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积极疗法:提高多动症儿童自控能力的实践研究

——以改善班上一名多动症儿童小Z心理状态为例

冯佳佳
  
新中媒体号
2023年35期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赭山小学 311227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儿童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行为异常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自控能力差和容易冲动。笔者班上就有这样一位多动症儿童,由于自控能力差,对自身和他人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笔者希望通过对这名多动症儿童的问题研究,以“积极疗法”的方式,从心理上帮助其提高自控能力的同时,也能为更多的多动症儿童提供相应的教育参考。

【关键词】多动症 积极疗法 自控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小Z同学是笔者现任班上的一位男孩子,10岁,小学四年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不理想。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一点不如意或是困难,就会大哭大闹。拍桌子踢凳子是常有的事,生气的时候还会打自己的头、掐自己脖子。有一次老师批评他,他甚至扬言要跳楼。在与家长沟通之后,确认其是一名多动症儿童,已经在服用多动症的药物,但很多时候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冲动、情绪化,遇到一点问题,就大哭大闹,伤害自己的同时,还影响了其他同学。

为了解决问题,笔者阅读了各类关于儿童多动症的文献,了解到儿童多动症的核心症状主要包含三大类:注意缺陷、活动过多和冲动。从小Z的各种行为表现来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自控能力。他的很多行为,包括:上课想站起来就站起来,想提问就提问;遇到一点困难或是不合心意,就大发脾气,又哭又闹,甚至自残;与同学有摩擦,就直接过去动手打人……这些都是自控力差的表现。所以只要能够提高他的自控力,那么伤害自身、影响他人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而积极心理学指出,每个人身上都具有潜在的积极品质和正能量,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激发人的积极品质,并发挥这些积极品质的作用去帮助需要的人。所以笔者想到以此为切口,创设一种全新的“积极疗法”,以唤起多动症儿童内心的积极品质,从而更好地约束自己,提高自控力。

二、实践探索

(一)“积极疗法”的活动创设

对于儿童多动症,目前没有快速、根本性解决问题的办法。传统的方法更侧重于关注多动症儿童的缺陷而忽视了他们具备的优势。怎样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发挥他们的内在积极品质,引导多动症儿童控制自己的行为呢?

对此,我创设了针对多动症儿童的“积极疗法”。该疗法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在团队辅导中明晰自我,在兴趣活动中发现亮点,在团队活动中提高意识。每一个环节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帮助多动症儿童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在兴趣驱使的行为中,建立自信;在参加活动的感悟中,提高自我,稳定情绪,从而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积极疗法”的实施策略

1.在团体辅导中,明晰自我

多动症儿童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由于缺乏对自我的认知,做事往往不计后果。因此,想要他们做出改变,第一步,就得让他们对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所以,根据多动症儿童的心理特点,笔者选择了从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意志品质和学习力提升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团体辅导,并辅以个体辅导,从而帮助其更好地审视自己。

2.在兴趣爱好中,发现亮点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当儿童专心于某种活动时,心灵满足,情绪稳定、自发性增强,智力、社会性等也活跃起来,这是教育的关键。”所以,对于多动症儿童,要找准他们的兴趣点,及时给予鼓励和赞扬,帮助他们找回自信。班里的小Z同学,他很爱看书,课后经常看到他在看书。于是,笔者想到从阅读入手,组织一系列相关的阅读活动,让其在活动中感受阅读带来的愉悦体验。同时,在阅读中培养专注力,稳定情绪。以下是相关活动的开展:

(1)百书讲坛

为了给多动症儿童创造展示机会,激发阅读兴趣,我在班里组织了一个百书讲坛活动。学生自愿报名来担任百书讲坛的主讲,主讲要选择自己一本最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们阅读。活动之前,我特意找了小Z,问他最近在看什么书,有没有意向来给同学们推荐你看的好书。小Z显得很兴奋,并积极报名参加了活动。课后,我与他讨论了他要推荐的书目,并帮助他了解从哪些方面进行推荐。

之后,小Z同学进过精心准备,在全班面前推荐《海底两万里》这本书。结束时我问孩子们:“听了小Z介绍的《海底两万里》,哪些同学有冲动想立刻去阅读这本书的?”班里的大部分孩子都举起了高高的手,表示对此书有极大的兴趣。看见大家都对自己推荐的书感兴趣,小Z的眼里满是喜悦。下课以后,还有同学直接围着小Z想问他借书。小Z在当天的漂流日记中写到:今天下午,我给大家推荐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虽然前期准备花了很多时间,但是看到大家都很喜欢我推荐的这本书,我真的很开心。下课的时候,大家都想问我借,看来我的推荐很成功嘛!我得多看些书,这样,下次就可以再推荐给大家啦……

通过班里的百书讲坛,小Z同学的阅读兴趣更加高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之后其他同学的推荐会上,小Z同学也能认真倾听。

(2)思维导图

趁着同学们高涨的阅读热情,我又在班里举行了思维导图制作比赛。大家选择一本推荐书目进行阅读,然后将里面的人物关系、主要事件等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完成以后,进行展示评比。同学们共选出了一二三等奖12幅作品。其中小Z的《王子与贫儿》思维导图获得了一等奖。当我把奖状发给他的时候,他的脸上洋溢着难得的笑容。

(3)故事会

作为多动症儿童,多动、爱说话也是其特征之一。所以笔者想到以故事会的形式,将他的缺点转化为优点,给他一个展示的平台,充分激发他内在的积极情绪,同时也能将过多的精力进行合理的转移。

在他讲故事的时候,下面的同学都听得很认真。于是,我抓住这个契机,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让他知道认真倾听的重要性,并告知他平时的课堂上,我们也要换位思考,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轻易打断老师讲课,不随便站起来。

3.在团队活动中,提高意识

“积极疗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多动症儿童内在的积极品质,来促进个体发展,从而稳定情绪,更好地约束自己。那么,团队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笔者希望通过活动的实施,多动症儿童能在合作与竞争中,体会到作为集体的一份子,必须要有责任意识,要为集体做贡献,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齐心协力努力克服。根据以上目的,我设计了相关的一系列活动。主要包含合作学习和趣味活动两方面。合作学习包括:漂流日记、主题手抄报、故事创编会等。趣味活动包括:无敌风火轮、趣味接力赛、一起去秋游、松鼠搬家、环保创意模型等。

三、研究成效

从“积极疗法”的创设,到对班级多动症儿童的试行。我发现,该疗法是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成长。短短两三个月,就看到多动症儿童小Z身上的巨大变化。

(一)多动症儿童自控力变化评估

为了评估小Z的自控能力改善情况,在实施“积极疗法”的前期和后期分别采用Conner简明症状问卷(ASQ)进行测量,该表在多动症儿童的诊断和偏差行为治疗的判定中拥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具体测量数据如下:

根据上表发现,小Z通过前后侧,得到的总减分率为58.3%,偏差行为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在自控力方面,小Z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在冲动任性时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不乱发脾气。说明“积极疗法”对于提高自控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霞开.多动症儿童教育案例剖析[J].新课程研究:2019,37(9):126.

[2] 彭祖红.多动症儿童攻击性行为矫正个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13):278.

[3] 张功.学校中的多动症:基于优势的视角[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8,31(12):79-82.

[4] 赵琳.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介入多动症儿童行为偏差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心理健康,2017.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