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 加入书签
添加成功
收藏成功
分享

基于“七个一”工程开展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日常教育管理的新思路

梁晓娟 彭雯秀 苟明娇
  
新中媒体号
2023年33期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52

摘要:高校学生党员是党组织的后备军,承载着实现中国梦的深切寄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高校不仅要重视学生党员入党前的发展和培养,同样应重视学生党员入党后的再教育和管理。本文就新时代新形势下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和阐述,意在提高学生党员后续自我教育意识、解决党支部后续管理乏力的问题等,提出了学生党员后续日常教育管理“七个一”工程具体实施方案,基于此建立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为党员教育、培养和监督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七个一”;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长效工作机制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1】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提供了新思考和新方向。高校落实好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不但要坚持国家从严治党方略的基础要求,更要明确这是高校新时代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实际需求。高校在致力完成新时代立德树人使命的背景下,在为中国共产党持续发展培养“又红又专”的优秀人才过程中,在培养中国梦的追梦人进程中,不能仅仅依靠和重视学生党员入党前的发展和培养,同样应重视学生党员入党后的再教育和管理。

1 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受到中央高度重视,全国高校紧跟中央步伐,学生党建工作逐渐成为党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高校学生党员培养和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高校培养的学生党员承载着实现中国梦的深切寄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进入社会后的各项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高校的教育质量和育人实效。

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入党前的组织发展阶段和入党后的再教育管理阶段,两者的统一结合才能连续把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状态,及时提供有效思想引导,保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学生党员政治信仰不动摇。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一是提高学生党员党性认识和思想道德素养,不断加强“四史”学习教育,以坚定爱国爱党,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的姿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二是增强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提高实践和工作能力,为学生党员提供发展和实践平台,进一步推动学生党员成为社会国家的有用之才;三是加强组织联系和管理监督,了解学生党员困难和诉求,提供必要帮助,摆正党员身份,突出党员作用;四是突出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班级,一个阵地”的繁荣局面,以学生党员为典范影响更多的同学。

综上,高校应重视党员后续教育和管理工作,创新教育管理制度,制定系统化、针对性方案,落实好学生党员系统培育工程。这对新形势下充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形成党员后续日常教育和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党员后续自我教育意识亟待强化

一是一些大学生入党后认为目标达成便出现思想政治觉悟降低、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弱、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淡薄等情况,不再主动投身各类公益或志愿活动,甚至认为无需参加相关活动。【2】二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量腐朽没落、不健康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涌入学生日常生活,部分入党动机过于世俗或功利的学生党员,出现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具体表现为极其注重个人利益,片面追求成绩和荣誉,丧失对社会公益、社会责任的认识与关注,渐失先锋模范典范作用,甚至打架斗殴,造成不良影响。【3】三是学生自我教育和学习意识经受挑战,由于发展为党员的学生基本为高年级学生,彼时面临升学或就业等各项现实压力,尤其是毕业生党员,由于在校外实习则不参加校内组织活动,缺乏系统的组织生活学习平台,学习主动性不高,与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脱离。

2.2培养联系人对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一是学生党员的培养联系人通常由所在班级辅导员担任,辅导员除九大职责带班工作外,还需进行教学、科研等工作,部分高校辅导员还兼任一至两项行政工作,大多数辅导员存在学生日常事务繁杂、科研压力大、教学课时有要求等情况,因此导致对于已经发展为党员的学生缺乏关注和指导。【4】二是部分辅导员重业务,轻党建,业务能力突出,但党建工作边缘化或党建活动低效,缺乏自主学习党建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发挥学生党员自身优势带动班级班风学风建设,开展相关活动的意识。

2.3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缺乏创新

一是党员组织生活形式单调,难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仅仅依靠基于传统流程开展的“三会一课”,每年召开一至两次的“民主生活会”以及“课堂灌输”形式开展的“专题学习”活动或“主题党日”活动等不足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党员个体没有思考,党员群体间没有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这也导致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的缺失。【5】二是理论学习和实践感悟缺乏联动,未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例如建川博物馆、红色记忆博览园、车耀先红色文化旅游区、邓小平故居等教育基地,适时适当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思考和学习,在行走的阅读中提高党性修养。【6】三是未充分迎合时代,走在前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红色教育,未多方整合线上线下展馆资源,引导学生体验尝试VR虚拟技术进行VR红色教育,利用学生当前乐于善于的方式开展沉浸式学习。

2.4学生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管理监督工作亟待加强

一是学生党员入党后的后续教育管理缺乏系统性制度,条例不清晰,考核机制不完善,没有为学生党员制定明确的职责和目标任务,日常要求说得较多,但实际教育管理成效微乎其微。二是日常考核形式化较重,党员理论学习和日常工作考评仅提交个人心得、思想汇报等,缺乏学习和工作具体开展和完成情况的细节体现,可信度、可评价度大大降低。【7】三是考评方式简单,通常采用一年一次的民主评议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党员自评互评缺少行之有效的意见,没有真正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意义发挥出来,对标整改的完成情况也缺少后续追踪评价。

3 学生党员后续日常教育管理“七个一”工程具体实施方案

3.1 读一本经典著作

基层党组织根据所在支部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近年国家重要大事,国家宣传精神等,有针对性的为学生党员提供经典著作书单或指定阅读书目,例如当年可围绕“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引导党员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讲党史故事》等书籍。通过阅读原著,提升学生党员对党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理论的了解和思考,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供沃土,为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基础,为综合素质发展构建好心灵堡垒。

