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基于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下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究与实践
摘要: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促进了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探究与实践的发展,具体内容与做法有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修订相关课程标准,融合实训操作大纲;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就业渠道;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等。
关键词: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助产专业人才培养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即1+X 证书试点工作。其中,“1”指的是学历证书,“X”指的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历证书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是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来反映。1+X证书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
2019年9月19日,本院申报了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获批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并于2020年3月5日获批首批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校级考核站点(中级)。迄今为止已组织参加2020-2023年共7次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全国考核,通过率高达98%。为了更好的做到课证融通,做好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工作,我院助产专业实施了以下探究与实践: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
现有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基本满足《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2018年)》,但是基于1+X证书制度,我们根据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调整了部分课程设置,将职业技能标准要求与课程理论与实践内容、素质能力要求融入到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比如增加相应1+X母婴护理课程,减少与岗位胜任力不匹配的课程,以达到突出专业优势,真正将课程建设和岗位能力进行对接,让学生做到学有所用,以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业创业本领,促进学习者灵活、高质量就业。比如,在我院最新修订的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增设一门课程《职业技能培训》,32学时,安排的具体课程即是1+X母婴护理。
2.修订相关课程标准,融合实训操作大纲
将“1+X” 的培训工作融入现有课程教学体系,统筹教学过程,合理实施。安排参加X证书培训的师资教授与X证书相关的专业课程,把培训内容里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融合在专业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同时可以将“1+X” 的考核工作与现有专业课程考试合理安排,同步实施。比如,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洗澡、婴儿抚触、脐部护理、婴儿被动操、婴儿手指操、孕妇待产包、产后保健操等是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容,我们在做《助产学》、《儿科护理》的课程标准时,就将上述培训内容融合到实践教学大纲里,做到了课证融通。
3.进一步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目前本院助产专业的师资队伍配备较为完善,“双师型”及“双师素质”教师接近100%。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参加第三方评价组织定期举办的师资与考评员培训,掌握了更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操培训标准,更加完善了双师内涵。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师资均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研究知识,同时具备临床工作经验;且参加了系统的师资培训与考评员培训,取得了相应资格,能很好的胜任教学。
4.建设母婴护理实习实训中心
我院已建有具有模拟条件和真实职业氛围的助产实训中心,如模拟产房、新生儿沐浴室、母婴同室、产科实训室、妇科实训室等,未来将根据《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遴选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仪器设备,拟再建新生儿护理室,模拟家居环境室,婴幼儿活动中心等,以满足我院各相关专业学生常规的实践课教学,同时完成学生“X”证书-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与考核。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工作预期目标有:
1.优化与修订基于1+X母婴护理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教学标准相融合的整体设计。进一步构建一支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一体化建设。
2.现有条件统筹规划、合理部署,以助产实训中心为核心,建成一个面向助产(护理)专业,兼顾医学相关专业及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与考核基地,使之成为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校企合作的载体、工学结合的平台。
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就业渠道。通过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实施与运行,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吻合度,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拓展就业创业本领。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教育部认可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凭此证书,助产(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医疗机构以外的相关单位工作,专业护理孕产妇、新生儿、婴儿,提供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等,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渠道。
4.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通过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引领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深化三教改革,进一步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高质量开展社会培训。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教学标准相对接,探讨将“1+X” 的考核工作与现有专业课程考试合理安排,同步实施。
5.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基地。在建设母婴护理实习实训中心后,在学院已是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校级考核站点(中级)的基础上,成立职业技能考核基地。把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和社会、市场、企业等挂钩,通过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21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1jyxm0578);安徽省教育厅2022年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22tsgsp030)。
作者简介:王锦(1974--),女,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医学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