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收藏
- 加入书签
“武林风”赛事运营现状及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彭记托(1990—),男,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化与发展。]
摘 要:为了我国武林风赛事品牌更好的发展运营,打造国际化格斗赛事品牌。本文运用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对武林风赛事运营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多年来武术搏斗赛事者致力于挖掘国内武术文化内涵,加强武术搏击文化推广,培养国内武术搏击选手,提高国内武术搏击水平,而武林风赛事之所以它能够在众多本土武术赛事中脱颖而出,主要在于要提高武林风赛事质量,保证武林风赛事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整体服务水平。
关键词:武术 ;赛事;武林风;运营发展
0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体育理论政策的逐步实施,武术搏击的独特魅力更加受到国内外武术爱好者青睐,继而以武术项目为依托的搏击赛事成为各国人民进行友好交流的平台和纽带。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的持续转型,作为社会系统生态链组成部分的我国武术赛事也在不断地主动调适,以适应发展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生存环境。因此,业内大部分学者结合当前国家助推体育发展的理论政策,对武术赛事的发展方向提出各种假设,我国武术赛事发展已成为研究者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武术赛事打造已成为武术赛事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1 武林风赛事
《武林风》是河南卫视于2004年推出的一档以武术搏击比赛为主题,融武术、竞技、娱乐于一体的高端栏目,它是中国武术栏目第一品牌,中国搏击标志性节目。该赛事旨在打造出中国第一个世界级的职业搏击平台,让中国选手与观众能够在自己门口欣赏到世界搏击运动的风采。引领中国职业搏击产业发展,兼具中国职业搏击运动划时代作用,一举问鼎国内职业搏击市场的最高地,谱写了中国职业市场新的历史,树立了武术市场自己的品牌,新颖的内容形式及新媒体传播的运用,引领了武术搏击产业发展。
2.武林风赛事的运营现状
2.1武林风的运营模式
目前我国格斗类赛事正处于初级阶段,赛事运营方式还不够成熟。我国国内的几大格斗类赛事主要是以中外交流赛和对抗赛为主,赛制单一,没有自己的联赛,与国外的格斗赛事项目相比差距较大。2015年,武林风赛事品牌为全球武术搏击赛事目标消费群呈上满意答卷,并且用重金邀请世界搏击巨星加盟助阵,比如播求和安迪苏瓦等,高标准运作脍炙人口的“世纪之战”,创造了中国原创搏击赛事品牌开赛奇迹。2016年,武林风借助河南卫视平台,继续以打造高端赛事产品满足赛事目标消费群,以“王者争霸赛”、“明星超级战”、“中外对抗赛”等创新型赛事运作模式,将多元化武术搏击赛事办赛理念通过有效传播方式,使其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从而实现了以武术赛事内容为先导,铸创符合中国文化特征的武术搏击赛事品牌。
2.2武林风赛事现场观众情况分析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作为一种技能和技艺,早已被人们理解和实践。因而,在源流有序、自成体系的武术拳种形成过程中,它周围也必定聚集了广泛的目标练习者,他们为相应拳种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支持。据武林风赛事运作机构可知,国内喜欢武术的人群有3亿人,放眼全球,武术的目标受众共有19亿人。基于这些客观数据,武林风赛事受到众多知名投资人和投资机构青睐,这既是对中国体育产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大力支持和助推,又是对蕴含无限潜力的中国武术赛事市场拥有坚定信心的高度认同。武林风所拥有的国际选手和明星选手,为观众带来更高层次的比赛,更加前卫的格斗技巧,这是观众到现场观看比赛的目的之一。
2.3武林风赛事与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虽然我国格斗类赛事起步较晚,但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大。媒体的渲染和炒作,使市场的竞争逐渐沸腾起来。武林风作为全球首个用互联网思维模式打造的中国原创搏击赛事品牌,乘着国家政策东风,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将搏击产业和中华尚武文化实施创新性融合,全面推动国内搏击市场整体向前发展,诠释中国高端搏击赛事文化内涵同时,彰显赛事品牌的市场信誉和国际影响力,也间接说明武林风赛事品牌在助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面达到的新巅峰。伴随着国务院46号文件把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政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作为朝阳产业的体育产业成为新型创业热点,武林风赛事品牌以国家政策为引导,将技巧、激情、热血和励志等元素实现有机融合,赋予了搏击产业互联网思维视域下新内涵。
3武林风赛事的发展策略
3.1加强武术搏击文化推广,提高国内武术搏击水平
武林风作为国内项尖的武术搏击赛事之一,多年的发展,展现出的巨大潜力与强大的生命力。武林风赛事现阶段的成功,为我国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集体荣誉感。武林风赛事举办初期重金邀请国际选手同台竞技,吸引着国内及国际的众多目光,成功的为其品牌前期的推广打响了第一枪,但现在所呈现出的状况一样,国内高端选手寥寥无几。武林风赛事所面临的问题是缺乏国内高端选手,国内市场很难站稳脚跟,应大力邀请和发展国内顶尖选手的加入,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人争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其次,培养和增加国内存在巨大潜力的新秀及上场机会,锻炼赛季新人,为武术搏击事业培养接班人,打下深厚的基石和后备力量,避免国际高端战力脱离武林风,导致赛事没有高端战力存在,太过依靠外来力量,势必面临着失败。
3.2挖掘国内武术文化内涵,增强武术搏击文化推广
为了与国际接轨,致使我国传统文化遭受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同样也是一个机遇,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在国际的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国外认识中国文化的热情持续高涨。武林风赛事所体现文化特征仅体现在服饰方面,并未真正把武术搏击文化融入到比赛中,仅仅像其他一类的商业为目的其他赛事一样。武林风赛事官方首要总结先疏理、总结和提炼中国武术搏击的文化精髓,再从长远角度评估文化推广将产生的各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利用全球巡回比赛的机会,考察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真正需求,再循序渐进地完善各类中国武术搏击文化的推广实体,将中国武术搏击文化融入到武林风赛事中,宣传赛事便是宣传文化,使整个武林风赛事深深的扎根于我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才能使武林风真正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3.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赛事整体服务水平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了较大提高。武林风赛事的举办依托的正是各大城市的体育场馆,大型奥体中心等,这些设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武林风赛事的比赛场地问题,但也给赛事宣传带来很大问题,未能突出赛事本身的特色,除了简单的海报张贴,展板等,缺少其他形式的宣传途径。缺乏完备的、具有武术搏击风格的比赛场地。同样,在各城市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参差不齐,随意性大,影响赛事的整体形象。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准,使武林风硬件、软件质量进一步改善。涉及到现场观众赛事消费的方方面面都要逐步完善,让消费者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轻松欣赏比赛,获得满意服务。
参考文献
[1] 高巍.完善我国体育产业政策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 黄海燕,骆雷.近年来我国体育赛事管理研究进展[J].体育科 研,2012(3):40-45,7)
[3] 李臣,郑勤.我国武术赛事品牌建设的理性审视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5):5
[4] 郑勤,李臣.中国武术赛事品牌文化推广路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5,(1):1.3.
[5] 朱志凯.形式逻辑基础[MI.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