3.2 创一项荣誉

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的先锋模范,在发展为一名中共党员以后,更应当追求卓越,步履不停,开拓进取,争先创优。学生党员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或特长,以校内学生组织、工作岗位,校外社区、敬老院等志愿服务机构等为平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学科竞赛、校园文化活动,力创佳绩。毕业生党员可以公司或社会活动为平台,努力取得优异成绩。

3.3 帮助一名同学

每名学生党员和一名“非党员”学生结帮扶对子,针对性帮扶同学实际情况特点制定帮扶计划,解决同学实际或潜在困难,例如针对学业困难同学,分享学习资料和方法,适当监督和辅导,提高学习成绩;针对心健康欠佳的同学,增强沟通和交流,引导其乐观生活,提高日常帮助和心理疏导,帮助其走出心理困顿;毕业生党员可帮助就业困难学生复盘失败经历,提供求职经验,或帮助就业难学生顺利就业。切实发挥中国共产党党员引领和服务作用。

3.4 做一次志愿或公益服务

每名学生党员每学期主动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积极参与一次志愿或公益服务活动,深刻领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参加的活动要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例如植树造林、义务劳动、扶贫下乡、环境保护、敬老帮幼等,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和创造力,亲身体验社会问题的存在,并努力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解决和改变,奉献爱心和力量,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3.5 接受一次现场红色教育熏陶

每名学生党员每学期要积极主动接受一次现场红色教育熏陶,参加校内外举办的红色主题线下活动或竞赛,自主前往革命遗迹、博物馆、博览园、VR红色体验馆、名人故居等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参观、体验和学习,在故事讲解、真实照片、超大屏影像、VR体验、4D感受中,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厚重,坚定中共党员的信仰。

3.6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

每名学生党员提炼个人精神层面、专业学习层面、学科竞赛层面或社会实践层面等各个方面的深刻感悟和优良经验,面向班级开展相关主题班会,例如提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点,结合实际学习和实践内容,形成个人思考和感悟,制作PPT,面向全班同学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做到充分准备、内容深刻、反馈有效。毕业生党员可面向低年级学弟学妹开展学习工作经验分享会。学生党员培养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3.7 写一篇报告

学生党员以完成“七个一”工程方案内容的所得所获为主干,“七个一”工程具体内容为枝干,发散至日常学习、实践、生活等各个方面,以真实的笔触、细致的所思、切实的感悟,总结目标达成情况,反思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给出下一步自我提高计划,对标党员权利和义务,撰写一篇落实“七个一”工程情况自评总结报告,接受党支部的考核评定。

4 基于学生党员日常教育“七个一”工程建立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长效工作机制

4.1 基于学生党员日常教育“七个一”工程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认识,做好教育党员工作

通过读一本经典著作、接受一次现场红色教育熏陶、帮助一名同学、写一篇报告等四项内容,结合支部开展的形式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和社区联合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有效落实的“三会一课”制度等,不断加强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党支部支委会、学生党员培养人关注学生思想状况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批评指导或给出合理建议。学生党员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文字吸收,到现场感受、实际实践、老师指导,最后思考复盘等一系列过程,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认识,做好教育党员工作。

4.2 基于学生党员日常教育“七个一”工程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做好培养党员工作

通过创一项荣誉、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做一次志愿或公益服务等三项内容,结合学生党员日常专业竞赛、学生组织工作、“三下乡”假期实践活动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不断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党支部根据学生党员实际情况,做好谈心谈话工作,学校党委、党支部、辅导员、班主任、教师协力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搭建实践平台,提供必要关心和指导,全面提升学生党员综合素质,将“三全育人”理念贯彻落实到位。

4.3 基于学生党员日常教育“七个一”工程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做好管理考核党员工作

党支部要求学生党员提交日常教育“七个一”工程相关材料并进行考评,同时作为年底党员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学生党员“七个一”工程完成情况也是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会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参考。在从严治党背景下,考核评价要积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构建党员落实,党支部管理监督体系机制,党支部要从“严”从“实”关注学生党员考核评价前、中、后实际情况,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8】同时要结合学生党员身份特点,将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作为关键考量目标,也要考量学生专业学习、群众基础等方面实际情况。

结语

总而言之,本文就新时代新形势下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意在形成学生党员后续日常教育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对提高学生党员后续自我教育意识、加强党支部对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和管理的重视,解决后续管理乏力的问题、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和内容有良好的作用,以及为学生党员后续的管理监督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提出的通过实施学生党员日常教育“七个一”工程,进一步完善体系建设,建立高校基层党支部党员后续日常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对持续深入做好党员日常教育和培养的创新工作思路与举措,对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紫怡.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百年探索和基本经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3.

[2]张文仙,左光敏.新时代大学生入党后续教育管理研究[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40(06):70-75.

[3]杨曦,朱江,王勇,李文彬,杨秋妍,宋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3,44(04):319-320.

[4]黎展毅,林逢春.关于创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机制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8,2(18):187-189.

[5]杨哲.高校加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路径探索研究[J].智库时代,2019,(17):17-18.

[6]张佳宁.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01):51-53.

[7]段国鹏.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1,23(10):71-75.

[8]刘冬雪.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06):124-125.

作者简介:

梁晓娟(1996-),女,四川乐山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彭雯秀(1986-),女,四川南充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苟明娇(1992-),女,四川广安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暂不支持打印功能

monitor