写的文本才能更好地与原文做好衔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通过对原文的关键信息设置问题链,指导学生在原文中划出体现关键信息和情节脉络的句子,从而让学生能迅速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教师还可以尝试使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梳理原文信息,使得原文关键信息能够以更为清晰明了的方式展现出来。本文以2022年新高考一卷中的读后续写题为例进行阐述:首先,第一步设置问题链,让学生在文中划出答案所在的句子:

Q1: 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

Q2:Who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is passage and what are the characters’ personality

Q3:What happened to them?

Q4:Why did David want to give up the running competition?

Q5:How did I solve the problem and How did it end ?

第二步,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的帮助,让学生完成原文中5W1H信息的归纳,还可以进一步补充人物情绪线的整理,为下一步的情节设计做铺垫,如下图:第三步,教师可以设计题目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保证下一步的情节设计不脱离原文,如下例所示:

2.做连贯一致的情节设计,为读后续写的语篇衔接性搭框架

续写情节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了续写内容的优劣。情节设计要做到与原文连贯一致,且有创造性,才能保证续写的内容不空乏、不离题,不松散。要做好情节设计的任务,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关注:1.原文与首段第一句的衔接;2. 续写首段最后一句和续写第二段首句的衔接。这样做,便能保证文章的基本思路不脱离主线。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尝试使用情节链+语言链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一些关键词的指导下,思考和设计情节,力求在不脱离原文的基础上,做到情节的衔接连贯和语言输出的丰富自然。本文以2022年新高考一卷读后续写题中,续写首段的情节设计为例子来进行阐述,操作策略如下表所示:

教师亦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上述的情节设计可视化,更方便学生有条理地进行续写情节的设计和梳理。如下图所示:

3.做语篇衔接手段的教学, 为读后续写的语篇衔接性磨工具

衔接手段,是语篇中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形成衔接性的语言工具。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引入衔接手段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提高续写文本衔接性的方法。根据Halliday & 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本文将语篇衔接手段分为照应、省略、替代、连接、词汇同现和词汇复现六方面来进行研究。而连接词是学生最容易把握的衔接手段,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重点教授。而较难把握的照应、省略、替代、词汇同现和词汇复现等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原文语句赏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每个衔接手段的用法,或是搭配以低难度的连线题让学生自行感悟每个衔接手段的表现方式:如下图所示:

而针对关键的衔接连接词的教学,则可以采用最实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即赏析原文语句后,进而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如下表所示:

4.定语篇衔接的评价标准,为读后续写的语篇衔接性寻方向

上文提到,读后续写目前对语篇续写性的评分标准尚不完善,王初明(2016)曾谈到读后续写大体上是从语言和内容两方面来对文章质量进行评估,而读后续写在语言表达已经有一套很成熟的评分标准了,但是内容方面的评分标准却还不明确,王初明认为内容评分可只看一个标准:续写段落与原文之间的连贯和衔接。刘庆思,陈康(2016)也指出读后续写的设计人员认为读后续写的评分要点应该包括:1.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2.上下文的连贯性。由此可见,读后续写的衔接性在阅卷评分时显得极为重要。但是目前的研究,仍没有对读后续写衔接性的优劣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者在查阅了浙江省和山东省的读后续写的评分细则后,给读后续写的衔接性拟定了初步的判断标准,可用于实际教学中,来判断学生的续写作品是否具备良好的衔接性,衔接性标准如下表所示:

三、实验成果

为检验上述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作者选择了本校的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在授课时将上述教学策略应用于读后续写课堂上。在授课后,学生的文章衔接性有了显著的提高,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前后作品的对比,看出文学生文章衔接性的提高,如下图所示:

四、研究反思

首先,本文所提供的教学策略在读后续写的实际教学,经检验已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对读后续写衔接性的教学,可以提供策略性的指导。但目前的教学方案仍有改进的空间,例如情节设计方面,除了情节链和语言链结合表达外,是否有更有效直接的输出方式?衔接手段教学方面是否有更好的操作手段?都值得继续探讨和研究。

其次,本文的研究,部分是基于Halliday & Hasan的语篇衔接理论来探讨提高读后续写语篇衔接性的教学策略。然而,本文对于语篇衔接理论在读后续写上的运用研究,做的还不够系统,目前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仍不够完善,而本研究的实验样本也还不够大, 后续可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案。愿此文提出的教学策略,能给读后续写的教学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76.

[2]胡壮麟. 1994.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王初明.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题的促学功能[J]. 英语学习, 2016(11):10-11

[4]刘思庆,陈康.关于一年两考高考英语试卷中读后续写设计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6(1):1-5

[5]赵肖. 语篇衔接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C]. 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 2011(12):1-7

[6]吴艳.读后续写语篇衔接与连贯能力提高模式探讨[C]. 广东教育学会2022年度学术讨论会暨第十八届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论坛论文选(二), 2022(11):1-7

[7]徐艳霞.衔接与连贯理论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J]. 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 2022(6):17-20

注:本文系广东省惠州市2021-2022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运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生英语读后续写语篇衔接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1hzkt263)的实验成果。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