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房屋建筑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摘要:钢筋混凝土作为我国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之一,具有耐久性好、可塑性好、抗震性能优越、节约钢材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主要由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多个部分组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流程相对复杂,施工难度相对较大,因此要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就需要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材料质量,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促进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水平。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施工;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房屋建筑中比较常见,但是控制其施工质量的难度较大。总结房屋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经验,掌握和不断完善模板施工、钢筋施工、混凝土施工这几个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可以提高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施工质量,为创造结构更为复杂、质量要求更高、施工更加安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屋建筑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以房屋建筑工程为分析研究对象,简述了现浇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1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
1.1原材料易获取且价格低
房屋建筑工程采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以钢筋、水泥、碎石、砂砾等为主要原材料。其中水泥、碎石、砂砾等原材料在我国比较常见,易获取且市场价格较低,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将碎石材料更换为等功效的石渣等石材余料,可在节省施工企业成本投入的同时,达到绿色建筑施工的目的。
1.2可塑性强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其他建筑结构相比,其可塑性是比较明显的优势。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改进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结构和尺寸,能够保证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施工、材料规格等方面满足业主要求。
1.3整体稳定性强
实践表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提升建筑物的坑压、抗剪、抗拉性能,从而提升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修筑的建筑物,具有较强稳定性,能够有效地提升现浇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提升其使用年限,保障其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2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模板施工技术要点
模板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起到定形和支撑作用,用于保证房屋建筑工程主体框架的稳定,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模板施工的质量对房屋建筑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意义重大,应根据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件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模板材料。在模板制作时,要检查模板材料和制作的质量,保证模板的材质和制作质量满足施工需要。房屋建筑工程框架梁、框架柱为主体框架,以钢模板为主要模板,将模板的宽度控制在300~1500mm之间。框架梁、框架柱钢模板的刚度和强度要符合设计要求,钢模板结构的稳定性要符合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避免发生移位现象。另外,在模板拆除施工中,采用侧模至底模、垫块至杆件的拆卸流程,以保证模板拆除的施工安全。在柱模板设置时,为了保证房屋建筑工程墙体的轴线位置和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作为柱模板,将其安装在该工程墙体表面位置。柱模板使用钢管加固,支模时将钢管与墙体钢模板连接,保证其稳定性。钢管分布间隔为1m,预留穿墙洞。钢管布置在柱模板两端,分别为距离柱模板底端400mm处以及距离柱模板顶端500mm处,使用满堂架固定。至于模板拆除时,保证模板施工质量尤为重要。因为拆模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施工技术人员应科学掌控模板拆模时间。要求模板拆模时,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等部位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5%以上。选用适宜的拆除手段,避免因暴力拆除损坏模板,造成模板不能循环使用,增加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
2.2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在框架梁钢筋正式施工之前,先进行钢筋取样试验,测量钢筋的强度、硬度以及质量,并将其与该工程钢筋标准参数进行对比。在确保误差满足要求基础上,再开展规范化的钢筋施工作业。在框架梁钢筋施工中,采用钢筋扎绑的方式予以固定,以保证框架梁上、下钢筋连接稳固。钢筋以闭环的形式呈现,构成钢筋框架。在钢筋底部安装与现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预制混凝土垫块,确保现浇混凝土不露钢筋,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框架梁施工中,需对垂直主筋开展严谨的测量工作,确认垂直主筋的扎绑位置,并将箍筋放置在规定的位置。以主筋错点衔接的方式进行扎绑,以便增加主筋的接触面、提升其承受力。同时根据施工要求,控制高箍筋的实际长度。在主筋处每隔1m的位置上安装1个塑料垫块,以延长主筋的使用寿命。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采用电渣压力焊的施工方法进行钢筋焊接。电渣压力焊原理如下:完成钢筋定位检查后接通电源,使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产生电弧,焊剂在电弧周围熔化。在电弧热能作用下,焊剂熔化逐渐增多,形成一定浓度的渣池。在形成渣池的同时,电弧将钢筋的端面浇平。将上钢筋端头浸入渣池中,利用电阻热能将钢筋端面熔化,形成有利于焊接的熔化层。待钢筋的熔化量达到要求后,立即切断电源进行钢筋顶压施工。在定形后松开操作杆,查看钢筋接头部位焊接质量是否达标。影响电渣压力焊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如渣池电压、焊接电流、焊接通电时间等,因此在进行电渣压力焊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设置焊接参数,保证钢筋焊接质量。完成钢筋安装后,根据规范要求检查钢筋直径、根数、间距是否正确;检查钢筋混凝土保护厚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检查钢筋接头位置偏差、搭接长度是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3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质量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具有最直接和决定性影响。因此,加强混凝土质量检验是质量检验工作的重点。检验人员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进行质量检验,在原材料质量数据达标后,方可投入工程施工。同时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进行质量控制。在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求其细骨料的模数为2.3~2.9之间的混合砂;粗骨料选用1.0%以下的含泥量,并将砂砾控制在40%~50%之间。在房屋建筑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采用混凝土泵连续浇筑和分层浇筑相结合的施工方式。混凝土浇筑时间若超过45min,混凝土容易离析问题。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控制好浇筑时间,将浇筑温度控制在6℃以下,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符合质量要求,防止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气泡和孔洞现象。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特点,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件的稳定性,采用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振捣。要控制振捣器的振捣参数,避免钢筋产生位移。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控制好浇筑厚度和坍落度,保证不同部位的坍落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结束语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明显提升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延长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为了适应不断提高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掌握和改进施工技术,不断规范施工管理,切实保障施工安全,以优异成绩促进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立果.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6(9):87.DOI:10.16767/j.cnki.10-1213/tu.2016.09.077.
[2]李宇思.房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10):183-185.
[3]陈阳,陈孟鸿,谭超,周伟.装配式建筑综合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5):1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